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老話是這樣說的:“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痹局傅氖俏锓N的傳承性,現(xiàn)在多用來指一個人的成長,極大程度上受到家庭的影響,父母優(yōu)秀的話孩子多半就優(yōu)秀,也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拿來諷刺出身不好的人。
但他們忘了,“龍生九子,各有不同”,意思是即使是一家同胞兄弟,品質(zhì)、愛好也會各不相同,今天,筆者就帶大家來認(rèn)識一下所謂的“龍之九子”到底都是何方神圣。
老大“囚?!?,乍看一眼名字可能會被誤解為龍與牛結(jié)合生出來的兒子,其實不然,囚牛是龍與母龍所生,但不以“龍”為名。囚牛身為龍?zhí)?,卻只對音樂感興趣,常常蹲在琴頭欣賞它們發(fā)出的聲音,所以它是所有龍子里性情最溫順的。一些貴重的胡琴頭部至今刻有它的雕像。
老二“睚眥”(yá zì),是龍和狼所生,有一個成語叫做“睚眥必報”,說的就是它,作為龍二子,睚眥性格剛烈、嗜血嗜殺,睚眥本身就有“怒目而視”的意思,誰要是惹了它,那可就麻煩了,所以很多寶劍劍柄、刀環(huán)上都喜歡刻上睚眥。
老三“嘲風(fēng)”,是龍和鳳凰所生,因為嘲風(fēng)喜歡探險,一直向往遠(yuǎn)方,所以常被人們用來作殿角的裝飾。既為宮殿造型添加變化感、神秘感,又能起到驅(qū)邪避災(zāi)的作用。
老四“蒲牢”,是龍和蛤蟆所生,這蒲牢很有意思,它生平好音好吼,所以洪鐘上經(jīng)常有它的形象,但身為龍子,蒲牢卻特別害怕鯨魚,要是看到了鯨魚,蒲牢會嚇得大吼大叫,所以后來人們把敲鐘的木杵作成鯨的形狀。
老五“狻猊”(suān ní),是龍和獅子所生,所以狻猊的外形特別像獅子,平時懶洋洋的,喜歡聞煙火味、靜坐,所以佛座和香爐的腳部裝飾多為狻猊,
老六“霸下”,是龍和烏龜生的,以前也被叫做“赑屃”(bì xì),它長得像烏龜,喜歡負(fù)重而行,霸下總是努力昂著頭、四只腳拼命往前走,背的東西再重也不停止腳步。所以中國的石碑下總喜歡雕刻霸下。
老七“狴犴”(bì àn),是龍與老虎所生,雖然它在九子里算小弟弟,但是狴犴最喜歡打抱不平、仗義執(zhí)言,同時它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斷,所以特別正義、威風(fēng)凜凜,因此,獄門上部那虎頭形的裝飾多為狴犴。
老八“負(fù)屃”(fù xì),是龍和龍所生,所以負(fù)屃是九子里最像龍的,負(fù)屃特別斯文,頗有文人風(fēng)范,最愛看石碑上的書法,哥哥霸下正好常常背著石碑走,所以負(fù)屃就跟著它,石碑兩邊的文龍形象就是負(fù)屃。
老九“螭吻”(chī wěn),是龍和魚所生,螭吻最喜歡吞東西,有啥吞啥,所以古人常常把它雕刻在屋脊處,意思是為屋主人吞災(zāi)消禍,比如房子要是著火了,螭吻就會把火給吞掉。
參考資料:《菽園雜記》《玉芝堂談蕓》《懷麓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