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的運河文化
(拍攝時間:2014年7月22日16:46分)
荷蘭是“風車之國”、“木鞋之國”、“鮮花之國”,更是“運河之國”。荷蘭的河流眾多,航運發(fā)達,無論在什么地方都有它的身影。荷蘭的運河不僅漂亮而且實用,在鄉(xiāng)村、在牧場、在城市,每天都有無數(shù)裝滿奶桶和礦物的輪船起航,首都阿姆斯特丹就是第二大港口。
荷蘭的“丹”就是水城的意思,可以說,沒有水和橋,就不是阿姆斯特丹,難怪人們稱之為“北方威尼斯”,她與南方水城意大利的威尼斯風格完全不同,善于思考、做事理性的荷蘭人講究把美觀、實用、藝術和科學結合在一起,因此他們設計的運河與橋梁井井有條,市區(qū)道路多而不亂,層次井然,船只可以在運河中自由航行到市區(qū)的任何地方。早期運河的建設主要用于城市開發(fā)、水資源管理、交通運輸和國防建設,如今,運河更多地用于休閑活動。
阿姆斯特丹最美的就是運河,河水青蔥,綠樹成蔭,兩邊各色房屋,五彩繽紛,行人漫步其中,十分悠閑、愜意,即便是運河邊發(fā)呆都是一種享受。作為城市建設和建筑設計的藝術品,阿姆斯特丹運河帶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運河構成了荷蘭的一大風景,并給這座城市增加了幾分色彩,幾分耀眼,讓荷蘭變得更加美麗。
從火車站一出來就是游覽運河的游船,右側是“自行車停車場”。
運河孕育了阿姆斯特丹的城市風格和文化傳統(tǒng),那連綿不斷的河水就像滋潤城市的血液一般,將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