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人說饅頭放到冰箱里超過三天就會產(chǎn)生黃曲霉素,這種說法一出就引起廣大網(wǎng)友的熱議,事實真的是如此嗎?通過這篇文章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這一說法也得到了相關(guān)部門的重視,所以準備了200個相同的饅頭做實驗,將這些饅頭分為10組,每組20個,第1組饅頭放進冰箱冷凍存儲存一天,第2組饅頭將放冰箱儲存兩天,第3種饅頭放進冰箱儲存三天,以此類推將10組饅頭全部放進冰箱儲存10天。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fā)現(xiàn)在冰箱冷凍超過三天的饅頭,并沒有滋生黃曲霉素以及維生素,而且令人感到驚訝的是,在冰箱儲存10天以上的饅頭,竟然也沒有黃曲霉素和微生物的存在。
或是儲存饅頭的時間越長,它的口感和水分會有所下降,試驗我們了解到了,冰箱里儲存三天的饅頭并不會產(chǎn)生黃曲霉素,這是由于黃曲霉素的生長,它也是存在一定的適宜溫度的,像冰箱這么冷的溫度,不適合它的繁殖。
黃曲霉素只有在溫度25~40度左右才能夠產(chǎn)生黃曲霉素,像冰箱的溫度最低的也在0度以下,所以不適合黃曲霉素的生長環(huán)境。
通過此事件我們了解到了,就是把饅頭放到冰箱里,半個月也不會有黃曲霉素的產(chǎn)生,因為它的溫度不適合,大家放心,只不過是饅頭的口感水分會有所下降,希望大家可以仔細的辨別,不信謠,不傳謠。
【1】急性中毒:黃曲霉素是一種劇毒物質(zhì),它的毒害作用,無論對任何動物,主要變化是肝臟,呈急性肝炎、出血性壞死、肝細胞脂肪變性或膽管增生。脾臟和胰腺也有輕度的病變。
【2】慢性中毒:長期攝入小劑量的黃曲霉素則可造成慢性中毒。其主要變化特征為肝臟出現(xiàn)慢性損害,如肝實質(zhì)細胞變性,肝硬化等,還可以導致生長發(fā)育遲緩。
【3】致癌性:黃曲霉素是所知致癌性最強的化學物質(zhì),主要誘發(fā)肝癌,還可以誘發(fā)胃癌、腎癌、直腸癌、乳腺癌等。
中國是一個節(jié)儉的國家,許多家庭也把節(jié)儉這個行為保留著,有時我們在超市購買的蔬菜或食物,放置的時間比較長,就可能導致他發(fā)霉變質(zhì),且食物上面會有淡淡的一層毛,就是我們所說的黃芪霉素。
許多家庭為了不浪費食物,所以把發(fā)霉變質(zhì)的部位切掉,把剩余的留著,殊不知這種看似很好的部位,其實已經(jīng)被黃芪霉素所侵害,如果你食用之后就會把黃曲霉素待到身體當中。
很多人認為含有黃芪霉素食物,只要經(jīng)過高溫的烹煮就會把它殺死,這樣人體吃了也不會被其所害,殊不知這種黃曲霉素就是加熱也不能將其破壞,有當溫度高達300℃左右才會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