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根功效及作用介紹
【性味與歸經(jīng)】甘,寒。歸肺、胃、膀胱經(jīng)。
【功效】涼血止血,清熱利尿。
【臨床應(yīng)用】
1. 用于熱病煩渴,胃熱嘔噦,肺熱咳嗽。白茅根能清肺胃之熱,故適用于上述諸癥,常作輔助藥應(yīng)用。又在麻疹出疹期與恢復(fù)期,均可用茅根煎湯作飲料,取它清熱生津的功效。
2. 用于血熱妄行、吐衄尿血等癥。本品有涼血止血作用,治血熱妄行之癥,可以單用,也可配小薊、藕節(jié)等同用。
此外,本品尚有利尿作用,可用于水腫,熱淋,黃疸等癥。
【用量與用法】9~30g,鮮品30~60g 。以鮮品為佳。
白茅根特殊作用
1. 白茅根味甘性寒,善清肺、胃之熱,因它有利水作用,故能導(dǎo)熱下行。它的特點是:味甘而不泥膈,性寒而不礙胃,利水而不傷陰,尤以熱癥而有陰津不足現(xiàn)象者,最為適用。
2. 本品清肺胃的功效與蘆根相似,但蘆根清熱血火,善清氣分熱;白茅根涼血止血,偏于血分。
3.治乙肝大三陽轉(zhuǎn)陰特效。(但:對肝副作用很大,相當于干擾素類型,請患者慎用,不到萬不得已最好不用。
白茅根服用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用于熱病煩渴,胃熱嘔噦,肺熱咳嗽。茅根能清肺胃之熱,故適用于上述諸癥,常作輔助藥應(yīng)用。又在麻疹出疹期與恢復(fù)期,均可用茅根煎湯作飲料,取它清熱生津的功效。
(2)用于血熱妄行、吐衄尿血等癥。本品有涼血止血作用,治血熱妄行之癥,可以單用,也可配小薊、藕節(jié)等同用
(3)此外,本品尚有利尿作用,可用于水腫,熱淋,黃疸等癥。
飲食宜忌
宜:急性腎炎,急性腎盂炎,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系感染者宜食;咯血,鼻出血,小便出血者宜食;高血壓病人宜食;急性發(fā)熱性病人煩熱口渴者宜食;急性傳染性黃疸肝炎者宜食;小兒麻疹者宜食。
忌:茅根性寒,故脾胃虛寒、腹瀉便溏者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