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麻煩你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我們常常能聽到在哪里又出土了古代墓葬的新聞,每一個墓葬的出土都讓我們對于古代歷史有了更詳細的了解。
但是這種事情似乎離普通人很遠,誰都不會想到自己的居住的地方就會存在墓葬,因為這些墓葬在人們的心里都非常的神秘,普通人除了在博物館里很少能見到古人墓葬。
然而在一位浙江農民的身上就發(fā)生了這樣離奇的故事,因為他年事已高,所以他的孩子決定將老宅翻新一下讓父親重新住進去。
古代墓葬
翻新老宅也算是個大工程了,這位農民的孩子找來了挖掘機開始干活,可是在辛苦干了幾天后,突然從地下挖出了一件奇怪的東西,只能看出它是紅色的。
出于好奇他走近細細看了起來,最后發(fā)現(xiàn)這竟然是一口棺材,這可把他嚇了一跳。這件事他當然無法自己解決于是立即報了警,隨后考古隊也來到了這里并且展開了一系列的調查。
在考古團隊的調查下我們也知道這個墓葬主人的身份以及其背后的故事,不過考古團隊在開棺的時候卻命令圍觀的人全部撤離,這個舉動卻讓所有人都非常疑惑。
當時究竟發(fā)生什么事?這個墓葬主人的身份是什么,其背后又有何故事?考古團隊為什么在開棺的時候讓所有人都撤離?
紅色的棺材
2016年5月,一位叫楊計土的浙江農民在外打工多年終于又一次回到了家鄉(xiāng),這一次他打算一直在家鄉(xiāng)生活,也算是落葉歸根。
楊計土的兒子楊年志考慮到老宅年久失修,已經不適合人居住,對弈打算將老宅翻新一下,這樣也能讓楊計土住得更舒服一點。
在考慮好要翻新老宅時,楊年志便向其他人借來了挖掘機打算動工,翻新老宅并不是一個小工程,楊年志心想這應該要做不少時間,可是接下來發(fā)生的事情更是讓楊年志的計劃落了空,他翻新老宅的事情只能一再擱置。
楊年志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為什么翻新老宅的計劃不能再進行?楊年志在借下挖掘機便開始了翻新老宅,這個宅子是楊計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買的,而且當時的一千塊可以說是巨款了,所以這個宅子不僅有較長的歷史,還具有不低的價值。
不過自從楊計土和孩子都外出打工后,這里就荒廢了下來,很久沒有人居住了。這次翻新老宅楊得志想著一定要認認真真地弄,因為這個宅子還要住很長的時間。
挖掘機
楊年志便每天早出晚歸開著挖掘機干活,可能是因為地形的原因,所以他常常能挖到一些巖石,這一天他又感覺到挖到了一塊巖石,本來打算不管它,可是不經意的一瞥卻讓他停下了之后的動作。
因為楊年志看到那塊巖石上面好像隱隱的紅色露出來,而且不是暗淡的紅色,是非常鮮亮的紅色,這頓時就吸引了楊年志的目光,難道巖石還有這種顏色的嗎?
他當然對此非常好奇,于是走進去細細觀察,這塊的巖石的體型并不小,而且將它全部弄開后,發(fā)現(xiàn)它竟然是一口棺材,楊年志當即就被嚇了一大跳。
隨后楊年志趕緊將父親楊計土叫了過來,楊計土看到楊年志著急的樣子非常疑惑,他不是在翻新老宅嗎,好端端地叫他干什么,但是楊計土還是跟著楊年志到了老宅這里。
楊計土到達后自然也看到了眼前的這一幕,他瞬間也呆住了,聽到楊年志問他這究竟是什么時,他也只能疑惑地搖了搖頭,因為楊計土也從來都沒有看見過紅色的棺材。
紅色棺材的身影
其實在這個村子里也一直都有傳言,那就是這里之前是一塊大型的墓地,埋葬著許多古人的棺材,但是許多年來這里并沒有發(fā)生過這樣事情,所以這個傳言也逐漸被人們遺忘了,而這個紅色棺材的出現(xiàn)又讓楊計土想到了這個傳言。
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一陣后怕,因為發(fā)現(xiàn)這個紅色棺材的地方正是楊計土臥室的下方,這么多年紅色棺材的位置沒有移動過,而楊計土也在它的上面生活了三十多年,他甚至將自己過去發(fā)生的倒霉的事情都和這口紅色的棺材聯(lián)系在了一起。
不過這并不是當下最重要的事情,眼前最重要的事情是如何處理這口棺材,因為這口紅色的棺材從它的外表看起來就知道他價值非凡,這雖然是從楊計土老宅的地下挖出的,但其實是屬于國家的。
在楊年志翻新老宅的這幾天,也有不少的村民注意到了他,他們挖出紅色棺材這么大的事自然也瞞不住,許多的村民都來到這里想看看這口紅色棺材究竟長什么樣。
紅色的棺材
不過村民們對楊計土和楊年志如何處理這口紅色棺材也非常好奇,楊計土父子二人已經決定好了那就是報警,讓警察來處理這口棺材。
不過楊計土和楊年志打算第二天在報警,但是有一位村民卻說讓他們趕緊報警處理這件事,因為要是這口紅色的棺材一直在這里,要是發(fā)生了什么意外怎么辦,說不定在這口紅色棺材的周圍還有沒有發(fā)現(xiàn)的棺材,并且從這口紅色棺材的規(guī)模來看說不定是發(fā)現(xiàn)了一座古墓。
楊計土和楊年志聽后也覺得非常有道理,因此就趕緊報了警。警察在接到楊計土父子的報案后不久后就來到了這里,隨之而來的還有專業(yè)的考古團隊。
考古團隊來到這里后便對現(xiàn)場進行了探查,也對這口紅色的棺材進行了仔細的研究,并且得出了結論,這里還有其他棺材的存在。
考古團隊
這個墓葬的主人是誰,在這里還有隱藏著什么神秘之處?
考古團隊在看到這口紅色的棺材后便開始對這里進行細細的探查,發(fā)現(xiàn)這座墓室確實占地面積不小,并且除了這口紅色的棺材,考古團隊還發(fā)現(xiàn)了另一口棺材的蹤跡。
但是另一口棺材并不像這口紅色的棺材一樣保持地非常完好,它被破壞的非常嚴重,并給里面什么陪葬品都沒有了,只能看到一些遺骨的存在,這說明早在楊計土和楊年志發(fā)現(xiàn)這口紅色棺材前便有人發(fā)現(xiàn)了墓室里的棺材并且將其洗劫一空。
不過考古專家也從這口損壞嚴重的棺材中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那就是這口棺材存放的是一具女尸,也就是說這個墓室里的應該是一對夫妻,那么紅色棺材中的人自然就是墓室的男主人了。
要想知道這個墓室主人真實身份的話,那接下來就應該對這個墓室進行仔細的研究,因此考古人員便拿著工具下到了墓室里。
幸運的是,考古人員在進入墓室不久后便發(fā)現(xiàn)了一塊墓志銘,但是因為時間原因,那上面的字跡一下子無法看清楚,但是考古人員確定這上面的文字肯定和墓室主人的身份有關系。
因此考古人員對這塊墓志銘進行了仔細地清理,并且將它進行了拓片還原,隨后墓志銘上面的文字也就較為清晰地映入了人們的眼前。
墓志銘
考古專家發(fā)現(xiàn)這個墓志銘上面的文字是宋朝時期的文字,不過其中最關鍵的信息就是在墓志銘上寫著的名字——趙伯澐。
趙伯澐與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之間存在極大的聯(lián)系,根據(jù)一些文字記載,趙伯澐是趙子英的第六個兒子,而趙子英是趙匡胤的六世孫,也就是說趙伯澐是趙匡胤的七世孫。
并且趙伯澐曾經在紹興五年任臺州黃巖縣丞,還在之后主修了黃巖五洞橋,為當?shù)氐慕煌ㄗ龀隽藰O大的貢獻。
趙匡胤
五洞橋又叫做西橋,長60多米,寬4.3米,4洞跨水,它不僅外形壯觀,適合船只往來等,它還非常的堅固。
五洞橋雖然已經建立了幾百年,但是在1933年我國正處在社會動蕩的情況下,百姓也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但是面對洪水以及外來物的沖擊,五洞橋依舊保持著它雄偉的身姿,屹立不倒,六十年里也從未發(fā)生過移位的現(xiàn)象。
然而在1958年的時候,國家各項建設繼續(xù)運送物資,五洞橋承擔了巨大的壓力,它的拱圈才因此有少許開裂的現(xiàn)象。
五洞橋從古至今都是非常重要的交通樞紐,也是古代黃巖城通往仙居、永嘉、臨海等地的必經之路,并且對當時的經濟以及文化交流上都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現(xiàn)在它已經成為了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黃巖五洞橋
而趙伯澐的名字自然對當時的人們來說并不算陌生,考古人員在這個墓室中發(fā)現(xiàn)的墓志銘就是趙伯澐所寫的。
這個墓志銘是趙伯澐寫給他的妻子李氏的,上面寫著李氏的生卒年月以及下葬時間,這是發(fā)生在南宋的紹興年間。
不過趙伯澐和妻子李氏之間也充滿了遺憾,因為他在一次任職期滿回鄉(xiāng)的路上,妻子突然患病去世了,趙伯澐和妻子的感情很好,當下也給了他很大的打擊。
而在妻子去世后,趙伯澐的身體狀況也在不斷惡化,沒過多久他也去世了,不過趙伯澐逝世后,他也和妻子李氏合葬了在一起。
趙伯澐
考古人員在當時對墓室主人的身份已經有了基本的了解,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打開那個放著趙伯澐遺體的紅色棺材,但在這時又發(fā)生了變故。
在考古人員還沒有開始行動的時候來了一群人,他自稱是趙伯澐的后代,但是考古人員當時是不相信的,因為這么久都沒有人來過,怎么突然就出現(xiàn)了趙伯澐的后代呢。
可是眼前人拿出的東西讓考古人員都愣了一下,原來他拿出來的是他們趙家的族譜,這上面清楚地記載了趙伯澐和他的妻子李氏的生卒年月,這與墓志銘上所寫的一致。
至于趙伯澐的后人為什么要來到這里是因為他在網上無意間聽到了這里發(fā)現(xiàn)了古墓的消息,而自己的祖墳就建在這里并且已經幾百年了,所以他們便拿著族譜趕緊來到了這里。
趙伯澐的后人自然不愿意讓考古人員繼續(xù)探查自家祖墳,但是根據(jù)國家的文物法來說,這個墓室是屬于國家的,而且它已經被發(fā)現(xiàn),如果不繼續(xù)探查并且保護起來的話,可能會遭到心懷不軌之人的惦記,那么里面存放的東西必然被受到破壞,這對國家來說也是一種損失。
趙氏族譜
趙伯澐的后人也在眾人的勸說下接受了這件事情,而考古人員接著探查這口紅色的棺材,不過考古人員在開棺的時候卻命令讓所有人都離開現(xiàn)場,這是怎么回事?
在墓室主人的身份確定后,最主要的就是打開存放著趙伯澐遺體的紅色棺材,不過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且這口紅色棺材有一個非常讓人疑惑的事情,那就是它已經存放了八百年,但是為何它的外觀依舊能保持著如此鮮亮的紅色?
原來這是因為建造這口棺材的主要材料是柏木,它本身就非常耐腐蝕并且質地堅硬不容易被損壞,為了讓這個棺木更加堅固,采用了兩層棺木的設計還讓它的外面又進行了防腐的措施,再加上這口棺材被放到墓室后空氣流通得非常慢,所以它的外觀基本上沒有什么變化。
柏木
考古人員也打算將這口棺材運到提前準備好的地方再開棺,但是在運送前,一位考古人員突然在棺材上鉆了一個洞。
這個舉動讓周圍的村民都非常不解,他這樣做不是在破壞文物呢,但是考古人員隨后的解釋也讓眾人都知道原因。
因為棺材存放的墓室都是在地下,而這里的環(huán)境大多非常潮濕,棺材自然也會受到影響,它的里面也會形成積水,而將這些水放出來也會讓之后的研究變得較為容易,還能保護文物的完整性。
在將棺材中里的水放完之后便將它運送到了指定的地點,隨后就是開棺,但是考古人員在開棺的時候同樣遇到了難題,那就是找不到打開棺材蓋子的方法。
積水
因為幾百年的存放讓整個棺材幾乎淪為一體,已經無法分辨清楚它銜接的位置究竟在哪里,但是即便非常困難,考古人員還是不能隨意地打開棺材,因為不確定在棺材里到底存放著什么東西。
不過在專業(yè)人員的幫助下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一點隱約的白色細縫,隨后將薄薄的的木片插進這個細縫內,在眾人的努力下這口棺材即將被打開。
然而在這時,考古人員卻命令所有人都撤離這里,眾人雖然一頭霧水,但是也都離開了現(xiàn)場??墒强脊湃藛T的做法卻在所有人心中都留下了疑惑,難道是里面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嗎?
但是這些想法都是錯誤的,因為棺材在一個空氣幾乎不流通的地方存放了幾百年,誰也不能確定這口棺材中是否有一些未知的病菌,我們人類沒有氧氣是完全無法生活的,如果貿然將棺材打開可能給人體帶來一些傷害。
打開棺材
還有一個原因也是如此,因為有些身份貴重的人的棺材中會放著水銀,目的就是為了防止有人盜墓,所以在不清楚具體情況的時候還是要讓所有人都離開這里。
不過好在這次開棺進行得非常順利,里面的文物也保存得十分完整,而在趙伯澐的遺體上穿著的絲織品在經過考古人員的細細清理后,發(fā)現(xiàn)上面的花紋都非常精美,這也是主人身份的一種體現(xiàn)。
考古人員在這個墓室中共出土了66件文物,其中還發(fā)現(xiàn)了一塊南唐玉璧,它最初的主人是南唐開國皇帝李昪,不過在之后被趙伯澐收藏起來并成為了他的陪葬品。
南唐玉璧
這次考古的發(fā)現(xiàn)也讓我們對南宋的歷史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以及那些出土的絲織品也對我國絲綢的發(fā)展有極大的影響。
每次文物的發(fā)現(xiàn)也都會讓我們對那個朝代有更加全面的了解,這對歷史的發(fā)展具有很深遠的意義。
精美的絲織品
不過我們在發(fā)現(xiàn)文物的第一時間應該上報國家,因為考古人員對探查文物有非常的經驗以及方法,如果貿然行動不僅會讓自己受傷,文物也有受到損壞,甚至可能會有法律責任。
我們通過這件事情也要學會在日常生活中還是要相信科學,采用科學的方式去探索未知的事物,這樣才不會讓自己受到影響,從而做出錯誤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