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8年,嘉慶帝選秀,一名13歲的秀女剛抬頭,皇帝就看直了眼。不料,少女剛冊封晉貴人,就被帶到了太上皇乾隆的面前。此時,乾隆已88歲高齡,還臥病在床。
一見晉貴人,乾隆竟面色紅潤,三天兩頭往她屋里跑,仿佛回到了20歲生龍活虎的年紀(jì)。
只可惜,晉貴人侍奉乾隆不到一年,乾隆就駕崩了。這一年,晉貴人才14歲,正是花骨朵一樣的美好年紀(jì),卻成了后宮最年輕的太妃。
在清朝,皇帝死后,后宮妃嬪的待遇是不同的。有兒子的,可以出宮、搬到兒子的王府住。沒有兒子的妃嬪,只能仰仗新帝安排。
乾隆去世后,后宮中一共剩下10位妃嬪,她們都沒有兒子,只有淳妃有一個女兒。按照規(guī)矩,她們只能等著嘉慶帝安排。
晉貴人家世顯赫,是孝賢純皇后的堂侄孫女。
孝賢純皇后是乾隆心中的白月光,她去世后,乾隆寫下悲痛哀婉的《述悲賦》,且每年都要去孝賢皇后的行宮坐坐。
選秀當(dāng)天,晉貴人一出現(xiàn),嘉慶帝就察覺到一種熟悉感。盯了一會兒后,嘉慶帝心中一喜:晉貴人神似孝賢皇后,這是好事啊。
晉貴人的臉上浮現(xiàn)一抹嬌羞:自己出身名門,大約是能選上的。
39歲的嘉慶帝,不僅眉清目秀,還很和善。晉貴人越看越歡喜,小心臟撲通撲通直跳。
嘉慶帝翻了下秀女的資料,心中有了主意。他將女子封為晉貴人,當(dāng)作禮物獻給了太上皇。
晉貴人的心中雖五味雜陳,卻只能乖乖認(rèn)命。
初見晉貴人,乾隆一陣恍惚,仿佛富察皇后站在自己的面前。乾隆心情大好,病也去了一大半。此后,他一有空就往晉貴人的寢宮里跑。
1799年2月,乾隆駕崩,14歲的晉貴人搬進壽康宮養(yǎng)老,同住的妃嬪比她大了十幾歲、甚至幾十歲!
年齡相仿的人總有共同語言,她們可以回憶過往、喝喝茶、聊聊天。而天真爛漫的晉貴人,能看的只有紅墻、黃瓦、藍天……
并且,老姐姐們年紀(jì)大了,她們一個接一個地離世。
后來,嘉慶帝駕崩,道光帝登基,晉貴人依舊活得好好的。
論年紀(jì),晉貴人和道光帝差不多,卻是道光帝的奶奶輩。
道光帝尊封她為晉妃。后又尊其為皇祖晉妃,待遇優(yōu)厚。
道光二年,晉妃去世,享年約40歲,成為乾隆后妃中最后一位入葬裕陵妃園寢的人。
晉妃一輩子無兒無女,也沒得到帝王的萬千寵愛,卻享受了榮華富貴的一生。
值得一提的是,當(dāng)年與晉貴人一同入宮的還有壽貴人,她年僅15歲,比晉貴人大2歲。壽貴人紅顏薄命,27歲就去世了。
晉妃與壽貴人一同參加嘉慶帝的選秀,卻在如花的年紀(jì),嫁給了爺爺輩的太上皇,并守了一輩子活寡,真是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惇妃汪氏出身于滿洲正白旗包衣家庭,是都統(tǒng)四格的女兒。
1763年,17歲的汪氏以秀女的身份入宮。這一年,乾隆52歲,比汪氏大了整整35歲,就連皇五子永琪都比汪氏大了8歲!
入宮后,汪氏被封為常在,起點不算低。但乾隆專寵令貴妃,汪氏連爭寵的機會都沒有。
汪氏很聰明,知道乾隆看不上她,便決定“曲線爭寵”:討好太后。她經(jīng)常去壽康宮陪太后解悶。時間一長,她就成了太后身邊的紅人。
在太后的幫助下,苦等8年的汪氏終于翻身了。
1774年,汪氏被封為惇妃。
1775年,惇妃為乾隆帝生育了最小的女兒——十公主。這一年,淳妃29歲。
乾隆大喜,不僅經(jīng)常賞賜稀世珍寶,還破例封十公主為固倫公主。要知道,“固倫公主”是皇帝嫡女的專有稱呼。
十公主“性剛毅,能彎刀弓,少嘗男裝隨上狡獵,射鹿麗黽”,又長得很像乾隆,所以,她深得乾隆喜愛。
乾隆去各地巡游,都會帶上十公主。后來,乾隆將她嫁給了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
乾隆不止一次跟十公主說:如果你是皇子,朕一定立你為儲君。
1778年,淳妃恃寵而驕,無緣無故地打死了一名宮女。
按照宮規(guī),淳妃會被打入冷宮,并交出十公主的撫養(yǎng)權(quán)。十公主哭鬧不停,吵著要淳妃陪。乾隆心軟了,只革去淳妃的妃位,降為嬪。
乾隆斥責(zé)她:“事關(guān)人命,其得罪本屬不輕,因念其曾育公主,故從寬處理,如依案情而論,即將伊位號擯黜,也不為過?!?/p>
乾隆下令,淳妃出100兩銀子喪葬費,交給被打死的宮女父母,用以殮埋 。
然而,短短2年,汪氏復(fù)封為惇妃。
1796年,淳妃給乾隆請安的時候遲到了,被乾隆怒斥:惇妃耽誤了請安,將年例一錢重的銀錁二百個,今年不必賞。
乾隆駕崩后,惇妃活了7年,與其他的嬪妃相比,她算得上好命。因為在10名活著的嬪妃中,惇妃是唯一一個有子嗣的女人,能享受到天倫之樂!
最重要的是,十公主不僅是乾隆的掌上明珠,嘉慶帝也十分喜歡這個妹妹,對惇妃多少會照顧些。
1806年,淳妃逝世,享年61歲。
1、穎貴妃巴林氏是蒙古鑲紅旗人,父親是都統(tǒng)兼輕車都尉納親,她比乾隆帝小了20歲。
因出身高貴、容貌突出,巴林氏深受乾隆寵愛,只可惜一直沒有子嗣。
史書上對穎貴妃的描述是這樣的:“別草原,入紅墻,換宮裳。學(xué)不來曲意逢迎,見不得魑魅魍魎?!笨梢姺f貴妃是個性格豪爽的性子。
一入宮,巴林氏被封為那常在。3個月后,巴林氏被封為那貴人。
3年后,巴林氏升為穎嬪。
乾隆二十四年,巴林氏被封為穎妃,在妃位上一待就是39年。
1775年,令妃去世,她的兒子永璘由巴林氏撫養(yǎng)。巴林氏將永璘視如己出,溺愛非常。漸漸地,永璘調(diào)皮搗蛋。乾隆帝怒斥她教子無方!
嘉慶三年,乾隆退位后,下旨“穎妃在位年久,且年屈七旬,著加恩封為貴妃?!?/strong>
嘉慶年間,巴林氏被尊為穎貴太妃,和婉貴太妃一同居住于壽康宮。兩人做著伴,日子倒也滋潤。
永璘和巴林氏感情深厚,在巴林氏70大壽時,永璘送來了賀禮。巴林氏開心不已,卻因此引起了嘉慶帝的不悅。
巴林氏憂懼交加,乾隆去世1年后,她就跟著去了,享年70歲。
巴林氏沒有子女,卻能升為穎妃、撫養(yǎng)永璘,可見乾隆是非常寵愛她的。
2、婉貴妃陳氏是陳延璋的女兒,只比乾隆小了6歲。
乾隆還是寶親王時,13歲的陳氏就被娶進了府中,是一名普通的格格,也是最低等的小妾。
陳氏相貌普通,性格溫婉順從,這樣的女子,乾隆并不喜歡。
乾隆稱帝后,陳氏被封為常在。次年,陳氏升為貴人。11年后,33歲的陳氏晉封為婉嬪,這得益于她資歷老。
雖然成功升為嬪位,可乾隆并沒有讓她搬進東西六宮,也沒有成為一宮主位。
在后宮,妃嬪過生日,皇帝會有賞賜。然而,婉嬪40大壽,乾隆居然沒有任何表示。
陳氏性子恬淡,她從不計較這些,也不刻意爭寵,或許是早就看開了。
乾隆五十九年,乾隆猛然想起一件事,要給后宮的女子升級下待遇,于是,當(dāng)了46年的婉嬪順利升為婉妃,這一年婉妃78歲。
嘉慶帝繼位后,85歲的陳氏被尊為婉貴太妃,與穎貴太妃巴林氏一同居住在壽康宮。當(dāng)時,有官員不尊重婉貴太妃,被嘉慶帝下令處罰。
1807年,乾隆去世8年后,婉貴妃逝世,享年92歲,是乾隆后妃中最長壽的一位!
婉貴妃一生不受寵,一輩子無兒無女,但身體非常健康。從她13歲嫁給乾隆,到乾隆去世,她陪乾隆度過了70年的時間,在時間上贏了所有人。
1、鄂貴人是大學(xué)士鄂爾泰的侄孫女,浙江巡撫鄂樂舜的女兒。她比乾隆小了22歲,不僅出身高貴,姿色也是一等一的絕色。
可自從鄂爾泰病逝,乾隆肅清了他的整個家族,連帶著鄂貴人也被嫌棄。
1755年,額常在的父親假公使銀、向鹽商索取白銀,被賜自盡。鄂貴人的家族由此開始走向了沒落。
鄂貴人一生都不受寵,整整當(dāng)了47年的常在。據(jù)宮廷檔案記載,鄂貴人排在常在的最后一名。
鄂貴人一輩子無兒無女,直到乾隆集體給妃嬪晉封時,才“順便”升到貴人的位置。
乾隆死后,鄂貴人被安置在壽康宮,后被嘉慶帝尊為鄂太貴人,一直默默無聞地生活著。
1808年,鄂貴人離世,享年76歲。
2、白貴人是漢人,她與姐姐怡嬪是乾隆下江南期間,地方官員獻上來的美女。
可惜的是,同人不同命,姐姐怡嬪是乾隆初期的寵妃,而白貴人不受寵,她在常在的位置上,整整熬了46年!
乾隆五十九年,后宮集體晉封妃嬪時,白貴人才跟著晉升為貴人。
乾隆駕崩后,白貴人跟著去壽康宮養(yǎng)老,被尊為白太貴人,直到73歲去世。
3、恭嬪林氏,是拜唐阿佛音的女兒。(拜唐阿:衙門里沒有品級的管事)
林氏是漢人出身,比乾隆小了22歲。在美女如云的后宮中,林氏的相貌只能算普通,加上她出身低微,入宮后一直不受寵。
林氏初入宮被封為林常在,1748年,林氏晉封為林貴人。不到1年時間,林氏又降為林常在。3年后再次升為林貴人。
此后,林氏在貴人的位子上熬了43年,直到乾隆五十九年,妃嬪集體晉封的時候,才升為恭嬪,遷居承乾宮。
當(dāng)時,乾隆從“恭、肅、雍”三字中選擇了恭字,代表恭敬的意思。
1806年,乾隆去世7年后,恭嬪林氏去世,享年73歲。
4、那答應(yīng)入宮被封為常在。1765年,那答應(yīng)過生辰,賞銀100兩。1775年,那答應(yīng)由常在降為答應(yīng)。
那答應(yīng)的記載非常少,且位份最低。嘉慶十四年,與壽貴人同年去世。
令人唏噓的是,在乾隆的妃子里,她是唯一一個沒有葬入裕陵妃園寢的女人,就連葬在哪里,都沒有被提及。
5、芳妃陳氏是揚州人,小乾隆39歲。她的父親陳廷綸,只是個普通的老百姓。
清代后妃制度規(guī)定,不能選漢人女子為妃。據(jù)推斷,陳氏可能是乾隆南巡時,親信給他挑選的女子,并沒有走正規(guī)途徑。
入宮后,陳氏被封為明常在。因為出身低,陳氏并不受寵,當(dāng)了9年的常在,才升為貴人。
19年后,陳氏象征性地被封為芳嬪。
1799年,乾隆彌留之際,交代嘉慶帝,將芳嬪升為芳妃,尊稱為芳太妃。此時,芳妃已經(jīng)近50歲了。
乾隆死后,芳妃過著單調(diào)的生活。嘉慶六年,芳妃病逝,享年52歲。
乾隆駕崩后,這10個健在的妃嬪,嘉慶帝安排的非常穩(wěn)妥,她們錦衣玉食地走完了一生。
在這些妃嬪中,婉貴妃活得最為通透!在其他人忙著爭寵斗艷時,她靜待花開。憑借心態(tài)好、身體棒,婉貴妃即便無寵,也活到了92歲的高齡。
這何嘗不是一種大智若愚的勝出?
生活不可能總是一帆風(fēng)順,遇到不順心的坎坷時,我們不妨學(xué)學(xué)婉貴妃,調(diào)整好心態(tài)、養(yǎng)好身體,做好自己,然后,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