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古董,經(jīng)常被我們忽略,
它不引人注意,又看似普通,
你看到了可能都不覺得它值錢......
好吧不賣關(guān)子了,
它就是:瓦房。
▼瓦房
瓦房,因為是用瓦蓋為頂而得名,
有很悠久的歷史
幾乎全國各地都能看見它。
瓦蓋一開始是用在宮殿和廟宇之中,
用珍貴的琉璃瓦。
到了宋元時期,
瓦房慢慢拓展到百姓之中,
而明清時期就特別流行。
▼琉璃瓦
瓦房常常出現(xiàn)在園林里,
古代特別講究一步一景,
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景色,
所以瓦房本來就是一座風(fēng)景。
瓦房寬敞明亮,因為設(shè)計巧妙地將:
防腐、通風(fēng)、采光結(jié)合在一起。
瓦片層層疊疊地鋪在坡面上,
形成了利于空氣流通的縫隙,
讓整棟屋子冬暖夏涼。
瓦片像魚鱗一樣一字排開來,
覆蓋在灰色的屋頂之上,
坐落在那就給人古樸素雅的感覺。
但有一點不同的是,
因為南方多雨水,
所以屋頂通常陡峭一點方便排水,
北方的會平緩一點,
而且北方大多是青磚青瓦或者紅磚紅瓦。
▼南方瓦房的屋頂更陡峭
▼北方大多是青磚青瓦或者紅磚紅瓦
瓦房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屋頂,
屋頂可以玩出各種花樣。
比如稍微用瓦片堆砌花樣。
還有裝飾上龍雕或者神獸。
不同地域的瓦房,各有風(fēng)情。
江南地區(qū)的瓦房,自帶詩意。
江浙皖地區(qū)的瓦房,
則特別有煙火氣。
嶺南地區(qū)的瓦房,
有像是鄰家女孩是素雅。
瓦房美得自然且自在,
外國有喜歡的朋友想要模仿,
卻建不出這種美。
所以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里,
就有一座中式庭院,
院里就有一座瓦房。
▼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里的“明軒”
這座中式庭院,是模仿中國蘇州
網(wǎng)師園中的“殿春簃”設(shè)計建造而成的。
這座庭院叫“明軒”,
是由蘇州市園林管理局承建的,
用的磚、瓦、木材、構(gòu)件在中國備好后,
由20余名中國工程師和工匠在美國組裝。
▼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里的“明軒”
瓦房有一種自在靜謐的美,里面還有很多朋友的童年回憶,如果有空,不妨?xí)戏孔涌纯?,?月初夏,綠意盎然的景色下,拍下最美的回憶。
你的童年里有瓦房嗎?
有什么有趣的故事?
留言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