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虎魄造辦處:淺談兩漢魏晉南北朝琥珀獸形飾

▲江西南昌西漢?;韬顒①R墓出土的琥珀虎形飾

在清末撫順琥珀未開采之前,中國歷史上所使用的琥珀原料基本上都源于國外,以緬甸和波羅的海琥珀為主。從文獻上看,琥珀及琥珀制品雖然在漢代以前就有記載,但從目前國內(nèi)考古發(fā)掘資料來看,漢代以前中國出土的琥珀制品非常罕見,僅幾例。其中距今最久的要數(shù)四川三星堆文化出土的一件蟬形琥珀墜飾(下圖)。

四川三星堆文化出土的一件蟬形琥珀墜飾

四川三星堆文化出土的一件蟬形琥珀墜飾

漢武帝時期,陸上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相繼打通之后,琥珀作為珍貴的奢侈品,于皇室貴族之間開始逐漸流行,隨即風靡全國,并影響兩漢魏晉南北朝達五六百年之久。

▲江西南昌西漢?;韬顒①R墓出土的琥珀虎形飾

▲江西南昌西漢?;韬顒①R墓出土的琥珀虎形飾

一、文獻記載中的琥珀制品

雖然琥珀在漢代文獻中記載較多,但其使用,多僅限于皇室貴族。

“漢武帝(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在位)所幸宮人名麗娟,年十四……麗娟以琥珀為佩,置衣裾里,不使人知,乃言骨節(jié)自鳴,相與為神怪也。”

“漢宣帝(公元前74年-公元前49年在位)珍視的一枚身毒寶鏡以琥珀笥盛藏”。

“趙飛燕(公元前45年-公元前1年)選為皇后,女弟子以黃金步搖、琥珀枕等為禮物相贈”。

“梁翼(?-公元159年)為東漢大司馬大將軍權(quán)震中外,梁翼妻子孫氏之車輿,以金、玉、琥珀為飾?!?/span>

由上述文獻記載可知,琥珀在漢代是可以與金、玉媲美的珍貴之物。

▲浙江省博物館館藏:出土于寧波的漢代琥珀虎形飾

二、從考古發(fā)掘出土的琥珀獸形飾的起源探討

目前,據(jù)筆者收集所掌握的資料,除黑龍江、吉林、西藏、臺灣和海南五個省、自治區(qū)以外,全國其它省、自治區(qū)兩漢時期墓葬均有出土琥珀制品。尤以河南、廣西、江蘇等地最為多見,且基本上以小形佩飾為主。墓主或為諸侯王,或為有品級的官僚,貴族。由是觀之,琥珀在漢代是僅限于王室、貴族、官僚使用的奢侈品,這與文獻記載涉及琥珀的皆與王室相關(guān)的情況亦相吻合。

江西南昌西漢?;韬顒①R腰間出土的琥珀虎形飾

▲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園五號墓——劉賀嗣子劉充國墓出土的琥珀虎形飾

▲江西南昌西漢?;韬钅箞@五號墓——劉賀嗣子劉充國墓出土的琥珀虎形飾

▲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園五號墓——劉賀嗣子劉充國墓出土的琥珀虎形飾

從考古發(fā)掘所掌握的資料來看,目前已知出土漢代最早的琥珀制品,應該就是?;韬钅箞@劉賀(公元前93/92年—公元前59年)墓出土的一件琥珀虎形飾,和其嗣子劉充國墓出土的兩件琥珀虎形飾。由于劉充國早逝,從理論上講,劉充國墓出土的這件琥珀虎形飾應該比劉賀墓那件略早。

西漢?;韬顒①R嗣子劉充國墓出土的兩件琥珀虎形飾

劉賀與其子劉充國墓里出的這三件琥珀虎形飾非常關(guān)鍵,可以明確琥珀虎形飾在使用年代至少在西漢中期就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這是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琥珀獸(虎)形飾,這種風靡兩漢魏晉南北朝達5,6百年的琥珀飾物,至少可以證明,在劉賀生前就已經(jīng)開始在西漢流行,是劉賀生前系于腰間隨身佩戴的心愛之物。其子劉充國這兩件明顯略小于劉賀那件,在材質(zhì)上也有區(qū)別,但從造型上及為相似,可以說是琥珀版的劉賀父與子。

1992年12月出土于廣西合浦縣凸鬼嶺汽齒廠M30B西漢墓的琥珀獅形飾

▲琥珀獅形飾

【名稱】:琥珀獅形串飾

【年代】:西漢

【尺寸】:暫時不詳

【出土地】:1992年12月出土于廣西合浦縣凸鬼嶺汽齒廠M30B西漢墓

【收藏地】: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

【特征】:頭部后面,肩膀位置有明顯的鬃毛,只有雄性獅子頭部后面才有這樣的鬃毛。

        從目前中國出土的琥珀獸形飾可見,從西漢中晚期開始,全國各地其它地方使用的琥珀獸形飾以虎形為主。到了東漢及魏晉南北朝時期就以成對的辟邪和天祿為主。而兩廣沿海一帶出土的西漢時期琥珀獸形飾卻以獅子為主,而且其造型帶有很濃厚的東南亞風格。

1975年出土于廣西合浦縣堂排2號墓出土的琥珀獅形飾

【名稱】:琥珀小獅墜

【年代】:西漢晚期

【尺寸】:長1.2厘米,高0.8厘米

【出土地】:1975年出土于廣西合浦縣堂排2號墓

【收藏地】: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博物館

【特征】:獅子作伏臥昂首狀,前肢屈腿向前,后腿屈收腹下。制作工整,形體準確,構(gòu)思巧妙,形態(tài)生動。

1975年出土于廣西合浦縣堂排2號墓出土的瑪瑙微雕小動物

1975年出土于廣西合浦縣堂排2號墓出土的微雕小動物

1975年廣西合浦縣堂排2號墓不僅出土了一件琥珀的獅形飾,同時還出土了一串瑪瑙材質(zhì)的微雕小動物,其中就包括了6件造型相似的獅形飾。

2003年廣西合浦縣風門嶺M26號墓出土的肉紅石髓獅形飾

1992年廣西合浦縣凸鬼嶺汽齒廠M6號墓山土的石榴子石獅形飾

通過相同地區(qū)和時間出土這些不同材質(zhì)的獅形飾來看,琥珀獅形飾和它們是存在必然聯(lián)系的。而這些獸(獅)形飾的造型與中國內(nèi)陸出土的大量獸(虎)形飾的造型還是存在很大區(qū)別的。

虎魄造辦處藏品:廣西出土琥珀獅形飾

虎魄造辦處藏品:廣西出土琥珀獅形飾

虎魄造辦處藏品:廣西出土西漢虎形飾與獅形飾

通過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中國本土制作的琥珀獸(虎)形飾,與海上貿(mào)易而來帶有明顯異域風格的(獅)形飾在造型、工藝、穿孔等等都存在很大的區(qū)別。中國出土的漢代微雕飾物中所見動物造型都是比較圓潤的,比如又大又圓又翹的屁股;工藝簡潔,有“漢八刀”之風,寥寥幾筆就將獸(虎)的造型刻畫出來;中國出土的兩漢時期微雕動物飾多見于腰間左右橫穿孔,前后穿孔、上下穿孔、及十字穿孔都比較少見。而貿(mào)易過來的則各種穿孔都有,且多見前后穿孔,這和東南亞同時期甚至更早期的獸形飾相似。而在漢武帝未打通東西海(上)陸(上)絲綢之路之前,幾乎很少見到此類獸形微雕飾物。由此可見,中國從西漢中晚期開始盛行的此類微雕飾,應該是受國外同時期的類似飾物交流所影響后形成的。

三、從考古發(fā)掘出土的琥珀獸形飾的造型演變探討

▲江西南昌西漢?;韬钅箞@五號墓——劉賀嗣子劉充國墓出土的琥珀虎形飾

▲江西南昌西漢?;韬钅箞@五號墓——劉賀嗣子劉充國墓出土的琥珀虎形飾

▲江西南昌西漢?;韬钅箞@五號墓——劉賀嗣子劉充國墓腰間漆盒內(nèi)出土的琥珀虎形飾

▲江西南昌西漢?;韬钅箞@五號墓——劉賀嗣子劉充國墓腰間漆盒內(nèi)出土的琥珀虎形飾

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園五號墓——劉賀嗣子劉充國墓腰間漆盒內(nèi)出土的這件琥珀虎形飾小而精,與另外一件,甚至與其它西漢時期的琥珀虎形飾都不太一樣,有一雙圓圓的眼睛。

揚州市郊區(qū)西湖鎮(zhèn)胡場14號漢墓出土琥珀虎形飾

揚州市郊區(qū)西湖鎮(zhèn)胡場14號漢墓出土琥珀虎形飾

陜西省咸陽博物館藏品:咸陽市西郊馬泉公社大泉大隊西漢晚期墓出土的琥珀虎形飾

云南省考古研究所藏:云南省昭通市桂家院子2號東漢墓出土

云南省出土過幾件漢代琥珀獸形飾,其中一件與眾不同。1960年云南省昭通市桂家院子2號東漢墓出土一件琥珀虎形飾,主要是頭部造型刻畫出更多的細節(jié),比如牙齒、眼睛、鼻子、耳朵與常見的漢代獸(虎)形飾不同。像這樣造型生動,身上工藝極細的琥珀獸形飾筆者也是有遇到過的。

1960年云南省昭通市桂家院子1號東漢墓女棺內(nèi)出土琥珀虎形飾

而在同一墓地同一時期的1號墓女棺內(nèi)出土的一串琥珀微雕飾物中,有一件獸(虎)形飾,其造型就屬于比較常見的,屬于雕刻手法簡潔的“漢八刀”風格。

虎魄造辦處舊藏:漢代琥珀虎形飾

虎魄造辦處舊藏:漢代琥珀虎形飾

虎魄造辦處舊藏:漢代琥珀虎形飾

虎魄造辦處舊藏:漢代琥珀虎形飾

從西漢開始制作使用琥珀獸(虎)形飾開始到東漢中期,所見獸(虎)形飾兼為蹲臥翹起屁股、抬頭仰視前方。雕刻手法還是以簡潔的“漢八刀”為主,個別造型和工藝更加細膩。而原本“漢八刀”造型的此類琥珀飾物在古人長期佩戴過程中極易磨損,有些原本就簡單的線條就僅剩下大概的輪廓了。這在出土的漢代琥珀獸形飾中占大多數(shù)。

河北省定州市博物館藏:東漢中山穆王劉暢墓出土的各類琥珀微雕飾物

河北省定州市博物館藏:東漢中山穆王劉暢墓出土的琥珀獸形飾

河北省定州市博物館藏:東漢中山穆王劉暢墓出土的琥珀獸形飾

東漢中山穆王劉暢墓出土的那串琥珀獸形飾造型各種各樣,從僅存幾件保存比較好的琥珀獸形飾上還可見身上細微的紋飾。可見,每件琥珀獸形飾在制作成各種各樣的造型后再使用佩戴。

甘肅省敦煌市博物館藏:東漢琥珀轉(zhuǎn)頭獸(辟邪)形飾

甘肅省敦煌市博物館藏:東漢琥珀轉(zhuǎn)頭獸(辟邪)形飾

左:虎魄造辦處藏品甘肅省出土東漢琥珀獸形飾,右:甘肅敦煌市博物館藏東漢琥珀獸形飾

虎魄造辦處藏品:東漢琥珀轉(zhuǎn)頭獸(辟邪)形飾

甘肅省敦煌市博物館藏有一對東漢琥珀獸(辟邪)形飾,1957年出土于敦煌楊家橋漢墓。從完整的那件琥珀獸形飾來看,其造型為伏臥向左轉(zhuǎn)頭,全身有極為細微的紋飾。而虎魄造辦處手中有件幾乎一樣的琥珀獸(辟邪)形飾,只不過尺寸更大,向右轉(zhuǎn)頭。從出土地和造型上來看,這兩件極有可能是有聯(lián)系的。

虎魄造辦處藏品:東漢琥珀轉(zhuǎn)頭獸(辟邪)形飾

虎魄造辦處藏品:東漢琥珀轉(zhuǎn)頭獸(辟邪)形飾

虎魄造辦處收藏的這件東漢琥珀轉(zhuǎn)頭獸(辟邪)形飾,根據(jù)大眼睛、三角鼻、額頭突起來的造型來看應該屬于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六朝時期),因為可以參考曹操墓出土的一件疑似煤精材質(zhì)的獸(虎)形飾(如下圖)。

曹操墓出土的一件疑似煤精材質(zhì)的獸(虎)形飾

曹操墓出土的一件疑似煤精材質(zhì)的獸(虎)形飾

除此之外,安徽省當涂縣青山六朝(東晉中期)墓出土一件琥珀獸(虎)形飾,其頭部造型與上面2件相似,均為大眼睛、三角鼻、額頭上凸起。這樣的造型筆者也過手多見,其中一坑出來的大大小小三件造型動態(tài)不一,但頭部特征都是一樣的,可見這就是東漢末年魏晉時期琥珀獸形飾的特征。

1965年江蘇南京市象山M3號(東晉王丹虎)墓出土串飾中的琥珀轉(zhuǎn)頭獸(辟邪)形飾

1965年江蘇南京市象山M3號(東晉王丹虎)墓出土串飾中的琥珀轉(zhuǎn)頭(辟邪)獸形飾

從東漢中晚期到東晉,此類微雕獸形飾的造型與西漢中期開始出現(xiàn)的造型已經(jīng)有很大的區(qū)別了,從原來的蹲臥、抬頭、翹臀虎形飾,逐漸向伏臥、轉(zhuǎn)頭、平身的造型所轉(zhuǎn)變。而此時此類獸(辟邪)形飾的頭后都有疑似的角向后延伸。又或者說,此類形的獸形飾從一開始就是以辟邪和天祿的造型制作的。

▲虎魄造辦處藏品:漢代琥珀虎形飾

【名稱】:琥珀虎形飾 

【年代】:漢代

【尺寸】:長20.5,高14.5,寬13.5毫米

【重量】:2.27克

四、琥珀獸(虎)形飾的由來猜測

對于琥珀的生成,漢時人認為乃虎目之精魄淪入地而化成,虎魄之稱亦因此而來。

唐 · 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一一:虎死記其頭所藉處,候月黑夜掘之……深二尺,當?shù)梦锶珑辍Iw虎目光淪入地所為也?!蜓札堁氲貫殓辍?/span>

北宋 · 黃休復《茅亭客話》卷八:凡虎視,只以一目放光一目看物,獵人捕得,記其頭藉之處,須至月黑掘之,尺余方得。如石子,色琥珀狀。此是虎目精魄淪入地而成,琥珀之稱因此。主療小兒驚癇之疾。  

虎魄造辦處舊藏:漢代琥珀獸(辟邪、天祿)形飾

虎之精魄或龍血入地化為琥珀雖為不經(jīng)之談,卻與希臘神話中賦予琥珀起源以凄美的傳說相同,而且在古希臘哲學家看來琥珀是有靈魂的?;楂F中之王,和龍一樣,在中國古人心目中是神奇力量的化身,中國古代先民對其有著無可比擬的敬畏。

據(jù)東漢《風俗通義校釋 · 祀典》中記載:虎的御兇辟惡之能由來已久:“謹按《黃帝書》:‘上古之時,有神荼與郁壘昆弟二人,性能執(zhí)鬼。度朔山上有桃樹,二人于樹下簡閱百鬼,無道理妄為人禍害,神荼與郁壘縛以葦索,執(zhí)以食虎?!谑强h官常以臘除夕飾桃人,垂葦茭,畫虎于門,皆追效于前事,冀以御兇也?!薄盎⒄?,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執(zhí)搏挫銳,噬食鬼魅。今人卒得惡遇,燒悟虎皮飲之,系其爪,亦能辟惡,此其驗也?!?/span>

虎魄造辦處藏品:琥珀虎形飾

從上面這些史料可見,琥珀在漢代的時候,人們普遍認為乃虎目之精魄淪入地而化成,故琥珀又稱被之為虎魄。另外,虎形佩飾早在漢代以前就被皇室貴族普遍使用。又因古人對琥珀是由虎目之精魄化成的誤讀,再加上虎在古人心中的地位,和御兇辟邪的功能。琥珀虎形飾的形成是乎正是將這些元素融為一體??赡軐τ诋敃r的漢人而言,用琥珀制作的虎形飾物即能達到御兇辟邪的功能,又有王者之風,還是奢侈的舶來品。

江蘇省揚州市郊區(qū)西湖鎮(zhèn)胡場14號墓出土西漢微雕串飾共28件

孫機先生據(jù)《急就章》“系臂瑯玕虎魄龍”,以及“射鬾、辟邪、群兇:射鬾、辟邪,皆神獸名也。鬾,小兒鬼也。射鬾言能射去鬾鬼。辟邪言能辟御妖邪也。謂以寶玉之類二獸之狀,以佩戴之,用除去兇災而保衛(wèi)其身也”等記載。認為琥珀伏虎【獸】形小佩飾,具有辟邪的功能。

筆者認為:虎,本身即為百獸之王,陽物。用虎目之精魄化成的虎魄,再雕刻成虎形佩飾,其御兇辟邪的功能是乎是最好。而虎做為王者的象征,制作成的虎形佩飾佩戴于身上,即彰顯了佩戴者的王者氣息,又展示了琥珀的奢侈珍貴,還具備了御兇辟邪。

由此也不難理解兩漢魏晉朝北朝時期的琥珀為何多被制成伏虎形,并隨身佩戴用于避邪了。

虎魄造辦處——致力于學習研究探索中國古代琥珀藝術(shù),特別是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琥珀制品。


本文已經(jīng)獲得作者授權(quán)樂藝會發(fā)布,圖文由作者提供

特別鳴謝虎珀造辦處公眾微信號支持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虎魄造辦處:漢代琥珀藝術(shù)品的器形和種類
淺淡漢代琥珀 第三章 漢代琥珀藝術(shù)品的價值和器形種類(2017-08-26初稿版)
洛陽西朱村曹魏大墓出土“(白)畫蝦蟇一”石楬的推測
虎年聊聊中國古代虎魄藝術(shù)中的虎
民間故事:樵夫遇人殺白虎,取魄作惡,終自食其果
琥珀欣賞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