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總干事哈夫丹.馬勒對來自全世界的艾滋病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痛哭失聲。他說:“死神來了——艾滋病已經(jīng)威脅到我們每個人的安危和整個人類文明發(fā)展!
顯然,正在起步階段的中國性教育必須汲取美英等西方國家性教育的經(jīng)驗教訓。中國的性健康教育必須以性道德教育為基礎(chǔ),在講授性生理知識同時,講授青少年性心理和相關(guān)的倫理、道德、法律知識;并且必須以科學道理從生理、心理、社會三個角度,告訴青少年婚前性行為的危害,明確要求學生不要有婚前性行為。那種認為青少年的性行為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只能教他們使用避孕套的觀念是有害的。當前正在我國大學生中開展將互相傳授避孕套使用技巧作為重要內(nèi)容,而不是突出不要有婚前性行為的性道德目標的所謂“同伴性教育”更是完全錯誤的、有害的。在大學校園中設(shè)置避孕套售貨機的做法,從物質(zhì)上和心理上為婚前性行為提供支持,因則是鼓勵婚前性行為的,必須加以糾正。在大學生的性健康教育中,避孕套的正確使用作為一種常識,必須如實而又客觀地告訴他們失敗的可能性和失敗率,讓他們知道使用避孕套的性行為仍然是有懷孕和感染性病艾滋病風險的,所以只能減少風險,而不能保證安全。
對未婚青年的要求必須是潔身自愛,不要有婚前性行為,而且要讓他閃懂得婚前性行為的危害遠不只是懷孕和染上性病艾滋病?;榍靶孕袨閷ε缘纳砗托睦韨﹄m然大于男性,但是男性參與婚前性行為后更容易在性問題上變得自私,不負責任,不重視女性,欺騙女性,甚至把女性當作泄欲工具,進行性欺詐乃至性壓榨,因而導(dǎo)致人格墮落。這種情況在西方已經(jīng)司空見慣。由此可見,性教育涉及到一個人的整體素質(zhì),所以中國的性健康教育必須在起步階段就選正道路,不能重蹈西方的覆轍。
——今天,世界各國的社會調(diào)查研究者們得出了共同的結(jié)論:凡是性自由盛行,家庭震蕩解體越嚴懲的地方,青少年問題和各種社會弊端就越嚴懲艾滋病流行也越難于遏制;健康的家庭和健康的社會才是抵御艾滋病最堅固的堡壘。
避孕套能防艾滋病嗎
中國健康教育所教授朱琪,是國內(nèi)最早研究艾滋病的專家之一。朱琪說,在西方,尤其是美國,人們與艾滋病作了20年痛苦的斗爭,終于有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艾滋病決不是單純的醫(yī)學問題,它還是一個由吸毒、性自由和家庭解體派生也來的社會問題。人們不能夠靠醫(yī)學知識來制止艾滋病的流行,要從社會教育上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多年來,國內(nèi)的一些學者官員認為,開放的中國,性自由度必然會加大,于是只是公開向公眾提倡減少性伴侶,廣泛提倡使用避孕套,即所謂安全性行為,才可能制止艾滋病的流行。
20年來,美國的數(shù)百萬年輕人相信對于性行為最重要的是“你采取保護措施了嗎?”但正是這種“抵御艾滋病”的策略,使美國艾滋病的感染率飛速地增長,有些州青少年的感染率年年翻番。
朱琪教授警告:我們正在犯美國人犯過的同樣錯誤--高估了避孕套(也稱保險套)的安全作用,而沒有告訴青少年:人格教育和健康家庭教育是惟一的選擇。
至今,還有許多的中國人不了解保險套的失敗率高達31%。這是美國近年的研究證明的。
今天,世界各國的社會調(diào)查研究者們得出了共同的結(jié)論:凡是性自由盛行,家庭震蕩解體越嚴懲的地方,青少年問題和各種社會弊端就越嚴懲艾滋病流行也越難于遏制;健康的家庭和健康的社會才是抵御艾滋病最堅固的堡壘。
1993年起,美國開始重建家庭運動。1994年,美國國會通過設(shè)立作為重建家庭象征的父母節(jié)。1995年,紐約市政府廢止在公立學校實施多年的避孕套教育,規(guī)定進行性純潔教育。1996年,美國國會撥款2.5億美元支持青少年性純潔教育。1997年,全美第一次性純潔教育會議在華盛頓舉行,配合國會通過為性純潔教育巨額撥款的法案,討論學校的課程設(shè)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