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正式上線運行一個月之際,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的移動端“智慧中小學”APP也正式上線。
在今天(4月28日)的教育部新聞發(fā)布會上,教育部新聞辦主任、新聞發(fā)言人續(xù)梅表示,自3月28日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正式上線以來,教育部持續(xù)開展工作,平臺上的資源不斷豐富,瀏覽量大幅增加,用戶活躍度持續(xù)走高,各地各校積極跟進加強平臺的推廣和使用,各方反映良好,對國家智慧教育平臺的建設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中小學平臺資源由上線前的10752條增至目前的28568條,截至4月27日,累計瀏覽總量達到了22.2億次。
其中開設的“專題教育”和“課后服務”兩個板塊瀏覽量合計達到3.7億次,有效服務了“雙減”課后服務工作。
同時,中小學平臺有效支撐“停課不停學”,在疫情較重的8個省份日均瀏覽量都超過了200萬次。
續(xù)梅介紹,日前,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的移動端“智慧中小學”APP也正式上線,該APP將為隨時隨地開展教學活動、自主學習、家校協同和互助交流提供更方便的途徑。
APP與web網站相同,一樣擁有6類資源,即專題教育、課程教學、課后服務、教師研修、家庭教育、教改實踐經驗,同時教師、學生、家長可根據不同用戶身份注冊登錄,相應擁有不同的訪問權。
“智慧中小學”還增加了資源操作和互動的功能,所有視頻資源均可以投屏播放,課程教學資源可以緩存離線查看。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還可以點擊'提問’,向班級老師提問并且進行交流?!崩m(xù)梅說,“智慧中小學”還為老師開展有組織的教育教學活動提供支持,為老師、家長提供家校協同功能。
“智慧中小學”APP這樣用:
掃描下圖二維碼即可安裝使用
一、用戶注冊登錄
1.用戶注冊
為確保數據安全性,用戶先注冊賬號,選擇用戶身份(教師、學生或家長)并完善相應信息。未注冊賬號,只能瀏覽部分資源。
身份選擇界面
2.用戶登錄
登錄方式有二種即“手機號+密碼”或“手機號+驗證碼”。登錄后,頁面包括“消息”、“學習”和“我”3大模塊,其中“學習”模塊是用戶開展自主學習的主陣地。“消息”和“我”模塊是建立社交圈,設置和展示個人相關信息,發(fā)布通知和進行互動交流的主陣地。
智慧中小學app主界面
為方便后期師生互動交流,用戶初次登錄后,先完善“消息”和“我”版塊,在“消息”模塊,您可添加好友、加入班級、創(chuàng)建或加入群組,并進行互動交流。在“我”模塊,教師可以關聯學生、家長和其他教師組建班級,班級組建成功后自動生成師生群和家校群(不含學生);家長可以關聯學生組建家庭。
從左至右依次為“消息”模塊界面、已建立的班級示例、已建立的家庭示例
二、主要功能
“學習”模塊包括“學習廣場”和“我的學習”兩個頻道。其中,“學習廣場”頻道包括“專題教育、課程教學、課后服務、教師研修、家庭教育、教改實踐經驗”等6類資源。與web網站相比,這些資源內容相同,但在以下三方面進行了改進,更好地支持用戶自主開展個性化學習。
一是不同身份用戶的訪問權限不同
教師可瀏覽“專題教育、課程教學、課后服務、教師研修、家庭教育、教改實踐經驗”所有6個欄目資源。
教師瀏覽界面
學生可瀏覽“專題教育、課程教學、課后服務”3個欄目資源。
學生瀏覽界面
家長可瀏覽“專題教育、課程教學、課后服務、家庭教育”4個欄目資源。
家長瀏覽界面
二是增加了資源操作和互動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