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雨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fēng)。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作者:蔣捷,字勝欲,南宋詞人,陽羨(今江蘇宜興)人。宋恭帝時進士(1274年),宋亡后隱居太湖竹山。
新解:少年時聽雨,是在歌樓上。紅燭高燒,羅帳低垂,美人相伴。壯年四處漂流,聽雨就在客舟中。水天遼闊,風(fēng)疾云低,孤雁在西風(fēng)中哀鳴。
而今兩鬢斑白的我,是在寺院僧廬下聽雨。悲歡離合已成過去,只余深埋心中的凄苦。聽著那臺階前滴答的雨水聲,一夜未眠到天明。
詞的背景是一幅巨大的國破家亡圖。那歌樓的紅燭羅帳是南宋未亡前繁華的寫照。作者中進士的第二年,元兵就攻下了臨安,他守節(jié)不仕,漂泊他鄉(xiāng)。這壯年、老年壓抑的心情正是國仇家恨在心靈上的投影。
朋友,如今你在哪聽雨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