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孩子所在的年級,在七年級的時候就分班了,30個班分出了1個尖子班,我家孩子沒有進入這個尖子班。
我是一名高中學校的老師,當然懂得義務教育階段分尖子班、普通班是違規(guī)的辦學行為,但是我并沒有向教育主管部門舉報。
我知道,這所學校是為了提高知名度,不得已而為之。
為啥呢?
分出尖子班以后,就可以集中本校的頂尖老師去任課,就能提高尖子班學生的中考成績。今年全縣考出的10個清北學生當中,就有7個學生畢業(yè)于這所初中學校。
看看,這所初中學校的校長的臉上是不是也有光了?夫貴妻榮,學生考好了,校長也感到光榮的。
當然,這種做法是充滿功利思想的,而不是對教育有著濃厚的教育情懷。在這種校長眼里,學生們都是為他爭榮譽的“小戰(zhàn)士”們而已。哪里還去管什么義務教育均衡與公平呢?
說句實在話,在義務教育階段把學生分成尖子班和普通班的做法,真的是錯誤的,不要忘了,這是義務教育階段,孩子們還是未成年人,不要讓他們幼小的心靈就留下分成三六九等的陰影。
估計各省的教育廳,都會印發(fā)相關的規(guī)范辦學的通知,都會明確要求,禁止各個學校分尖子班和普通班。
即便如此,并沒有阻擋各個重點高中分出尖子班(火箭班)和普通班的節(jié)奏。絕大多數(shù)高中學校,在高一新生入學之前,就已經(jīng)開始著手準備此項分班工作了。
根據(jù)學生的中考成績表,重點關注語文、數(shù)學、外語、物理、化學等5門學科的成績,把這5科成績累加起來,從高到低排個序,把高分的學生作為尖子班的人選。
還有的學校,對中考成績不太相信。新生入學以后,還會組織摸底考試,考試科目就是上述的5門學科。然后根據(jù)摸底考試成績,篩選出尖子班的學生名單。
尖子班(火箭班)的數(shù)量,各個高中學校并不一樣。
有的高中學校會按照高一班級總數(shù)的三分之一確定實驗班的數(shù)量,有的不管班級總數(shù)是多少,就設定兩個實驗班或者尖子班,或者成立一個尖子班。
尖子班成立以后,就會選拔最優(yōu)秀的老師擔任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組建一個最強的戰(zhàn)隊。
實驗班的教學進度、教學內(nèi)容、教學節(jié)奏、作息時間,都可以與普通班不一樣,他們可以擁有全校最優(yōu)質(zhì)的教育教學資源。
因為尖子班承擔著校長的一個夢,承擔著家長的一個夢,那就是多出清北,多出985、211、雙一流,用最優(yōu)質(zhì)的資源,催生他們的夢想。
或許有人對高中學校分尖子班的做法并不認同。
說句實在話,我也不是特別認同。什么原因?因為尖子班(火箭班)的存在,其他普通班在校長眼里并不當回事了。并且尖子班的存在,還會占有學校最優(yōu)質(zhì)的資源,對其他普通班的學生來說,是不公平的。
但是,高中學校不同于初中學校,高中不是義務教育,學生可以得到不均衡的教育。要不然,高中為什么不劃片招生呢?
其次,孔子老先生曾經(jīng)有云,要因材施教。尖子生如果潛伏在普通班里,會有種吃不飽的感覺;學困生如果到了尖子班,也會感到如聽天書的感覺。所以,從這個角度看,高中學校分成尖子班和普通班的做法,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您覺得呢?歡迎留言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