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我們整理分享過6個月-24個月寶寶的語言發(fā)育標準和指導(公眾號回復“語言”查看),許多媽媽問,大一點的孩子有木有啊?Duang~~有噠,香港衛(wèi)生署滴小冊子又來了,今天這篇,適用于2到4歲的孩子哦~~低齡的寶媽可以收藏哈~~~(原文首發(fā)于2016年1月21日,點擊查看原文鏈接)
整理/編輯:吉吉
2-4歲寶寶的語言發(fā)展特點
2-3歲
能明白“是不是?”“要不要?”“什么?”“哪里?”等問題。
開始說簡單句子,例如“爸爸上班”、“我要餅”、“哥哥給我”。
開始運用“你”、“我”這些代名詞;
運用形容詞,例如“很漂亮”;
愛問“這是什么?”
語言表達能力:
簡單描述一些事情及自己正在做什么;
喜歡問“為什么?”;
都4歲,孩子通常說話流暢
怎樣啟發(fā)孩子的語言力?
邊做邊說:家長可以一邊做事,一邊向孩子陳述,例如“先把衣服放抽屜里”,說話的長短要符合孩子的理解能力,表達也要清楚。
多向孩子發(fā)問:隨著孩子的理解力的發(fā)展,可以多向孩子發(fā)問,例如:'是嗎?'、“要嗎?”、“這是什么?”、“哪里?”等;當孩子的詞匯漸增,可逐漸采用“開放式”的問題,如“你想吃什么早點?”而不是“封閉式”的問題,如“吃面包好不好?”鼓勵孩子自己把需要表達出來哦!
積極的回應:快3歲的孩子說話開始多了,也喜歡問“這是什么?”你可別覺得煩厭,宜以笑容、點頭和贊賞的態(tài)度鼓勵他。每當孩子向你提問時,最好先把手上的事情放下,專注的傾聽,耐心地讓他說完才回應他。
延展句子,灌輸新概念:把孩子所說的注入新的意思,以增加他學習新詞匯和新概念的機會。如當孩子說“媽媽要餅”時,你可轉(zhuǎn)述為,“你餓了,你要我拿那些甜甜的餅給你吃?!被虍敽⒆诱f“很多小狗”時,可轉(zhuǎn)述為“對呀,有一只白色的小狗,還有一只黑色的大狗在后面呢?!?/span>
從自然的氣氛中學習:孩子雖可說短句,但句子結(jié)構(gòu)及文法未必完整正確;一般也要到4歲后,才能掌握大部分的發(fā)音,所以這個階段不要急于要求孩子準確無誤的說話。只需正確的復述孩子的話做示范,如當孩子說“‘娃娃’真好看!”你可以回應:“是呀,花花真好看呀?!睙o須強迫他再說一遍、或模仿他的發(fā)音來取笑他,否則孩子會失去說話的信心和興趣。
音樂不單能吸引孩子的興趣和專注,跟孩子一起聽唱兒歌也能啟發(fā)語言。家長可以利用一些熟悉的童謠加上新的歌詞,使孩子更容易學習。如果唱的時候加上動作,就更能享受到其中的樂趣啦!
這階段的孩子對圖畫故事書都很感興趣,愛坐在父母懷中邊看圖書邊聽故事,嘗試每天抽時間跟孩子一起看圖書,不但能增進親子感情,對孩子的語言、想象力和思考能力的發(fā)展都極有幫助。
怎樣選擇圖書?
怎樣閱讀圖書?
在這階段的孩子都很喜歡一邊玩一遍描述自己在做什么,扮演某個熟悉的角色,或是把他想象中的情境說出來。你可以善用跟孩子玩游戲的機會,一邊玩,一邊對話,運用前面所述的技巧,以有趣的方式啟發(fā)他的語言。
常見疑慮:
Q:每次要孩子在親友面前說話,他總是不愿意,該怎么辦?
A:孩子應該在輕松自然的氛圍下學習語言,不要強迫孩子在人前說話或表演,這只會增加你和孩子的壓力,應該容許孩子只作點頭或微笑向人打招呼,通常孩子跟人混后及心情輕松時,自然會跟人說話。
Q:當我的孩子心急時會有“口吃”,無法流暢的說話,是否不正常?
A:2、3歲的孩子偶爾會結(jié)結(jié)巴巴地說話,這并不等于口吃,只是語言發(fā)展過程中的過渡表現(xiàn)。孩子在這階段仍未能自如的掌握表達的技巧,如果一時情急或在被催促下說話,語塞或字句重復的情況就會出現(xiàn)。家長不要打斷或催促孩子,要耐心聆聽話里的一絲,更不要取消或批評哦。家長也要避免說話過急,以免孩子模仿。如果孩子說話不流暢的情況嚴重或過了4歲仍有此現(xiàn)象,家長就需要找醫(yī)生或語言治療師診斷啦!
Q:看電視/動畫片等是否能幫助孩子的語言發(fā)展呢?
A:溝通是雙向互動的,單靠電視或者IPAD等電子設備并不能有效的幫助幼兒語言發(fā)展,家長應善用親子時間與孩子溝通,也可以為孩子選擇適合他發(fā)展程度的電視節(jié)目或錄像,并陪同孩子一起觀看,從旁誘導,幫助孩子理解哦!
香港衛(wèi)生署的建議,雖然是寫給2-4歲孩子的,但是關于閱讀、音樂等內(nèi)容,低齡寶寶也是可以借鑒的,其實宗旨都是強調(diào)家長的耐心與陪伴哦!我們這一路看著孩子成長,很盼望他們也能夠與我們交流情感,說說貼心話兒,別著急,一步一步來哦!
(本文由慢成長編輯整理,轉(zhuǎn)載請聯(lián)絡授權(quán)哦~)
這些原創(chuàng)你可能也感興趣哦:
怎樣教1歲寶寶說話?怎樣培養(yǎng)2-6歲寶寶語言和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