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遙遠的時代,玉壁中間的孔是怎么做出來的呢?
玉璧、玉環(huán)、玉琮,你是不是也傻傻分不清楚?
今天小六和你一起學習,讓我們一起認識此次展覽中的玉器。
玉璧為一種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狀圓形玉器,是我國傳統(tǒng)的玉禮器之一?!稜栄拧め屍鳌份d:“肉(周圍的邊)倍好(中間的孔)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yuàn),肉好若一謂之環(huán)?!惫湃烁鶕?jù)玉器中間孔徑的大小把片狀圓形玉器分為玉璧、玉瑗、玉環(huán)三種。
從考古出土的實物看,古人在制作玉器時,對于玉璧的孔徑與器體的比例并沒有嚴格的規(guī)定,因此今天我們習慣上把寬邊小孔徑的圓狀玉器統(tǒng)稱為璧,而窄邊大孔徑的稱為環(huán),不再有瑗之說。
“絲綢之路青海道——西寧遺珍”展中的
青銅時代齊家文化玉璧
外徑7cm,內徑3.6cm,厚3.93cm
西寧沈那遺址出土
外徑7cm,內徑3.6cm,厚3.93cm
西寧沈那遺址出土
沈那遺址是西寧盆地齊家文化的中心聚落,位于北川河與湟水河交匯處,出土的文物對研究西寧盆地乃至湟水流域人居歷史有著不可取代的重要價值。此次展覽還展出了齊家文化雙耳紅陶罐、石刀、骨錐等文物。
同樣作為禮器的玉刀,有單孔和多孔之別,形狀或為扁平的長方形,一側為刀背,一側為刀刃;或為帶柄的形狀。玉刀是權力的象征,代表著收割,在祭祀、宴享、外交、軍旅等禮儀活動中被賦予特殊的使用意義。
“絲綢之路青海道——西寧遺珍”展中的
青銅時代齊家文化單孔玉斧
長9.5cm,寬5.2cm,厚0.206cm
“絲綢之路青海道——西寧遺珍”展中的
青銅時代齊家文化四孔玉刀
長24cm,寬7cm,厚0.739cm
齊家文化是我國黃河上游重要的原始文化遺存之一。齊家文化出土玉器無論從種類、材料還是制作工藝上都毫不遜色于其他史前文化時期的玉器。齊家文化玉器向人們展示了中華文明起始階段的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