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蟬的推理方程式
花隨月轉(zhuǎn)陰晴收錄于網(wǎng)易-尹劍翔博客
節(jié)選自本人系列作品《稗官女史》之后漢三國卷
三國開頭的故事,是由一樁離奇的三角戀愛展開的,主角分別是董卓、呂布和貂蟬。
由于《三國演義》的緣故,王允巧設連環(huán)計,董卓大鬧鳳儀亭等都已經(jīng)是廣大讀者所熟知的情節(jié)了。
不過演義歸演義,本人的這本書到頭來還是在講歷史,我相信歷史追求的并不是趣味,而是真相。《三國演義》中呂布戲貂蟬的故事,已經(jīng)被史家否定了,特別是貂蟬這個人物,她是否真實的存在過現(xiàn)在都被人質(zhì)疑。
而這段被煙云掩蓋的歷史真相到底是什么樣的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歷史愛好者們。
但正像江戶川柯南所說的一樣,THE TURES IS ALWAYS ONLY ONE!(真相永遠只有一個?。?/span>
我從來沒有說過我書中說的就是真相,但是我堅信,我的努力會為接近這個真相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貢獻。今天我這篇考證文章的焦點就是,貂蟬此人是否在歷史上真有其人?她的故事到底是什么樣的?
已知數(shù),董卓和呂布
我們要想知道到底有沒有貂蟬其人,我覺得最簡單的方法是把貂蟬設計成一個未知數(shù)X。有了未知數(shù),就可以構(gòu)建一個與貂蟬有關(guān)的方程式。
構(gòu)架方程最重要的是知道和X有關(guān)的已知數(shù),而小說中為了貂蟬而爭得你死我活的董卓和呂布,都是歷史中確實存在的人物,所以我們就先來看看這兩個“已知數(shù)”到底是個什么樣子?
對于董卓其人,有必要好好說一說,董卓,字仲穎,隴西郡臨兆人(今甘肅岷縣),很遺憾《三國演義》只記錄這個人的后半生,而忽略了董卓富有傳奇的前半生。
董卓少年時,是個標準的俠客形象,他文武全才,臂力驚人,在馬上可左右開弓,而且他還愛打抱不平,遇到不公正的事總要管一管。由于他長期在羌族等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游走,再加上他豪爽仗義,深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百姓的愛戴。后來在對羌人的戰(zhàn)爭中,六支軍隊出征隴西,被幾萬羌人包圍,最后只有董卓一支安全回來,可見他的勇略。
董卓也因為戰(zhàn)功,被封為邰鄉(xiāng)侯,任并州牧。
有人會問,這還是那個我們熟悉的董卓嗎?怎么越聽他越像個青年才俊???還是挺受少女追捧的那種!
可以說董卓年輕時就是這樣一個人,那為什么他進入洛陽后會變成另外一個人呢?
說白了還是權(quán)力對人的腐蝕,人一旦真正的得到了權(quán)力,就會很難抵擋住它的誘惑,這種誘惑讓人不能自拔。
董卓率軍進入洛陽后,知道自己來晚了,何進已經(jīng)死了,而當時袁紹又把宦官殺了個精光,那我董卓上一趟洛陽干什么來了?總要撈些好處吧!
所以,董卓打起了丁原的主意,丁原是當時的執(zhí)金吾,也是何進聯(lián)合誅除宦官的盟友之一,手中握有京都的防御部隊,董卓想收編了這支部隊,擴大自己的勢力。
而正像小說中說的那樣,董卓之所以上來沒敢向丁原下手,是因為丁原手下有個叫呂布的人。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句話出自《曹瞞傳》,說的當時的人對呂布驍勇的一種評價。漢末,呂布以其驍勇被推選至并州(今山西太原西南),當時的并州刺史丁原非常器重他,后來丁原被調(diào)到洛陽,呂布就一起隨同前來。
后邊的情節(jié)和《三國演義》差不多,董卓找到了呂布,讓他跟著自己干。呂布很快被收買了,干掉了丁原跳槽到董卓那去了。董卓收買呂布的條件是不是那匹赤兔馬?這個不好說,《三國志》是在呂布殺掉董卓后,才提到了呂布有一匹赤兔寶馬,這匹馬到底是誰送給呂布的,未曾明言。
有了呂布這樣的驍將,再加上西涼軍的勇猛彪悍,董卓開始變得肆無忌憚起來。
董卓常常是這樣的,早晨帶著他的西涼軍到陽城去溜一圈,看到男人就一刀殺了,把他們的頭砍下來放在一堆焚燒。
然后用牛車把這里的婦女擄走,給士兵充當婢妾,這是董卓為了封賞士兵所作的工作。而董卓對待自己,那就更加“優(yōu)厚”了,他竟然任意掠奪宮女、嬪妃及公主,每日逼令她們侍寢,恣情凌辱。(《三國志.董卓傳》:“至于奸亂宮人公主?!?/span>)
除了皇室的女人外,洛陽的王公大臣的妻女也不能幸免,只要董卓看上的就一定要搞到手,已故的度遼將軍皇甫規(guī)之妻頗有才名,擅長草書,善詩文,又生得天然秀媚。
董卓對于這個女子也沒敢上來就動粗,派去車輜百乘,馬二十匹,奴婢錢帛無數(shù),往皇甫規(guī)的住處去聘娶其妻。但皇甫規(guī)的妻子是一位烈女,她斷然拒絕了董卓的要求。董卓再三催逼,誘以重利,軟的不行,就來硬的,可皇甫規(guī)的妻子就是不為所動。
但她也知道自己恐怕難逃董卓的魔掌,所以她毀掉了自己美麗的容顏,換上了破舊的衣服,自去董卓府門外長跪求董卓放自己一馬。董卓一聽大怒,讓左右揪住這個可憐的女人的發(fā)髻,系在車軛上,活活鞭撻而死,并棄尸野外。
這就是董卓對待女人的態(tài)度,把鄉(xiāng)野的村婦留給自己的下屬,把絕世美女都留在自己的身邊,稍有不從,立即殺死,絕不能便宜了別人。
董卓的下屬們也知道董卓的這個毛病,對于搶來的錢財,董卓從來不會吝嗇,但是想碰董卓看上的女人連門都沒有。
不過,董卓的暴行很快引來了漢末軍閥們的討伐,為了躲開東路群雄的討伐,董卓竟然一把火把二百多年的東都洛陽燒成了一片白地,臨走時還把周圍皇家貴族的陵墓全都挖開,將里面陪葬的寶物洗劫一空,然后挾持漢獻帝劉協(xié)到了西漢的首都長安。
到了長安后,董卓以尚父自居,廣封親信,而且嚴刑峻法,濫殺無辜,弄得個天怒人怨。
后邊才發(fā)生了司徒王允、尚書仆射士孫瑞,秘密聯(lián)系了董卓的大將呂布和李肅反董,呂布再次選擇了跳槽,站在了王允一邊,參與了誅殺董卓的事件。
這就是兩個“已知數(shù)”的表現(xiàn),董卓生性殘暴,對美女有著強烈的占有欲,而呂布從不忠誠,為了獲得最大的利益,他可以拋棄一切,包括自己心愛的女人(這個后邊會說到)。
未知數(shù)和已知數(shù)都有了,我們下邊就要來構(gòu)建一個屬于貂蟬的方程式。
貂蟬假設方程式
易中天在他的名作《品三國》中說歷史上沒有貂蟬,貂蟬是元代戲曲家編出來的。易先生雖然是大家,但是對這個問題的見解,我個人認為多少有些武斷。
我們且不論貂蟬在歷史上到底有沒有其人,只說貂蟬是元代才被創(chuàng)作出來的人物這點來說,顯然就是不對的,因為最早提到貂蟬這個人物的并不是元曲。
《開元占經(jīng)》卷二十三注引《漢書通志》載:“曹操未得志,先誘董卓,進刁嬋,以惑其君。”
這恐怕就是對貂蟬最早的記載,這里的“刁嬋”很可能就是“貂蟬”。而這里進獻貂蟬的不是王允,而是曹操,他為了迷惑董卓,而特意進獻了這個美女,但是可惜《漢書通志》這本書已經(jīng)失傳了。
《三國演義》第一回前那首著名的“滾滾長江東逝水”的作者楊慎,在他的著作《升庵全集》卷四十八中記載:“世傳呂布妻貂蟬,史傳不載,唐李長吉《將軍歌》:‘磕磕銀龜搖白馬,傅粉女郎大旗下’。似有其人也”。楊慎這位號稱無書不讀的大學問家,也認為貂蟬恐怕是有其人的,最起碼是有原型人物存在的,我想他下這樣的結(jié)論雖然沒有說出依據(jù),但作為一名受人尊重的大學者,我相信他的直覺,正是由于他的啟發(fā),我才有信心建立一個屬于貂蟬的推理方程式。
對于方程的構(gòu)建,除了已知數(shù)和未知數(shù)外,還要有已知數(shù)和未知數(shù)構(gòu)建的條件,而在《三國志》和《英雄記》這樣的史料中都未見貂蟬使用連環(huán)計的情節(jié),所以從這里架構(gòu)方程式是行不通。
為了找到構(gòu)建方程式的條件,我們必須仔細研讀更多和貂蟬有關(guān)的史料。
為了方便大家了解我的思路,下邊我把這套推理的依據(jù)展現(xiàn)給大家,我先把這些史料,羅列出來:
《漢書通志》載:“曹操未得志,先誘董卓,進刁嬋,以惑其君?!?span lang="EN-US">
《三國志·呂布傳》注引《英雄記》載:“建安(漢獻帝年號)元年六月,夜半時,布將河內(nèi)郝萌反,將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詣廳事閣外,同聲大呼,布不知反將為誰,直牽婦,科頭袒衣,相將從溷上排壁出,詣都督高順營。”
《后漢書.呂布傳》載:“卓以布為騎都尉,誓為父子,甚愛信之。常小失意。卓拔手戟擲之,布拳捷得免,布由是陰怨于卓。卓又使布守中闔,而私與傅婢情通,益不自安。”
《三國志.呂布傳》時允與仆射士孫瑞密謀誅卓,是以告布使為內(nèi)應。布曰:"奈如父子何!"允曰:"君自姓呂,本非骨肉。今憂死不暇,何謂父子?"布遂許之,手刃刺卓。
《三國志.呂布傳》注引《英雄記》載:“布欲令陳宮、高順守城(下邳),自將騎斷太祖(曹操)糧道。布妻謂曰:‘宮、順素不和,將軍一出,宮、順必不同心共守城也。如有蹉跌,將軍當于何自立乎?妾昔在長安,已為將軍所棄,賴得龐舒私藏妾身耳,今不須顧妾也?!嫉闷扪裕類灢荒茏詻Q?!?/span>
《三國志.關(guān)羽傳》注引《蜀記》載:“曹公與劉備圍呂布于下邳,關(guān)羽啟公(曹操):布使秦宜祿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許之。臨破,又屢啟于公。公疑其有異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此與《魏氏春秋》所說無異也。”
如果把上邊六段史料連起來看,很顯然這是一個完整的故事,而唯一欠缺的就是一個能把這六條史料穿起來的小孔,如果把貂蟬這個人物加進去的話,是不是這個故事就完整了?
好了,下邊做一個假設置換:
如果
曹操進獻的美女=呂布私通的董卓小妾=呂布的妻子=貂蟬(X)
那么故事發(fā)展的脈絡就變成了下邊的樣子:
曹操給董卓進獻了一個叫貂蟬的美女
=====》
呂布一直跟董卓的愛妾貂蟬私通,正巧趕上部將造反,被傳報的人撞見
=====》
董卓為了一點小事,就用畫戟拋向呂布,幸虧呂布跑得快,再加上他私通其小妾的事,呂布一直很害怕,漸漸的和董卓之間產(chǎn)生了嫌隙
=====》
王允、孫瑞聯(lián)合呂布誅殺了董卓
=====》
李傕趕走呂布,占領(lǐng)長安,貂蟬被呂布拋棄在長安城中,幸虧得龐舒私匿,貂蟬才躲過一劫
=====》
下邳被圍,呂布本想親自率兵去斷曹操的糧道,卻被貂蟬攔住,說當日在長安你就拋棄了我,現(xiàn)在難道又要拋棄我?結(jié)果呂布猶豫不絕,沒有前去。
=====》
下邳被破,呂布被縊死,關(guān)羽向曹操乞要貂蟬,曹操開始時答應,但想貂蟬一定懷有絕色,所以干脆自己留了下來。
這樣就列出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帶有貂蟬這個未知數(shù)的初級邏輯式,從這個邏輯式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屬于貂蟬的故事已經(jīng)逐漸清晰了起來。
但是這個式子仍然是不完美的,因為他里邊出現(xiàn)了一個矛盾之處,那就是既然是曹操獻的貂蟬,那為什么關(guān)羽要貂蟬的時候,曹操還不知道貂蟬的美色呢?
對于這個問題,我想可以有兩種假設,一就是呂布的這個妻子不是貂蟬,二就是貂蟬不是曹操獻的。
而后世的人更愿意相信第二種可能性,所以獻貂蟬的人改成了王允,誰讓這位老爺子是除掉董卓的骨干力量呢?當然,小說家也沒虧待曹操,不獻貂蟬,就要他獻七星刀去了。
故事到這里就變得完整了,方程也趨于合理了,王允獻貂蟬,離間董卓、呂布,呂布死后,曹操和關(guān)羽又爭起了貂蟬,弄得很不愉快。
這就是貂蟬故事的基本脈絡,也就是關(guān)于未知數(shù)貂蟬的完整方程式。
元雜劇《連環(huán)計》、京劇有《鳳儀亭》其實都是按照這個方程式的脈絡改編的。
好了,下邊開始試解未知數(shù)X,對于貂蟬這個人物,我個人覺得她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被拼湊出來的人物,貂蟬的形象很明顯是由曹操進獻的美女,董卓的小妾,呂布的美妻這三個形象合而為一的。
也就是說,貂蟬是有其歷史原型的,她被連接在三國的歷史人物和事件中,再加上后世戲劇家,小說家的加工而重新聚合成的人物,并不像是易中天所說的那樣,只是元雜劇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人物。
所以說,我認為貂蟬這個人物是生活在三國亂世中的女性們的一個集合體,是一個象征性的人物,這就是我對貂蟬的理解。
但是,貂蟬的故事并沒有結(jié)束,一出叫《關(guān)公月下斬貂嬋》的元雜劇再一次把這個云里霧里的人物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貂蟬和關(guān)羽之間那層不清不楚的關(guān)系,又成為了歷史愛好者們茶余飯后的話題。
三國第一武將關(guān)羽和三國第一美人貂蟬,似乎有著某種關(guān)系,他們的故事在各種元、明戲劇中也多有表現(xiàn),可是這樣有噱頭的故事卻沒有被收入《三國演義》中,這又是為什么呢?
當月神遇到武圣
曾經(jīng)看過學者孟繁仁先生對于貂蟬的考證文章,他認為:“貂蟬,任姓,小字紅昌,出生在并州五原郡九原縣木耳村,十五歲被選入宮中,執(zhí)掌朝臣戴的貂蟬(漢代侍從官員的帽飾)冠,從此更名為貂蟬。漢末宮廷風云驟起,貂蟬出宮被司徒王允收為義女。不久董卓專權(quán)。王允利用董、呂好色,遂使貂蟬施“連環(huán)計”,終于促使呂布殺了董卓,立下功勛。之后,貂蟬為呂布之妾。白門樓呂布殞命,曹操重演“連環(huán)計”于桃園兄弟,遂賜予關(guān)羽。貂蟬為不禍及桃園兄弟,“引頸祈斬,”被關(guān)羽保護逃出,當了尼姑。曹操得知后抓捕貂蟬,貂蟬毅然撲劍身亡?!?span lang="EN-US">
對于這個考證,我一直是很失望的,因為所有的論斷都是依據(jù)雜劇這種藝術(shù)形式分析而來的,孟先生認為貂蟬確有其人竟然是他找到了貂蟬的“老家”木芝村,村中原有過王允街、貂蟬戲臺和貂蟬墓等和貂蟬有關(guān)的所謂遺跡。
其實這種說法是不成立的,想想現(xiàn)在三個地方為了爭西門慶的老家而打得“頭破血流”的情景,哪一個地方不是拿出了所謂的“證據(jù)”。
很明顯,這些和貂蟬有關(guān)的景點,是后世人為了吸引眼球的目的而特意建造的,是真是假很難判定。
不過孟先生對于貂蟬和關(guān)羽關(guān)系的考證,確是一個值得關(guān)注的重點。
1971年,成都北郊修一條鐵路支線時,曾挖出一個很大的墓穴,墓中挖出兩塊大碑,一塊隸書,一塊篆書。據(jù)碑文記載,這個墓穴的主人就是貂蟬!當年還有人抄錄了碑文:“貂蟬,王允歌姬也,是因董卓猖獗,為國捐軀……隨炎帝入蜀,葬于華陽縣外北上澗槽村黃土坡。”
很可惜,這塊墓碑因為是在文革期間被發(fā)現(xiàn)的,當時人們對于文物的保護意識較差,而沒能保存下來。但當時目擊者眾多,所以這件事是真實的可能性極大。
炎帝是誰,蜀中除了劉備外,最有可能稱為帝的就是關(guān)羽!難道關(guān)羽真的帶貂蟬來到蜀中了嗎?
其實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人們一直堅信,關(guān)羽和貂蟬有著這樣或那樣的關(guān)系。后世的戲劇中,很多都涉及了關(guān)羽和貂蟬的種種關(guān)系。
昆劇《斬貂》細述呂布在白門樓被曹操斬首,其妻貂蟬被張飛轉(zhuǎn)送給了關(guān)羽,但關(guān)羽拒絕受納這位污點美女,怕影響了自己一生的清譽,于是他乘夜傳喚貂蟬入帳,拔劍痛斬美人于燈下。
雜劇《關(guān)公月下斬貂蟬》,是說曹操欲以美色迷惑關(guān)羽,使其為自己效力,遣貂蟬前去引誘。貂蟬使出渾身解數(shù),上下挑逗,關(guān)羽心如磐石,為了自己不受魅惑,殺死了貂蟬。
明劇《關(guān)公與貂蟬》,劇中的貂蟬向關(guān)羽痛說內(nèi)心冤屈,詳述其施展美人計為漢室除害的經(jīng)歷,贏得關(guān)羽的愛慕,但關(guān)羽決計為復興漢室獻身,不肯接納貂蟬,貂蟬只好懷著滿腔柔情自刎。
雜劇《錦云堂暗定連環(huán)計》陳述貂蟬在關(guān)羽庇護下從曹營逃走,削發(fā)為尼,曹操派人追捕貂蟬,劉、關(guān)、張三兄弟都竭盡全力為了保全貂蟬,為使劉、關(guān)、張三兄弟不再重蹈董卓、呂布自相殘殺的覆轍,貂蟬毅然觸劍身亡。
這些戲劇都認為關(guān)羽和貂蟬的關(guān)系匪淺,本人曾經(jīng)看過這樣一篇推理性質(zhì)的文章,我想對解開關(guān)羽和貂蟬之間的關(guān)系有一定的幫助。
這篇文章的觀點是,貂蟬和關(guān)羽的關(guān)系就暗藏在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中。羅貫中作為對三國歷史最有研究的小說家,他寫出了這部書時沒有理由不對貂蟬的身世做一些研究。但是他很可能為了使關(guān)羽的形象更加高大,從而舍棄了貂蟬這個人物,因為關(guān)羽不能變成一個為了私藏美女而重色輕友的形象。
所以,羅貫中沒有給貂蟬安排一個結(jié)局,但是羅貫中卻以另一種方式告知了大家,貂蟬到底在哪里,她是否跟關(guān)羽還有關(guān)系。
關(guān)鍵就是那匹赤兔馬,大膽做一下假設,如果曹操送給關(guān)羽的不是赤兔馬,而是貂蟬,這個有沒有可能呢?
小說中,關(guān)羽在曹操那里獲得赤兔馬時,赤兔已經(jīng)是一匹成年馬了,而關(guān)羽也正當盛年。當關(guān)羽最后敗走麥城為呂蒙所殺的時候,他居然騎的還是這匹赤兔馬,這就極為不符合邏輯了,因為馬的壽命最多才三十年,這匹馬就算能活到關(guān)羽走麥城的時候,也只是匹羸弱的老馬而已了,識途還可以,打仗就別想了。這是個明顯的錯誤了。
可是大家想一想,這真的是一處小說家的謬誤嗎?還是羅貫中故意留下了一個線索。
我們來仔細想一想,后世中閉月、羞花、沉魚、落雁四大美女,閉月說的就是貂蟬,所以貂蟬也被稱為月神。而赤兔馬帶一個兔字,也預示著嫦娥在月宮中抱著的玉兔,兩個人的名字都與月亮有關(guān),這難道又是一個巧合嗎?
所以,這個假設的結(jié)果是貂蟬很可能就是曹操賜給關(guān)羽的,她還和關(guān)羽一起到了蜀中,最后老死在這里。
當然一切都是有趣的假設,有趣的歷史學探佚的新嘗試而已。
其實,還有很多被人們所熟知,卻找不到任何正史記載的歷史人物,特別是女性,諸如貂蟬、樊梨花、穆桂英等等。但是對于貂蟬這種類型的人物,我想她存在就必然有其存在的意義,沒有必要盲目的去肯定,也沒有必要盲目的去否定。
任何盲目下定論的行為,我想都是對于真相的一種放棄,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
對于貂蟬真相的探求,我想包括我在內(nèi)的每一個歷史學者都還在繼續(xù)著他們的努力,我相信終有一天我們會無比接近這個真相的核心,甚至是解開這個謎團,因為這是一種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