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千金難買老來瘦”,這也是很多老人家信奉的“養(yǎng)生之道”,68歲的老蔡,就是養(yǎng)生一族中的成員之一。
老蔡的養(yǎng)生之道尤其體現(xiàn)在他的飲食習慣上。幾十年來,每餐只吃一碗米飯加一種素菜,海鮮、魚肉等肉類食物基本不碰。雖然跟同齡人相比,他沒有“三高”的毛病,也比較清瘦,但一到換季的時候,他總是容易著涼,常常感到?jīng)]精神。
子女和老伴總覺得他太瘦了,平時吃的過于清淡,怪不得總是生病,讓他到醫(yī)院看看。他還滿不在乎:“老來瘦,才長壽!身體哪會有什么毛??!”
老來瘦是不是好事兒?
其實,老來瘦真的不是一件好事情。
據(jù)武警廣東省總隊醫(yī)院營養(yǎng)科主任曾晶介紹,老年人的身體機能會隨著年齡不斷的增長而衰退,比如牙齒松動、胃腸蠕動減慢、消化液和消化酶的分泌減少等等。另外,超過60歲以上的老年人,如果老來瘦反而會增加骨質(zhì)疏松、食道和胃腫瘤等疾病的風險。
1、老人太瘦易骨質(zhì)疏松
一般正常來說,老人太瘦身體的新陳代謝和各種生理功能往往會比正常老人要差,在日常生活中會出現(xiàn)精神不振、疲勞以及頭暈的情況。值得注意的是,老人太瘦還會引起肌肉衰減綜合征,這可是導(dǎo)致骨質(zhì)疏松和骨關(guān)節(jié)炎等疾病重要原因之一。
2、老人太瘦易營養(yǎng)不良
據(jù)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健康監(jiān)測結(jié)果顯示,我國老年人營養(yǎng)不良率為6.2%,而75歲以上老年人的營養(yǎng)不良率高達13.4%。
由此可見,不少老人相信“老來瘦,才長壽”的說法,于是盲目推崇素食,只吃米面、蔬果、豆類等植物性食物,而拒絕肉魚禽類等動物性食物。殊不知這樣的飲食方式卻造成自己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的情況。
3、老人太瘦易抵抗力低下
健康的身體常常與抵抗力掛鉤,如果抵抗力極差的人,身體極容易出毛病。太瘦的老人身體免疫功能都會比較低下,抵抗日常病毒和細菌等病原微生物的能力也會較弱,這往往會導(dǎo)致老人患上或大或小的疾病,比如感冒、肺炎、慢性支氣管炎、消化不良等。
老年人正常的體重標準如何衡量?
由此可見,老人維持健康的體重尤為重要。一般對于成年人來說,健康的體重需要保持在18.5≤BMI≤23.9,這里提到的BMI是指體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對老人來說,健康的體重需保持在20.0≤BMI≤27.0。簡單來說,微胖的老人會相對健康。
太瘦的老人該如何注意飲食?
老人想要維持健康的體重,那么日常生活得需要自身多付出一份努力,尤其是太瘦的老人。
對于太瘦的老人,營養(yǎng)科主任曾晶給出了以下幾點飲食注意事項:
第一、保證每天攝入充足的食物
不少老人由于擔憂高血脂、高血壓找上門來而害怕吃肉類和蛋類,再加上過于相信瘦就是福的說法,更是刻意控制自己食物的攝入。其實,老人沒必要這樣子,即使上了年紀也需要攝取蛋白質(zhì)。一般對于老人而言,每天可以吃150-200克肉類,喝200-400毫升鮮奶。另外,食量少的消瘦老人可以采取少吃多餐的方法來維持自己健康的體重。
第二、盡量清淡飲食
上了年紀的瘦弱老人在飲食上要盡量吃淡一些,畢竟老人是高血脂、高血壓的高危人群之一。在日常飲食中,一些油膩、高脂、高鹽、腌制的食物就要少吃,多吃一些蔬果。另外,老人牙齒常常會松動,不宜食用一些較硬的食物,比如果實類等。
參考資料:
1、《“有錢難買老來瘦”并不全對》.羊城晚報.2019-01-16
2、《過度追求“老來瘦”夫妻倆同時患上營養(yǎng)不良》.沈陽晚報.2017-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