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胡蘿卜中的維生素含量特別高,所以很多新手爸媽直接像喂兔子似的給孩子吃胡蘿卜,大到正餐,蒸、煮、炒胡蘿卜輪番上陣,小到零食水果都恨不得用水果胡蘿卜代替。
吃著吃著,寶爸寶媽發(fā)現(xiàn),娃似乎,變成“小黃人”了……
就像上面這則新聞一樣,28歲的王女士為了給1歲的兒子補充維生素,每隔一天會蒸一根胡蘿卜給他吃,1個月后,兒子皮膚發(fā)黃,臉上、腳掌尤為明顯。嚇得趕緊把娃送去醫(yī)院。
所幸孩子并無異常,只是胡蘿卜吃太多引發(fā)了胡蘿卜素血癥。
很多家長又有疑問了:
○ 不是說胡蘿卜營養(yǎng)成分很足嗎?為啥還會出現(xiàn)這種癥狀呢?
○ 那是不是就不能給娃吃胡蘿卜了?除了胡蘿卜還有別的讓孩子變黃的食物嗎?
○ 胡蘿卜素血癥是食物中毒嗎?一般都有哪些癥狀呢?
要了解這些問題,首先需要知道胡蘿卜素血癥是什么。
如果孩子短時間內(nèi)大量吃了含有胡蘿卜素的食物,攝入的胡蘿卜素過多,多余的胡蘿卜素不能被寶寶轉(zhuǎn)化成維生素A,那這些胡蘿卜素就會隨著血液在全身各處流淌,讓孩子的皮膚,尤其是手掌和腳底會呈現(xiàn)出明顯的金黃色,這種癥狀就被稱為胡蘿卜素血癥。
除了胡蘿卜吃多了會有這種癥狀之外,南瓜、橘子、西紅柿等胡蘿卜素含量高的食物吃多了也會出現(xiàn)胡蘿卜素血癥。
所以,為了不讓孩子變成小黃人,就算是富含胡蘿卜素的食物,也不能不加節(jié)制地吃。
寶寶如果攝入過多富含胡蘿卜素的食物,會導(dǎo)致胡蘿卜素血癥。一般情況下不嚴(yán)重。
胡蘿卜素血癥是一種對身體無害的暫時性疾病,只是會讓小朋友的皮膚看起來黃黃的,不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太大的傷害,也不會有什么后遺癥。
這是因為食物不能充分迅速地在孩子的小腸黏膜細胞中轉(zhuǎn)化為維生素A引起的。
胡蘿卜素在體內(nèi)可以轉(zhuǎn)化為維生素A,但是吸收率只有三分之一。就算大量攝入胡蘿卜素以后,也不會引起維生素A過多導(dǎo)致中毒。但是可以使血液中的胡蘿卜素水平增高,導(dǎo)致胡蘿卜素血癥。
如果寶寶出現(xiàn)了胡蘿卜素血癥,就要給孩子停止食入含有胡蘿卜素的食物,在停止食用2—6周內(nèi)癥狀會逐漸消退,沒有生命危險,也不需要特殊治療。
胡蘿卜雖好,但也不能一直給娃吃。
那應(yīng)該怎樣給娃吃,才不會變“小黃人”呢?
首先家長們應(yīng)該知道,胡蘿卜、南瓜、紅薯、玉米、哈密瓜、芒果、木瓜、西紅柿、橘子、菠菜、豆類食物、山藥、西藍花等都是常見的胡蘿卜素含量較高的食材,家長給娃吃的時候,注意不能吃太多。
根據(j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7—12月齡的孩子每天攝入25—100克蔬菜;1—2歲的孩子每天攝入50—150克蔬菜;2—3歲的孩子每天攝入200—250克蔬菜;4—5歲的孩子每天攝入250—300克蔬菜。
從種類上來說,孩子每天應(yīng)該至少吃5種蔬菜,一根胡蘿卜的重量在100克左右,所以家長在給娃吃的時候,胡蘿卜點綴在其他的蔬菜里完全是夠的。
給孩子吃的蔬菜水果,家長要盡量挑選不同的顏色和種類搭配著吃,這樣才會營養(yǎng)均衡。
當(dāng)孩子出現(xiàn)胡蘿卜素血癥的癥狀時,首先被嚇到的是家長,好好的娃,怎么就變黃了呢?
尤其是哺乳期的媽媽如果攝入了過量的胡蘿卜素,那被哺乳的寶寶就會出現(xiàn)胡蘿卜素血癥的癥狀,這時候新手媽媽可能就慌了,認為孩子是不是得黃疸了。
實際上,胡蘿卜素血癥與黃疸是有很明顯的區(qū)別的。
首先,黃疸大多出現(xiàn)在新生兒寶寶身上,引起黃疸的原因是寶寶血液中有一種叫做“膽紅素”的東西,一旦超過一定數(shù)值,寶寶的皮膚、鞏膜(即眼白)和黏膜會變黃。
黃疸寶寶的鞏膜會變黃↑
而胡蘿卜素血癥不會讓眼白變黃,所以家長在判斷的時候注意觀察孩子的眼白是否變黃就可以了。
所以,胡蘿卜素血癥這東西,只是看著嚇人,實際上只是唬人的~
胡蘿卜等富含胡蘿卜素的食物雖好,但也不能不加節(jié)制地給娃吃,要注意膳食搭配、營養(yǎng)均衡,無論是吃什么,都要注意量,尤其是消化系統(tǒng)還沒發(fā)育完全的孩子,更要注意不能超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