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真正的幸福取決于自己傾心的創(chuàng)造和不懈的努力,取決于自己的覺悟和心靈的寧靜平和。擁有平和寧靜的心態(tài),簡單知足的生活。粗茶淡飯,快快樂樂;看書品茗,幽幽淡淡,休閑旅游,瀟瀟灑灑。心從容,意逍遙,幸福如斯。實際上,修得心態(tài)平和,人生自然快樂。
寧靜平和,人生大美。心境平和的人,是達觀的,是睿智的。人生的整個過程,一切境遇都是內(nèi)心對事情的折射。當心是寧靜平和的,就褪去了浮躁的外衣,清清爽爽,怡人靜美。當心是焦慮躁動的,一切都失去了章法,雜亂無序,心亂如麻。正所謂,境由心造。當你心境平和,樂觀豁達時,一切仿佛都失去了戾氣,失去了焦躁,失去了棱角,感覺什么都是美好的,天是清明的,大地是廣袤的,陽光是可愛的,時光跳躍流轉(zhuǎn),溫暖常在心澗。
心態(tài)平和的人,聰明睿智。靜生慧,慧生定。當我們做到了心靜如水,那么萬事皆淡然,不再糾結、不再困擾、不再受縛于心的患得患失,就有了通透的智慧去包容、接受一切,去看淡一切。心境平和的人,是美的,美在氣質(zhì),美在氣度。心境從某個角度決定著一個人的容顏,有的人一開始并不惹眼,但隨著歲月的流逝,卻越來越有魅力,越來越有吸引力。平和的人是清雅的,淡然的,骨子里有堅定,靈魂有香氣。“行到山窮處,坐看云起時”,這樣的男子是沉靜,是豁達,是從容的,他的人生里從來沒有山窮水盡,只有吟嘯且徐行的平靜悠閑、曠達胸襟。非寧靜無以致遠,沉淀自己,是最好的升華。心境平和的人,是幸福的,是從容的。
心態(tài)平和的人,淡泊寧靜。幸??鞓吠趾唵?。布衣在身,依然可以舉止優(yōu)雅,從容灑脫;菜根在前,依舊可以知足陶醉,回味綿長。悠閑地流連于山水之間,與陽光雨露為鄰,感受鳥語花香,讓生活回歸到本真淳樸的原色,又何嘗不是一種大度與睿智呢?淡泊名與利,心存天地寬。保持低調(diào),內(nèi)斂不張揚,守住一份執(zhí)著,平淡中不乏精彩,退一步海闊天空,以超然物外的方式去詮釋另一種完美。人生失意之時,不悲觀,不懈怠,淡中取樂,隨遇而安。逆境反而能激發(fā)出人的潛能,磨礪出剛強的品性,進而闖出一片新天地。人生得意之時,謹言慎行,居安思危。
心態(tài)平和的人,心安理得。平和的心態(tài)并非意味著甘于平庸,不求進取。否則便是消極遁世,便是自我掩飾的虛假托詞,其內(nèi)容蒼白生澀,毫無美感趣味可言。唯有懂得感恩,懂得放下,懂得克制,懂得簡單,方能擺脫世俗得失的錙銖必較,享受淡然如水的心安。“達亦不足貴,窮亦不足悲”,存一份善念,積愛成福。平和是一種虛懷若谷的涵養(yǎng),是一種泰然自若的脫俗秉性,更是一種德行高尚的君子襟懷。平和的人,是擁有愛的智慧的人,善于從寧靜中體驗到思想之寬,思想之曠;從純真中尋覓到生命之潔、生命之凈;從平凡中發(fā)現(xiàn)生活之美、生活之趣。
心態(tài)平和的人,簡單淡然?!叭魺o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毙木称胶?,恬恬淡淡,說著容易,實則很難。這是一個人修養(yǎng)大到一定程度的結果。是需要讓風風雨雨的歷練,坎坎坷坷的磨練,千錘百火旳淬煉,滄桑之后,安之若素,心無旁騖的生活,是非得失之間,榮辱不驚。平和為人,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一種人生境界。淡然做人,把世間的一切看淡,是人生的智慧,聰明和優(yōu)雅。做人就應該簡單、低調(diào)、內(nèi)斂、不張揚,守住一份簡單淡然。人生,淡中取樂,隨遇而安,物質(zhì)上簡單清純,心靈上卻豐盈豐富。
心態(tài)平和的人,容易幸福。因為幸福從來不取決與你有多少錢,有多大的權勢,而是取決你的心。心安茅屋穩(wěn),性定菜根香。你若心境平和,即使嚼著菜根也能品出幸福的味道,你若淡泊寧靜,即使住在茅屋也能睡著笑醒。你若心安,生活怎不生香。心境平和的人,是寧靜的。能夠在熙熙攘攘的喧囂中,覓得一方幽靜,洗盡鉛華,褪去浮躁,與時光共舞,與心靈共語,享受安靜的愜意。寧靜是心的養(yǎng)分。心境平和的人,內(nèi)心是豐盈的。有自己喜歡的事,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主見,有自己的世界,懂得只有內(nèi)心充盈,路才走的堅定。豐盈是心的底氣。
平和的人,他們懂得,人生貴在心境平和。得意時,不驕不燥不炫耀;失意時,不氣不餒不頹廢。面對不開心的事,不開心的人,平和的處理遠比咆哮發(fā)怒來得更有魄力,面對心里的無奈,世事的磨難,平和的承擔遠比抱怨叫苦來得更有魅力,面對孤獨難耐,平和的自處遠比寂寞空虛來得更有底氣。我們都是平凡的人,活在這個平凡的世界,也需要平凡的勇氣。不要太在意得失,太在意他人的看法,努力過就好,也不必追究個因果,來去隨緣。大千世界,日月山河,走過的就是最美的風景。在風淡云輕的日子里,執(zhí)一份寧靜,品一盞香茗,讀一卷好書,賞一窗風雨。心境平和,就是最美的姿態(tài)。
平和的人,在滄海橫流中歷事練心,在歷練中不斷提升人的心性,磨煉人的心智,使得人生的步伐,邁得更加穩(wěn)健,更加坦然,使人的心態(tài)更加的平和,更加篤定。閱歷的廣度,經(jīng)歷的厚度,滄桑的深度,悟性的高度,決定了人的心態(tài)是否平和。平和不是三兩天的事情,它需要一定時間與親身經(jīng)歷的沉淀。生活,需要一種隨緣的態(tài)度,不要讓內(nèi)心的狹隘成為和生活對接的墻。人生總是向前,但必須糾正那些奢望,那些浮躁,那些增加生命負擔的期待。有時候,生活非常善意的高估一個人的天賦,所以記得自己不要發(fā)脾氣,萬一是生活猜對了你的能力,這是意外的收獲,更應該感謝生活,好好生活。
平和的人,勤于思考,喜愛讀書,善于自省。一個平和的人,在他的身上一定有著更高的自我。這種平和的自我,既明亮而又不刺眼,既華麗而又不浮躁,既挺拔而又不張揚。一定是復雜而又不失簡單,豐盈而又不失進取,沉穩(wěn)而又不失樂觀。自然,人的這種這種平和心態(tài)是裝不出來的,故作平和是幼稚的作法,只會使人顯得更加淺薄。人的心態(tài)的平和不是狂妄自大,更不是卑微的低聲下氣,它是沉著而內(nèi)儉的,是謙虛而沉穩(wěn)的,是低調(diào)而親切的。
平和的人,要學會知足,不要貪戀沿途風景。人生就像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在于不斷地探索追求,繞過阻礙,欣賞沿途的風景。探索的意義不在于發(fā)現(xiàn)新大陸,而在于培養(yǎng)新視角,修為好心態(tài)。沿途的風景雖好,卻只能留在記憶里。當行至轉(zhuǎn)角處時,要心存“山窮水盡疑無路,柳岸花明又一村”信念,找出自身的不足,轉(zhuǎn)變思維,改變觀念,改正缺點。當行至水窮處時,要學會停下來“坐看云起”,欣賞大自然的和諧與平衡。平和的人不會盯著過去不放,也不會對未來失望,而是心存信念與感激,認真地把握現(xiàn)在。
平和是一種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從容。平和不是乖乖巧巧,唯唯諾諾,不是不講原則,人云亦云。它是一種堅持自己的底線而不隨波逐流的成熟,是一種遇事心不亂,遇理心不慌的從容,是一種寵辱不驚,去留無意的淡定,是一種“將軍趕路,不追野兔”的適度取舍。平和的人明白生命的價值,懂得責任的意義,平和的人重視健康,愛惜親情,珍愛友情,平和的人以責任心來對待生活,以事業(yè)心對待工作,以真心誠心對待家人與朋友。
平和是一種處驚不變、處變不驚的淡定,是痛到極處能保持微笑的大氣;平和是面對無理取鬧也能從容沉著,面對突發(fā)事件也能鎮(zhèn)靜穩(wěn)重,面臨大事小事都有靜氣。平和的人,順境時不會得意忘形;逆境時也不會失意變形。平和的人泰山面前不崩于色,喜憂面前不形于表。平和的人得之坦然,失之淡然,爭其必然,順其自然。平和的人有足夠的勇氣去承受外界的壓力,有足夠的清醒來面對各種的機會和誘惑。人生的根本意義不在于是非與榮辱,成敗與得失,而在于對世間萬物失之不憂、得之不喜的健康心態(tài),有一種淡泊自適的境界。
平和是一種海納百川的胸懷。是一種“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云飛”的包容。與不同的人交往,在任何環(huán)境下,都能夠感到閑適。與身份高貴者隨行不會感覺卑微,因為你自信;與農(nóng)夫閑聊也不會傲慢,因為您謙恭。成熟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也不必要向周圍哀嘆抱怨。生活需要一顆包容,包容生活比仰視生活更能使我們淡定從容,平和優(yōu)雅。生活也需要一顆感恩的心,感恩生活比埋怨生活更讓人活得灑脫,活得快樂,活得充實。寬容不僅是一種成熟,也是智慧。 伏爾泰說: 我們所有的人都有缺點和錯誤,讓我們互相原諒彼此的愚蠢,這是自然的第一法則。周國平所說: 在人生中還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凌駕于一切成敗福禍的胸懷。
平和是一種洗盡鉛華的寧靜,洗刷了偏激的淡漠,它是過濾了浮躁的茶;平和是一種不需要理會哄鬧的微笑,它是開在塵埃里的花;平和是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它是無須解釋高度的山,它是無須解釋厚度的海。平和而不世故,依然保持一顆平常心。由單純到復雜,再回歸成熟的單純;由混沌到清醒,再回到清醒的混沌;由聰明到智慧,再回歸到大智若愚。平和需要在歲月的沉淀中養(yǎng)成。歲月可以在一個人的臉上犁下“犁溝”,卻不代表平和,平和需要一個人獨立的思考能力與常常的自我反省。平和的人并非他的心上無塵,而是他會淡然地將塵埃輕輕拂去。平和的人情緒不會大起大落,生活不會患得患失,他的內(nèi)心是寧靜的,安祥的。
平和是心境如水的一種境界。“水”是生命之源。水是集包容,沉穩(wěn),滲透,涵蓋,動靜,取舍,進取等等智慧于一體。“智者樂水”因為水有百折不撓的韌性,以及懂得變通的靈性。生活就象一條河流,總是流得碰碰磕磕、曲曲折折,總要轉(zhuǎn)了十八道彎才能到達目的地?!靶木橙缢保@種成熟是一種心靈的登高,只有你的心靈站得足夠高,才能看得足夠遠。這種高度不是高高在上,它是一種心靈的高度,是以一顆平常心來看天地萬象,是一種能夠看得更遠并不陡峭的高度。成熟往往與挫折聯(lián)系,與創(chuàng)傷結緣。每一次挫折都是一次考驗,考驗你的耐心,折磨你的心志。每一種創(chuàng)傷,都是一種成熟,只是深淺不一而已。一個人從天真幼稚走向成熟穩(wěn)重是艱難與痛苦的,泰戈爾說:“除了通過黑夜的道路,無以到達光明”。
心有寄托,心態(tài)才會平和;心有追求,靈魂才不會貧瘠。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心境決定處境。愿往后余生,做一個寧靜平和的人。在瑣碎的生活里,不為物役,做情緒的主人。在繁雜的人際里,一念放下,天地皆寬,釋然最美。在蕪雜的歲里,淡淡定定,從從容容走過余生,感恩擁有,感謝生命,感念相遇。愿余生與幸福相伴,心若寧靜,當然快樂。人活著,不為取悅他人,只為自己開心。心中裝著日月,指上盈滿溫柔,修得心態(tài)平和,人生自然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