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戶外運動愛好者那里知道了武功山,從他拍攝的武功山風(fēng)光圖片中感受到武功山的秀美,親自等上武功山去看看也成了旅行計劃的一部分,在這個G20假期這一愿望終于實現(xiàn)。
武功山是戶外運動圈內(nèi)知名度很高的一座山,武功山不僅奇峰林立,云霧飄渺,山頂更是有大面積的高山草甸,對戶外運動愛好者來說這里是露營的絕佳場地,這里也被驢友們評為“中國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
武功山山勢陡峭資深驢友爬上去也要半天時間,山下有索道供非專業(yè)驢友上山。
從山下一級索道來到半山腰,半山腰有個道觀叫做紫極宮,武功山是道教圣地,這座道觀又叫中庵。
道觀旁邊的賓館,這也是武功山上設(shè)施最齊全的賓館了。
俯瞰索道站,山下的田園村莊若隱若現(xiàn)。
站在賓館的觀景臺可仰視山頂。
武功山有兩級索道,從一級索道到二級索道還要爬半個小時的山。
武功山的半山腰樹木茂密蒼翠,一邊欣賞風(fēng)景一邊爬山倒也不覺得累。
這一段算得上是武功山最險峻的一段了,一條懸空棧道盤旋在垂直的崖壁上。
兩座山峰間的峽谷上還有一座吊橋連接山谷兩岸。
武功山時常云霧飄渺,走在棧道上就如同在仙境漫步。
武功山有個看點就是看云海,這種云海奇觀在武功山經(jīng)常出現(xiàn)。
武功山的云海曼妙無窮,坐在一個地方看飄渺的薄霧從身邊溜過,看她千遍也不厭。
武功山的云海來得快散的也快,剛才還若隱若現(xiàn)的棧道一會就露出了真容。
走過這階石板路就到了二級索道的下站。
二級索道下站,從這里乘索道上去離山頂就不遠(yuǎn)了。
二級索道的上站離山頂已經(jīng)不遠(yuǎn)了,山頂?shù)木吧c半山腰截然不同,平緩的草甸代替了茂密的樹林。
索道下來還要爬一段陡峭的石板路,體力好的半小時能爬到山頂。
這是武功山植被的分界線,山頂?shù)钠骄彽牟莸榕c陡峭山崖下茂密的森林形成鮮明的對比。
這就是武功山的最高峰--金頂,海拔1918米,這里也是驢友喜歡露營的地方,這里可看到武功山最美的日出和日落。
金頂旁邊的一塊平地上有一座道觀叫做白鶴觀又叫上庵。得名于白鶴真人在此修煉成仙,擠土成坪的傳說。
白鶴觀始建于唐神龍元年(705年),從清康熙六十年至民國三十五年(1946)的200多年內(nèi),白鶴觀經(jīng)歷了6次重修,最后一次被毀是在1952年,如今的道觀是2002年重修的。
道觀旁邊有簡易的木板房供在山上露宿的游客居住。
驢友們更喜歡住在自己帳篷里,每年的9月份武功山都要開帳篷節(jié),屆時滿上遍野扎滿了各色的帳篷甚是壯觀,對驢友們來說武功山就是個戶外運動的天堂。
金頂古祭壇也在金頂旁邊,這是古人祭祀山神和上蒼的地方。
這座葛仙壇建于三國東吳初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是為紀(jì)念東漢時期的道教天師葛玄而建。
這座求嗣壇是在原址新修的,求嗣壇內(nèi)有一泉,據(jù)說無嗣者飲泉水后即可得嗣故而得名。
武功山頂風(fēng)云變幻莫測,一會兒是晴空萬里,一會兒是云霧繚繞仿佛帶著幾分仙氣。
站在山頂可看到二級索道的上站,不時有薄霧從山下涌來。
武功山的第二高峰-香爐峰,因狀如大簸箕又叫大萁峰。
武功山的高山草甸海拔之高,面積之廣在世界同緯度山脈中是絕無僅有的。10萬畝草甸綿延于海拔1600多米的高山之巔,真可謂“天上草原、人間仙境”。
武功山位于江西省中西部,屬羅霄山脈支脈,山體呈東北-西南走向,分布在萍鄉(xiāng)市蘆溪縣、吉安市安??h,宜春市袁州區(qū)交界區(qū)域,三個地方都在自己的轄區(qū)內(nèi)設(shè)點收費,專業(yè)的驢友是不用通過景區(qū)爬上來的,一般情況下穿越整個武功山要三天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