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林黛玉只喜歡李商隱的一句詩
“留得枯荷聽雨聲”是李商隱詩中的名句。關于這句詩,紅樓夢中有一段很有趣的對話。在賈母帶著劉姥姥大宴大觀園那一回中,在園里曾坐了一次船。看到了池中的枯荷。寶玉道:“這些破荷葉可恨,怎么還不叫人來拔去。”寶釵笑道:“今年這幾日,何曾饒的這園子閑了一閑,天天逛,那里還有叫人來收拾的工夫。”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歡李義山的詩,只喜歡他這一句。‘留得殘荷聽雨聲’,偏你們又不留殘荷了。”寶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們別叫拔去了。”
這么一點小事,用短短幾句話,作者把三個主人公描寫得入木三分。寶釵的話顯示了她是一個賢淑的,顧全家事的女孩,也就是足可以做一個賈府未來的管家婆;寶玉則完全是一個富貴閑人的口吻,沖著林妹妹則完全是緊跟的姿態(tài)。林黛玉的議論倒是很值得仔細研究。過去讀到這一段時,感到林黛玉未免有點矯情,怎么對李商隱的詩不喜歡,而且還“最”?是否為了特別強調 “留得殘荷聽雨聲”這一句而故意這樣說的呢?多看幾遍后,仔細想了一想,覺得林黛玉說的是她的心里話,并不是她故作姿態(tài),故作姿態(tài)就不是林黛玉了;也不是她目中無人,她只喜歡這一句正說明了她的思想、她的性格。只有林黛玉才能說出這樣的話來,她的確只喜歡這一句。
李商隱的詩中有不少膾炙人口的名句。如:“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相見時難別也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皠⒗梢押夼钌竭h,,更隔蓬山一萬重。”等等。這些名句自古以來,被多少戀愛中的青年男女所背誦、所傳遞、所默念。為什么林黛玉不為這些描寫愛情的警句所動?我們知道,在紅樓夢出現(xiàn)以前,很多文學作品中所描寫的愛情故事,總不出這樣的窠臼:青年男女相愛了,但由于周圍的環(huán)境使他們不能在一起,因此引發(fā)了他們的相思之苦。一旦他們相逢了,愛情也就得到圓滿的結果。李商隱詩中都是這種‘生離’的痛苦。林黛玉不是這樣,她所愛的人可以說整天與她在一起,寶玉經常到瀟湘館來看她,她也可以到怡紅院去看寶玉。他們并不少可以傾訴愛情的機會,但他們的愛情是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多少次林黛玉為了寶玉對她的愛情表白而生氣或趕快離開。因此她不喜歡李商隱詩中這種感情的赤裸裸的表白,這些引不起她思想上的共鳴。
對林黛玉這樣一個寄人籬下的孤女,絕頂?shù)穆斆?,高傲的氣質,在這個鐘鳴鼎食、勾心斗角的大家庭中,最使她受不了的是“孤獨”。在她感到無助的孤獨時,能安慰她的唯一是大自然的聲音——天籟。有人曾作這樣的實驗,把一個人關在空屋子里,若能夠聽到外面的聲音,他能夠忍受很久;若屋子的墻是隔音的,他聽不到外面任何聲音,徹底孤獨了,他支持不了多久,他的神經就會徹底垮掉。林黛玉在大自然的聲音中,最喜歡的是雨聲。對雨,她有很多描述:“冷雨敲窗被未溫”(葬花詞),《秋窗風雨夕》更是濃墨重彩地大大描寫了一番秋天的風雨。因此,她在最不喜歡的李商隱詩中獨獨欣賞“留得殘荷聽雨聲”是理所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