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馬可教堂St.
Mark’s Church
在薩格勒布,以為走了蠻多的地方,細想起來不過是酒店門口的那條林蔭大道和幾個教堂,以及串起這幾個地方的那些街巷??傆X得這是個蠻大的城市,在google
earth上看,走過的幾個地方其實很近。對于喜歡的城市,我向來是看了白天還要看晚上,拍了清晨還要拍黃昏的。薩格勒布Zagreb,這個克羅地亞的首都,有前社會主義國家的開闊端然,卻沒染上那份刻板和煞有介事。到底是歐洲城市,有格局、有細節(jié),曾經(jīng)的意識形態(tài)也沒能改變它骨子里的典雅氣質(zhì)。
清晨出來在酒店周邊散步,周末陽光明媚的林蔭花園。半夜被鞭炮聲吵醒,早上得知克羅地亞贏了昨晚的比賽。此刻整城沉浸在狂歡后的安寧中。
這個南北長八百多米的狹長街心林蔭花園被兩條東西向市政道路分為三截,盡端是老城的中心火車站,軸線上圖書館、畫廊、展覽館幾個中正對稱的大建筑掩映在綠蔭中?;▓@周邊四周被高大的古典建筑環(huán)繞,機動車道路在建筑物和花園之間。周邊的建筑,有法院、警察局、政府辦公樓、使館酒店、使館、學(xué)校、住宅等,也有少量俱樂部、畫廊、餐廳店鋪,功能頗為混雜,卻都是一式的巍峨大建筑,商業(yè)氣氛并不濃。是個非常適合步行和休憩的所在。
整個城市還未從昨夜的狂歡中徹底醒過來,花園中人很少,漫步的多是游客。花園中的高大落葉喬木樹干粗大樹蔭茂密,看上去頗有年頭了,景觀道路人工痕跡都不十分刻意,不大像多數(shù)的城市化的街心花園,反而有點郊野公園的景致。而視線稍微偏移,婆娑樹影后的高大建筑物又述說著這里悠久的歷史沉淀。這種清新與厚重交織的氣質(zhì),都會中只有赫爾辛基與此類似。
宏大與細膩兼具。
Palace
Hotel的大門。歐洲很多歷史悠久的老酒店都在門前做出這樣一個跨滿人行道的雨篷。酒店的戶外咖啡座,碰到我們的司機,一邊等我們一邊悠閑地享用一杯咖啡,見我打招呼趕忙欠身致意。五十多歲的當?shù)厮緳C很有范兒,黑超,Polo衫的領(lǐng)子豎起,個子不高,身形衣飾干凈挺拔體面,脾氣有點小倔但也很紳士。這也是歐洲對我的吸引力之一,這里的人不掛相,不是某一類職業(yè)就面孔化類型化,很多人在工作之外不太容易猜出職業(yè)。在國內(nèi),你很難想象司機會在五星級酒店落座叫一杯咖啡等客人。
周末早晨的薩格勒布街頭很清靜,包括頭一晚熱鬧非凡的耶拉西奇廣場。
薩格勒布中心區(qū)兩個帶狀林蔭花園中的另一個,周邊也是博物館學(xué)校一類的大建筑。
花園中心軸線上的這個中正的大建筑是地標,薩格勒布國家歌劇院。好像歐洲越往北,古典大建筑的色彩越濃重。
逆光中的薩格勒布大教堂,發(fā)出強光的太陽此刻只化作塔尖后面的一團白暈。此刻才發(fā)現(xiàn)右塔正在修繕,圍擋在夜色中一點不違和。
大教堂門口的圣像,日光下金燦燦灼人眼。
淺色石材,纖糜的入口雕塑,很有南歐西歐那些哥特式大教堂的特點。
2589,2584,2586燭光環(huán)繞的幽暗的祭壇、彩色玻璃花窗、某位先賢的陵墓,很典型的天主教堂室內(nèi)。
老城中處處教堂,這一座規(guī)模不大,主入口甚至是在山墻的側(cè)面,兩棟建筑物交接處多出來的一小片墻面,濃重的色彩和光影,有異樣的生動。
老城街景,店鋪的櫥窗看上去有種舊時光的時髦。
薩格勒布老城很多街巷都有不小的坡度,前一晚在通往大教堂的道路上,街道中間被兩旁餐廳酒吧的戶外座位占得滿滿的,只余步行道。借著天光將這種戶外平臺看得清清楚楚,木制平臺以三角形斷面的底座平置在街道上,每個平臺撐起一把巨大的方形遮陽傘,夜晚整條街中間便由這樣的階梯狀方形木臺連起來。
門洞中的小教堂。此處石門Stone
Gate原是薩格勒布上城五個城門中僅存的一個,門洞中的圣母圣子圖被保存了下來并籍此建立了一個小教堂,如今圣母圖被保護在鑄鐵圍欄后。
此處可稱是我見過的最有趣的小教堂。城門的兩個門洞呈九十度,有道路穿過,這樣狹促的空間中圣像、祭壇、座位什么都不缺,香火鼎盛車馬喧。這里是教堂也是交通要道,行人和游人熙熙攘攘,煞是熱鬧,本地的老奶奶巋然靜坐一隅,雙手交叉默默祈禱。
圣馬可教堂St.
Mark’s Church,這一座教堂規(guī)模遠不及薩格勒布大教堂,我卻更喜歡,大概是因為屋頂。教堂墻身、鐘塔都樸素,卻因五彩的琉璃屋頂而大放異彩,加之教堂位于一個小廣場正中,前面正對著一條下坡路,因而規(guī)模不大卻顯巍峨。屋頂幾乎占了教堂主體建筑高度的一半,
兩個徽紋圖案應(yīng)該與城市相關(guān),連下面襯的底紋都很漂亮呢。這樣的彩色屋頂,在瑞士幾個教堂屋頂也見過。
圣馬可教堂門口巧遇換崗儀式,竟然是騎兵,服飾也頗有古風。盛夏天皮帽子厚斗篷夠受的,和白金漢宮門口衛(wèi)兵的熊皮高帽有一拼。
騎兵衛(wèi)隊人不多,也不隔離游客。近看衛(wèi)隊的服飾頗有趣,是有傳承的,連白襯衫的式樣都與今天不同。護衛(wèi)隊隊員個子不高,也沒有哪個有令人過目不忘的英俊。許是人種的原因,這幾個人眉眼間距都近,加上正午陽光熾烈,可能眼睛睜不開,每個人突出的眉骨下面眼睛瞇成一道細縫。尤其前排左邊這兩位仁兄,眼睛幾乎一直是閉著的。雖如此卻不顯懈怠,個個身型精干挺拔,一把佩刀在側(cè),有異樣的驍勇警醒。
指揮官最有威嚴,身形也叫其余人壯實許多。連座騎都與其他人不同,這匹白底雜斑馬看上去也比別人的結(jié)實,我一直覺得它比其他馬更辛苦。這個騎兵衛(wèi)隊連人帶馬看上去都不高大,卻有冷兵器時代的驍勇。
沿圣馬可教堂門口的路向下走,路邊這個不大的門臉頗有名氣,是著名的失戀博物館,也算是博物館中的異類了。只在門口和前廳看了一眼。
著民族服裝兜售紀念品的小姑娘,很是吸引了不少人。
薩格勒布依山,有極佳位置可以俯瞰城市。和歐洲許多老城一樣,這里的老城也有豐富多樣的屋頂,大教堂附近的城市輪廓格外漂亮。這里同樣面臨新城發(fā)展破壞城市天際線的問題,遠處高度一致形象重復(fù)的住宅樓看上去單調(diào)刻板。利益主導(dǎo)下的房地產(chǎn)發(fā)展,新住宅將限高用盡,出現(xiàn)了一刀切的天際線,這種情況在我國幾乎每個城市都能見到。
好在這樣的城市總是有永遠不乏迷人的小角落。路邊這個金屬雕塑,總有人坐在旁邊小憩,再孤單的人坐在那里,仿佛也被旁邊的金屬人攬住肩頭。
薩格勒布有古亦納新,臨走前在新城某處午餐,餐廳所在的建筑一出門便是眼前這幅景致,平行的玻璃幕墻反射映射鏡像相互交織,非常摩登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