很多時候,夫妻為了管教孩子的策略爭論不休。因為出生背景、教育背景和社交背景的差異,即使結成為了夫妻,面對教育孩子方面許多不同想法時,還是會手足無措。但是,無論怎樣的管教方法,你們必須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
你們想要自己的孩子,將來成為怎樣的人或成就?你們現在灌輸怎樣的生命價值觀給你的孩子?你們的爭論對孩子有用嗎?如果你們看不到答案,或許看看下面的這些建議,可能對你們有點幫助。
1。兩人家庭教育方式不一樣 其實并沒有太重要的關系。如果你和丈夫對孩子有不同的教育方式,而孩子可以從中受益。當你和丈夫對問題有爭論時,孩子會學會用不同的觀點看問題。只是你們一定避免潑婦罵街、不可理喻的爭論方式。這樣的爭吵,并不會帶給孩子正面的教導。
2。所謂“上下同心,齊力斷金。”
雙方對教育孩子有不同的方式,在孩子面前也不要把雙方明顯的沖突表現出來。當你們在孩子面前爭論教育或其他沖突的問題,往往讓孩子以為他必須在父母之間中作出選擇。很多事情,夫妻應該商量好了、達成共識之后才向孩子表態(tài)。
3。理智
面對孩子的問題,你和丈夫之間可以把彼此的責任進行區(qū)分。不要為了幾點讓孩子上床睡覺、吃飯、沖涼等的問題,困擾你們夫妻間的和諧氣氛.夫妻雙方都是為了孩子,動機是一致的,只不過是對問題的不同認識而采取了的不同方式,不存在本質問題。在孩子面前,父母的態(tài)度要盡量保持一致,即便觀點不一致,夫妻間的溝通和沖突在孩子面前也應盡量回避為好。
夫妻間的溝通是有技巧的:
首先,改善和建立融洽的夫妻間關系。雙方平時就應注意真誠地溝通,這種溝通不只是語言上的,而是雙方心與心真誠地融合與交流,為今后解決問題打下一個好的交流基礎,也是交流的基礎。
其次,掌握時機。在針對具體的事物時,在雙方都保持冷靜的狀態(tài)下進行交流往往是有效的。
此外,要避免傷害性、攻擊性和抱怨性的語言,要抱著解決、商討、有效交流的態(tài)度進行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位置平等地感受對方、理解對方,面對共同的難題。也可以找一些典型的可以進行教育對比的例子,或參加相關講座,參閱書籍,甚至借助向權威專家請教的機會使雙方共同改變觀念,共同成長,以至在教育問題上達成一種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