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緬公路東起云南昆明,西出云南邊境畹町與仰光公路相接,全長963公里??梢哉f,沒有滇緬公路,就沒有抗戰(zhàn)的物資保障。中國百姓、中國遠征軍、南洋華僑及美國飛虎隊等為保衛(wèi)這條抗戰(zhàn)大動脈做出了巨大的犧牲。日軍根本不相信中國的抗戰(zhàn)能堅持到滇緬公路修通的那一天,更不會相信嚴重缺乏施工機械的20萬中國勞工――絕大部分是老人、婦女和孩子,用雙手在崇山峻嶺間開鑿出了埋葬日本占領美夢的交通大道。
公路修筑始末
1937年8月,云南省主席龍云向蔣介石提出《建設滇緬公路和滇緬鐵路的計劃》,建議各修筑一條從昆明出發(fā),經(jīng)云南西部到緬甸北部,最后直通印度洋的鐵路和公路。當時蔣介石聽后連聲說:“好得很,好得很,我告訴鐵道部和交通部照此辦理?!?nbsp;
1937年10月,國民政府官員火速趕到昆明,同云南省政府協(xié)商。11月初,最后確定了滇緬公路由昆明經(jīng)下關、保山、龍陵、芒市、蜿町出國,然后在緬甸的臘戍同緬甸的中央鐵路接通,直通仰光這一路線。旋即,龍云派繆云臺為特使前往緬甸,與統(tǒng)治這里的英國殖民政府洽談在緬甸修路事宜。
就在繆云臺赴緬談判期間,國內(nèi)抗戰(zhàn)局勢急轉(zhuǎn)直下。正計劃修建的滇緬公路一下子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1938年1月,滇緬公路總工程處緊急成立。由于缺乏受過訓練的技術人員,總工程處只好對流落到昆明的一些有文化的年輕人進行培訓。后來,這批年輕人在滇緬公路建設中磨煉成為技術骨干,創(chuàng)造出滇緬路上的又一奇跡。
由于龍云主觀地認為滇緬公路可在三個月內(nèi)修通,因此他嚴令公路沿線地方當局必須在1937年底以前開工建設,限期三個月內(nèi)先建成一條可以勉強通車的簡易公路。這種公路比較簡單,只需先把路基平整出來,再在它的上面鋪上碎石,用壓路機壓平就行。1938年初,臨近春節(jié)前夕,滇緬公路沿線約20萬各族勞工被征集到公路上。由于嚴重缺乏施工機械,他們只能用雙手來修筑這條世界上最崎嶇、近上千公里長的公路。錘石頭、把爆破現(xiàn)場清理成平整的公路,這些艱苦和危險的工作幾乎都是由婦女和兒童來完成的。在公路修建過程中還發(fā)生了嚴重的瘧疾。
為了能在怒江和瀾滄江上建造一座能夠通行載重卡車的柔性鋼索大橋,橋梁總設計師徐以枋被派往仰光的一家橋梁構件廠定購所有建橋用的器材。他從工地出發(fā)步行約1000華里,走到中緬邊境上的畹町,到了蜿町才有汽車去仰光。在仰光,徐先生一頭扎到工廠里拼命地工作。幾個月后,這家工廠終于生產(chǎn)出了按照徐先生設計的、規(guī)格精確、切割制成的建橋材料。
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這些材料才被運到建橋工地。這時,兩邊的橋塔已經(jīng)建好。為鋪設鋼索,許多人為此獻出了生命。經(jīng)過努力,在1938年間,怒江和瀾滄江上一共架起了三座大型的鋼索大橋。它們分別是惠通橋、昌淦橋和功果橋。這些橋成為滇緬公路的咽喉,沒有它們,整個滇緬公路的暢通就無從談起。
原定在1938年3月底完工的期限很快就到期了。但由于工程難度較大,滇緬公路總工程處向龍云提出申請,請求將工程延期至5月底完工。但是到了這年的6月底,滇緬公路仍然未見通車。
這時,日軍大舉進攻河南,并沿平漢鐵路向武漢推進,又沿長江向西推進,接連攻下安慶、九江等地,武漢保衛(wèi)戰(zhàn)被迫提前開始。形勢不容樂觀,遠在云南的龍云嚴令加快公路修筑進度。至1938年8月底,經(jīng)過20萬人的艱苦努力,全中國甚至全世界矚目的滇緬公路終于可以勉強通車了。幾乎沒有舉行任何的儀式,滇緬公路就馬上投入了使用。
華僑司機和技工
滇緬公路通車后,國民政府的軍事委員會成立了西南運輸處,負責西南地區(qū)的軍用物資運輸和進出口等業(yè)務。其成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大量地招募和訓練司機。
1938年,李名權還是湖南郴州的中學生,夏天,他便被招募,成為一名開軍車的司機。經(jīng)過培訓,李名權于冬天結束了所有的訓練科目后,和他剛結識的同事們便被馬上派往仰光。在仰光港,中國政府進口的物資早已堆積如山。在這批物資中,有西南運輸處最急需的東西,這就是從美國進口的載重卡車。有了汽車,滇緬公路才能發(fā)揮作用。在這個冬天,李名權和他的同事們必須日以繼夜地往國內(nèi)搶運汽車。從1939年到1942年的3年間,滇緬公路上一共搶運回國13000多輛汽車。
有了汽車,司機嚴重缺乏的問題又凸顯出來。這時,旅居海外、特別是東南亞的華僑向祖國伸出了救援之手。當時,東南亞的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于1939年2月8日發(fā)表了《南僑總會第六號通告》,號召華僑當中的年輕司機和技工回國服務,與祖國同胞并肩抗戰(zhàn)。這個通告很快就傳遍了東南亞各地。
志愿回國服務的東南亞華僑司機和修理工總共有3192人,他們被稱為“南僑機工歸國服務團”。從1939年2月到8月,南僑技工先后分9批500多人回到祖國。回到祖國后,所有的南僑機工都要到昆明的潘家灣進行兩個月的軍事和政治培訓。
昆明和滇緬公路沿線幾乎在一夜間就冒出了無數(shù)家運輸公司,這些公司大量購置汽車投入到繁忙的運輸業(yè)務中。當年在滇緬公路上行駛的車輛種類繁多,許多都是當年美國生產(chǎn)的貨車。滇緬公路的繁忙直接帶動了公路沿線的繁榮。那時,在滇緬公路上流行著這樣一句話:“輪胎一轉(zhuǎn),團長不換?!?nbsp;
滇緬公路上的人們對于南僑機工也都印象深刻。因為他們總是那么講究,頭發(fā)永遠是一絲不茍的。據(jù)說當時大約三分之一的華僑司機與當?shù)氐呐肯步恿诉B理。
保衛(wèi)滇緬公路
但是,滇緬公路的黃金時代并沒有延續(xù)很長時間。從一開始,日本人就想方設法要把滇緬公路切斷。1940年,日軍占領了前法國人的殖民地越南,有了越南作為前方基地,日軍的飛機就可以轟炸滇緬公路全線了。
1940年10月,日軍的飛機開始轟炸瀾滄江上的昌淦橋和怒江上的惠通橋。在不到6個月的時間里,日軍共出動飛機400多架次,分十多次轟炸這些橋梁。由于滇緬公路關系到整個抗戰(zhàn)的大局,所以每次空襲之后,大橋搶修隊就不分晝夜地對大橋進行搶修。
1941年1月23日,日軍飛機第14次轟炸昌淦橋,這座滿目瘡痍的大橋被徹底炸斷了。但戲劇性的一幕出現(xiàn)了。交通部很快接到來自大橋搶修隊的電報,說滇緬公路上的車隊已經(jīng)再一次地越過了波濤洶涌的瀾滄江,整個公路全線保持著暢通。原來早在兩個月以前,當?shù)氐墓こ碳夹g人員就預計到大橋有可能被日軍日益頻繁的空襲徹底炸斷,于是他們找到了一些空的汽油桶,每70多個空汽油桶連在一起,上面鋪上木板,形成了一只簡易的渡船,汽車開上去之后,他們用鋼纜將渡船在兩岸拉來拉去。這樣,汽車就可以過江了。3個月后,被炸斷的昌淦橋經(jīng)全力搶修終于恢復通車,并一直使用至今。
為了提高公路的通車能力,從1940年春起,國民政府的交通部先后花費巨資向美國的美孚石油公司訂購了2700噸柏油,開始鋪設從中緬邊境的畹町到保山的柏油公路。與此同時,國民政府還從美國購買了大量的工程機械以加快工程建設。1942年3月,當?shù)峋捁肺鞫蔚陌赜吐氛o張鋪設的時候,日軍突然向緬甸發(fā)起進攻。很快,仰光陷落。5月,日軍長驅(qū)直入,攻入云南境內(nèi),并迅速占領怒江以西的廣大地區(qū)。此時,花費巨資修建的滇緬公路西段的柏油路正好把怒江以西的路段鋪設完畢,由于日軍的快速推進,大量的工程設備都來不及撤到怒江以東,就連同西段柏油路一起全部落入敵手。
1942年5月4日,大批的難民從惠通橋以西源源不斷地向大橋涌來。為以防萬一,守橋部隊事先在大橋上安放了炸藥,并派憲兵維持秩序。為了奪取惠通橋,日軍先頭部隊化裝成難民,趕到離惠通橋不遠的地方。這時,從橋東來了一輛大卡車要逆行過橋,引起道路堵塞,憲兵便以“妨礙執(zhí)行軍務罪”把車主拉到河邊,一通亂槍,將其打死。
當時,化裝成難民的日軍先頭部隊突然聽到一陣槍聲,以為中國士兵發(fā)現(xiàn)了他們,于是便從衣服里抽出槍來就打。中國士兵這才發(fā)現(xiàn)日軍已經(jīng)沖到了橋上,他們馬上還擊,但日軍火力太猛,大橋眼看守不住了,于是馬上點燃了導火索。日軍見勢不妙,就不顧一切地往橋這頭沖來。
中國軍隊陸續(xù)趕來,在怒江東岸嚴密布防。怒江峽谷內(nèi)擠滿了日軍和車輛。這時,峽谷上空突然飛來了一群轟炸機,這便是陳納德將軍所領導的“飛虎隊”,他們對準公路上擠成一團的日軍猛烈開火,摧毀了峽谷內(nèi)幾乎所有的日軍車輛和重裝備,并擊毀了日軍已搭設一半的浮橋。日軍的冒險計劃被徹底打碎,從此再沒有越過怒江一步。中日兩國軍隊在怒江兩岸形成對峙局面,直到兩年后中國軍隊開始大反攻。
轉(zhuǎn)載注明來源:https://www.xzbu.com/1/view-2828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