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從原始彩陶的裝飾開始,就有了花卉裝飾。在漢代以前,陶瓷裝飾主要是動物紋,以神的象征為主,植物花卉紋并不多見。
自魏晉起,逐漸擺脫了動物紋為中心,走向以花卉植物為中心的時代。
它被廣泛運用在陶瓷等各種材質(zhì)的裝飾上,并形成獨特的審美魅力,深受人們喜愛,這種紋飾也被運用到玉雕當(dāng)中。
自唐代以來,牡丹頗受世人喜愛,被視為繁榮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征。
唐代劉禹錫《牡丹》詩云:“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彼螘r被稱為“富貴之花”,逐漸成為瓷器和玉器上的流行裝飾。古人將其作為幸福、美好、繁榮的象征。
牡丹紋的玉器表現(xiàn)形式有獨枝、交枝、折枝、串枝、纏枝等,器型也比較豐富,有高足杯、碗、罐等。
梅花凌霜傲雪的風(fēng)姿常被國人看做是風(fēng)骨高潔的象征,它也是歷代陶瓷常見的紋飾。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梅花紋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不僅陶瓷上面有,就連衣服上面也增添了梅花的紋飾,在玉雕中自然也少不了梅花紋的身影。
蘭花紋,一種中國古典傳統(tǒng)寓意的紋樣。
蘭花被喻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詩文之美喻為“蘭章”,把友誼之真喻為“蘭交”,把良友喻為“蘭客”。
玉雕中的蘭花紋有陰刻,也有浮雕,不管是哪種雕刻手法,都展現(xiàn)出一種脫俗的境界。玉雕師在塑造“玉蘭”的同時,也在修養(yǎng)著自己的內(nèi)心。
玉雕中的花卉紋飾還有很多,不管是哪一種,都是玉雕師們從自然中汲取的靈感,加以更多的想象來雕刻出來。
紋飾是玉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