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式點心與小吃
- 蟹殼黃
- 住家湯圓慶
- 云南春卷
- 金絲餅
- 奶油條酥
- 蛋黃酥
- 香藕餅
- 紅燒藕丸(湖北小吃)
- 海南蘿卜糕
- 心太軟
- 雞蛋裹糍粑
- 香酥蜂巢荔芋角
- 拔絲糯米圓
- 自制肉松、魚松、蛋松、雞松
- 米花糕
- 簡易糯米芝麻卷
- 紅薯香蕉杏仁棗
- 紅腰豆蜜汁
- 宜賓燃面
- 芝麻湯圓
- 芝麻南瓜豆沙餅
- 改良米花糖
- 桐梓肉松
蟹殼黃

蟹殼黃因其形圓色黃似蟹殼而得名。蟹殼黃是用油酥加酵面作坯,先制成扁圓形小餅,外沾一層芝麻,貼在烘爐壁上烘烤而成。此餅味美咸甜適口,皮 酥香脆。有人寫詩贊它“未見餅家先聞香,入口酥皮紛紛下”。蟹殼黃的餡心有咸、甜兩種。咸味的有蔥油、鮮肉、蟹粉、蝦仁等,甜的有白糖、玫瑰、豆沙、棗泥等品種。該品以上海石門一路威海衛(wèi)路口的吳宛餅家制作的為最佳。
許多中國的酥餅都是用這種油皮包上油酥的做法制成,油酥面團一般分成混酥類和層酥類,混酥類即是將所有面粉、油、糖、水、蛋一次混合而成,只是每種材料比例不太相同;至於層酥類則是用兩種面團組合而成,按所用的原料又分成以水油面包油酥的水油面油酥、以膨松面團包油酥的發(fā)面油酥、及以水調面包油酥的水面油酥等,種類繁多。
如果按照「起酥」的方式,則大致可分成「明酥」與「暗酥」,前者是指酥皮層次呈螺旋紋或直線形,從外表即可看出;后者則是指酥皮層次不外露,看不出有起酥的層次;此外,如果只露出少部分的酥層,則稱為「半暗酥」。
早期許多上海茶樓、老虎灶(開水專營店)的店門口,大都設有一個立式的烘缸和一個平底的煎盤爐,立式烘缸制作蟹殼黃,平底煎盤爐則制作生煎包,兩種點心呈現截然不同的口感,一個香酥可口、一個鮮嫩油潤,皆深受茶客喜愛。到了1930年后期,更出現單賣這二種點心的專門店,像是名噪一時的「黃家沙」、「大壺春」、「昊苑」等。
早期制作蟹殼黃,是將做好的生坯「貼」在直立式的烘爐壁上烘烤而成,就像是我們臺灣賣胡椒餅的那種烘缸一樣,所以又稱「火爐餅」。當時的蟹殼黃也多半為咸口味,比如包入蔥油、鮮肉、蟹粉、蝦仁等,后來,也發(fā)展出包入甜餡,像是白糖、玫瑰、棗泥等;傳到臺灣后,多半只有蔥油味兒的咸餡,有時也會和入少許肉末增加香味,包甜餡的反而不多。
制作蟹殼黃看似簡單,然而,要將它做得酥松不粘口,又要烘透不焦枯,一口咬下餅不散,都要靠調制油酥的技巧,手藝好的師傅還能將蟹殼黃做成中空的「盤香餅」呢 。
蟹殼黃做法: 油皮:中筋面粉166g、水91g,酵母粉3g、豬油10g、鹽 1.5g
油酥: 豬油90g、面粉180g
餡:蔥末120g、絞肉120g、鹽 8g、胡椒 5g、麻油15g 拌勻
做法:
1、先做油皮,準備好材料,先把砂糖、鹽溶于40ml的溫水(水溫大概40多度),放入發(fā)酵粉,靜置5分鐘,可以看到發(fā)酵粉起泡了,說明酵母有活性啦。把其他的材料放在和面的盆里。
2、接著就是揉面啦。面團很小,揉到三光,這樣后面搟酥皮才不容易破。
3、揉好了,用保鮮膜包好,找個溫暖的地方發(fā)酵去。大概40分鐘。
4、油皮發(fā)酵的時候把糖餡做好。很簡單,只需要一點點面粉,20g夠作10個餡了。把面粉炒熟,怎樣算熟,我也不知道。聞到香味了,嘗了嘗,很香呢!加點糖,糖比面粉稍微多一點。這個按各人喜歡自己調解了。 不喜歡吃甜的,弄咸的也可以,豬肉餡就很不錯。
5、再做油酥?;旌嫌退植牧?,反復搓揉至成團且表面光滑(約3分鐘)。(剛開始可能會覺得很干,千萬不要自行添加材料,揉就一點自然會變均勻且慢慢成團狀)。揉均勻的油酥是沒有彈性的粉團,用力按壓會碎裂,但仍能整成團狀或條狀。分成10個小劑子。
6、油皮發(fā)酵好了,分成10個小劑子。
7、接著就是做酥皮了。取一個油皮,放一個油酥,包成小圓團。壓扁,搟成長條,將長條卷起,成個小圓柱。再壓扁,換個方向搟成長條,卷起,再壓扁,搟成圓薄片。酥皮就完成了。
做其他酥皮點心都可以用此法。也可以把長條3折,搟開,再3折,這樣更容易操作,皮也不容易破。
8、一個酥皮,包上點糖餡。
9、包成橢圓型或圓形,把收口捏緊(一定要捏好了,不然烤的時候會爆開,餡也容易漏出來),收口朝下,稍微壓壓扁。
10、然后就是刷蛋黃液,撒芝麻。
11、最后就是預熱烤箱到200℃,把蟹殼黃放進去烤啦。大概16-18分鐘,烤到金黃就可以了。(時間要根據各人的烤箱來控制)。
tips:蟹殼黃吃不完,可以放到冰箱或冰凍室儲存。吃的時候在微波爐里轉15-20秒,再放面包爐里(toaster)用低檔烤一下,就可以吃到味道如初的蟹殼黃了。
住家湯圓慶
住家湯圓的做法,可簡可繁。從湯水、粉團、餡料等湯圓三大元素入手,就能夠有所 變化。
省事篇:
省事的湯圓烹法只看重湯水的烹調,湯圓是買現成的速凍湯圓,完全適合于生活匆匆的上班一族或講究簡約飲食風格的白領人士。
單樅茶湯圓:泡一壺消滯去膩的白葉單樅茶,茶湯不要太濃,不添糖也不撒鹽。把湯圓直接放進茶湯內,一碗茶香滲入湯圓里,吃起來湯圓完全有別于以往甜膩的湯與丸,素雅一格、得意淡然。
玫瑰露湯圓:干的玫瑰花是可以拿來泡水喝的,美容悅心。而玫瑰花水,外加一兩茶匙的玫瑰露酒,就促成一碗表達濃郁愛慕之情的傾情湯圓。此湯圓適用于傾訴衷情的場合、適合“愛您在心口難開”的內向型求愛人士。
芝麻奶湯圓:牛奶,是從微波爐加溫后拿出來的鮮牛奶;芝麻,是提前炒好的白芝麻,平常用于撒在炒面炒粉上以求“香口”,今天來個一物多用。煮熟的湯圓,倒入熱奶中,再撒一撮白芝麻。滿口的芝麻香,與嘴里的牛奶和糯米丸子充分糅合。這湯圓專為那些自得其樂的單身人士而設,做法簡單,而味道卻不會被打折扣。
變化篇:
住家湯圓已開始轉換花樣了,或者是湯水料多、或者是丸子的皮和餡料在變化。當然,家里的長者或時間充裕人士完全可用心思去烹飪一頓美味的湯圓,正如一個幸福團圓的家庭一樣,需要每位家庭成員花心思去呵護。
合家歡湯圓:三代同堂、老少咸宜,其要求就是養(yǎng)生保健和寓意吉祥相結合。冰糖、白蓮子、桂圓肉、無核紅棗、枸杞子等適中分量,共同煲出一窩淡淡甜味的糖水。紅棗和枸杞子不要放得太多,否則糖水會變得酸酸的。有了湯水的變化,丸子還是買速凍現成的方便。這鍋合家歡湯圓,湯水賣相甚為取巧,有喜慶紅也有富貴褐,雪白的丸子隱隱約約。若天女散花似地撒入一些桂花干,則更加豐富多彩。湯水浮著星星似的香香桂花,聞香已垂涎三尺。
擂沙甜湯圓:這湯圓蘊含著南方鄉(xiāng)土的傳統(tǒng),舊時是先用一只內壁帶有梭形紋路的缸瓦土沙盆,再用一支質地堅硬的石榴木作為磨粉漿的“擂漿棍”,往沙盆中放入炒香的干豆,如花生、芝麻或黃豆,干磨出碎末粉狀的“香沙”;最后,煮熟的湯圓在“香沙”里滾來滾去,于是粘粘的糯米丸子黏滿了盈香撲鼻的“香沙”,故名為擂沙湯圓。此丸子說來應屬于“無水糯米丸子”,因丸子中一般會有麻蓉或花生蓉餡料,所以老百姓也就不去講究有水或無水之分,都一概稱之為“湯圓”。
今晚的擂沙甜湯圓,干脆撇開了那些“開水搓揉糯米丸粉子的粉皮、魚膠粉和白糖及花生醬拌混成餡料、沙盆擂漿棍干磨香豆粉”等紛繁步驟,攪拌機承擔著干磨香豆粉的重任,花生、黃豆、芝麻等一大早用文火慢慢炒香,糯米丸子還是那現成的速凍丸子,這樣“快、省、好”的烹飪速度顯然不會耽誤了七點準時開始的“元宵節(jié)”團圓晚宴。
開平咸湯圓:平時吃甜湯圓吃多了,改吃一頓富有僑鄉(xiāng)特色的開平咸湯圓會帶來一番新鮮的感覺,湯甜料鮮,實心丸子有嚼頭。湯料分別是白蘿卜絲、紹菜絲、蝦米、冬菇絲、鯪魚肉丸子、豬肉丸子等,它們與實心的糯米丸子的比例可以達到7∶3的水平,從而帶出“甜、香、鮮、咸”的立體口味。學做開平咸湯圓,必須湯與丸分開烹飪,先煮熟湯料調好味;再灼熟丸子,最后與湯料混合。這樣,湯水才不會渾濁不清,糯米丸子又不會糊口粘稠。
云南春卷
原料:面粉150克、淀粉100克,鮮豬肉未200克,香椿、豆芽、韭菜各80克,雞蛋3個,水發(fā)金鉤、玉蘭片、冬菇末各20克,熱火腿未30克。
調料:精鹽14克,甜醬油30克,咸醬油20克,味精、胡椒面各5克。
制法:
(1)將肉未、金鉤、玉蘭片、火腿末、冬菇末入鍋煽炒發(fā)香,下醬油、鹽(10克),味精、胡椒粉勾清熒出鍋裝碗。豆芽、韭菜、香椿經沸水悼后功碎,拌入餡料中。
(2)將面粉、雞蛋、淀粉、鹽(4克),用水調均勻成糊漿狀。鍋上火,烘熱,用肥膘抹勻,倒入糊漿混成圓形,微火烤熟,撕下, 從圓心處均分6塊呈扇形, 包入餡心,裹成長6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條。
(3)當油鍋燒至七成油溫時,下卷炸成金黃色,撈出控干油,隨蘸水上桌。
金絲餅

蔥香味濃、香酥可口、形如盤絲且絲絲不散,與“千層烙餅”有異曲同工之妙。
金絲餅的制作材料:
主料:高筋粉500克,香蔥花200克。
輔料:鹽8.5克,十三香15克,豬油150克,溫水(40℃左右)300克,色拉油50克,紅櫻桃2克。
金絲餅的做法:
將高筋粉、鹽、十三香和勻,加入溫水和成面團后壓5毫米厚的長片,兩面均抹上豬油然后兩面分別撒上蔥花,把面順長折疊5層,從中間順長切開,餳20分鐘(共切4個面劑)拉長按平,起頭處切下一個小三角形放到尾處按成個大圓,切面向外從三角頭處卷起成塔型,把底部放在按圓的尾面上,入保鮮柜待用。
餅鐺定溫200℃左右放色拉油,把餅搟開成厚0.5厘米的大片,有絲面的一面向上入鍋兩面小火煎5分鐘至金黃正面起絲,取出裝盤,點綴紅櫻桃即成。
提示:卷塔坯時,一定要順直卷,利用面筋的拉力使其自然成塔形,否則不出絲。
奶油條酥
奶油條酥的特色:酥松香甜,奶油味濃厚。
奶油條酥的制作材料:
主料:面粉1.2公斤 白糖600克 奶油600克 牛奶600克 發(fā)粉2.5克 香精適量。
奶油條酥的做法:
1.將白糖、牛奶倒入盆內,放爐上加溫并用筷子攪動(以免白糖沉淀燒焦),當糖液燒沸即離火晾涼。
2.面粉過篩倒在案板上,扒個坑,把奶油用搟面杖砸軟呈稀糊狀,放入面坑內。再取糖液徐徐倒入,并不斷攪拌,使糖液與奶油乳化,然后和面粉拌勻,調成混酥面糊。
3.把面糊裝入帶有鐵嘴的布袋內用力把面糊從鐵嘴內擠出,擠在烤盤內,表面呈帶花紋的長圓形。
4.烤盤入爐,上下都用中火烘烤,烤至呈金紅色或紅褐色即可取出。
蛋黃酥

蛋黃酥的制作材料:
材料A:
咸蛋黃10個(總結下來,還是用一整個包進去好?。?紅豆沙餡400g
材料B:
高筋面粉80g、低筋面粉80g 、糖粉30g 、油55g 、水60g
材料C:
低筋面粉220g、油90g 材料
D:蛋黃汁1個、黑芝麻少許
蛋黃酥的做法:
準備:把咸蛋黃噴點白酒放入烤箱以180度烤約7-8分鐘至半熟,待涼切成兩半備用;紅豆沙分成20 等份備用。
1.材料B拌勻,揉成表面光華不粘手的面團(即為水油皮)
2.材料C拌勻,形成面團,分割成20等份(即為油酥)
3.將做法1的水油皮以保鮮膜裹覆,靜至松弛20分鐘
4.將松弛好的油皮面團分割成20等份,壓扁后將分好的油酥面團包起來,捏緊接口,即成油酥皮. (按這個量,每份油皮重16g)
5.將油酥皮用搟面棍搟長,然后卷起來,再往長的方向搟,仍然搟長,再卷起來.如此,將所有的油酥皮搟完,覆蓋保鮮膜,再靜置松弛20分鐘.
6.將蛋黃包入豆沙餡中備用
7.將做法5中松弛好的油酥皮全部搟成圓片,先放一點豆沙,放上蛋黃,再加入適量的豆沙(把蛋黃包滿就可以了),然后像包包子一樣,包好,接口一定要捏緊!整形后接口朝下排入烤盤,刷上蛋黃汁,再粘上黑芝麻,即可放入以預熱至200度的烤箱內,烤約20分鐘,至表面呈黃褐色即可完成!
香藕餅

香藕餅的制作材料:
主料:蓮藕,糯米粉,蔥。
香藕餅的做法:
1、蓮藕洗凈,去皮后可以切成碎米,當然最好用工具擦成藕碎。
2、有個竅門,先擦藕的一段,然后手握兩節(jié)藕連接的細腰部分,再擦另一段藕,這樣浪費極少。
3、在藕碎中加入糯米粉,蔥花,你喜歡的肉碎??梢允侨饽部梢允桥D腸,我加的是一種胡椒薩拉米碎碎。糯米粉與藕碎的比例根據口味和粘和度添加,只要稍微能揉成型就可以了。
4、加鹽,少許雞粉和白胡椒,以及兩三滴香油拌勻。
5、鍋內放油,把做好的藕餅放入。
6、藕餅兩面都煎好后,盛出放在廚房紙上吸下多余油份。
紅燒藕丸(湖北小吃)
紅燒藕丸的特色:
外香內脆。
紅燒藕丸的制作材料:
主料:鮮藕、雞蛋、面粉 鹽、糖、醬油、蔥姜末、雞精、食用油
紅燒藕丸的做法:
藕去皮切除節(jié)剁成蓉,加入雞蛋、面粉、鹽、雞精、蔥姜末,拌成餡擠成丸子;
坐鍋點火倒油,油燒至七成熱,逐個將藕丸炸成金黃色;
坐鍋加少許開水,倒入炸好的藕丸燒沸,放入醬油、糖,蓋上鍋蓋燒約5分鐘即可出鍋裝盤。
海南蘿卜糕
海南蘿卜糕的特色:
糕面紅綠點綴,色澤鮮艷,蘿卜味香濃,各味相濟,入口鮮嫩。
海南蘿卜糕的制作材料:
主料:糯米600克、清水25千克、白蘿卜絲1.75千克、新鮮蝦米50克、叉燒100克、五花腩肉150克、味精30克、食鹽25克、白糖75克,胡椒粉、五香粉、香油、蒜頭 油,炒熟芝麻碎、干凈蔥粒等適量。
海南蘿卜糕的做法:
1、叉燒、蝦米切成中粒,熱油炒香待用,粘米淘凈,用清水浸約30分鐘后磨成米漿。
2、五花腩肉切粒,用文火煎出少量油后投入蒜茸爆香,再投入蘿卜絲炒勻,加蓋燜熟,然后徐徐倒入粘米漿,邊倒邊攪拌至六、七成熟,加入其余調料鏟勻,成為蘿卜糕漿。
3、將蘿卜糕漿倒入已刷油的9寸鋼方盤里,找平,再均勻地灑上蝦米粒和叉燒粒,上籠旺火蒸熟,取出待涼后切成30塊方形塊,滴上香油,蒜頭油,熟芝麻屑及蔥粒,重新加溫即可。
心太軟

主料:糯米粉、紅棗、冰糖
心太軟的做法:
1)糯米粉小半杯用溫熱水和成面團,無核紅棗洗凈,用剪子剪開一下(發(fā)現一顆有核的,被我給當場消滅),然后,把糯米面團搓成條,用刀切成跟紅棗長短差不多的小粒兒,然后塞進紅棗里。
2)全部塞好以后,準備一些冰糖,根據自己喜好的甜度來調整數量吧。我用了1/4杯,覺得有點兒太甜了。
3)把冰糖和涼水倒入鍋里,燒到水熱的時候,把棗子倒進去。
4)轉小火,慢慢燉上半個小時左右,我沒有嚴格看表,反正,我覺得,就是把棗子上的褶皺都燉開了也就差不多了。
雞蛋裹糍粑
做法:
1、先打三個蛋
2、把糍粑切條,放入蛋液滾一下
3、下油鍋炸制
4、起鍋,灑白糖或黃豆粉
香酥蜂巢荔芋角
面皮料:荔芋、250g、澄粉25g、水25g、調味料(五香粉、鹽、雞精)
餡料:瘦肉、香菇粒、蔥花、等加上調味料炒熟。
做法:
1。澄粉25g+ 25g的佛水攪拌變成50g的熟澄面。
2。荔芋隔水蒸熟
3。蒸熟的荔芋壓爛成芋泥加上熟澄面槎勻,加入調味料(五香粉、鹽、雞精) ,再加上3匙食油或豬油槎光滑。
4。分成若干等分,包入餡料成角形。
5。下油鍋炸,火候要掌握好不要太大,火太猛不會起蜂巢的,炸至金黃色起蜂巢撈起瀝干油就得了。
拔絲糯米圓
做法:
1、70%糯米粉30%面粉,加搗碎的熟南瓜或者熟紅薯和好,這兩樣東西我今天沒有,又偏偏憑空生出了做菜的癮,番茄汁代替啦!番茄汁和面沒有南瓜和紅薯好吃。
2、搓成小圓子下鍋油炸,油溫5成。
3、白糖用量為干面重量的30%足夠,直接下鍋中火炒,糖完全變色成糖稀倒入炸好的糯米圓即可,火候自己掌握!
自制肉松、魚松、蛋松、雞松
1.豬肉松。選去筋、皮的純凈瘦豬肉,切成1——2寸長條塊,入鍋加水燒開,撇去浮末,煮六七成熟,加適量醬油、黃酒、白糖、鹽、蔥、姜等,慢火煨至汁濃并使肉塊干酥,出鍋揀掉蔥、姜,用干凈紗布將向塊包起來,放洗衣板上,輕輕推搓,使肉纖維搓開,便成肉松,再將鍋置文火上,以油滑鍋,放肉松加味精炒勻,冷卻即成。
2.魚肉松。將魚的凈肉放盆中加鹽、黃酒、蔥、姜蒸熟出籠。乘熱剔除蔥、姜、去魚皮、骨、刺,瀝干水分。搗碎入熱鍋稍用油潤滑,加入適量味精、鹽、醬油、白糖等,用文火反復翻炒,呈金黃色,發(fā)出干香味,手捏能自行松開,起松既成。
3.雞蛋松。將雞單打入盆內,加適量精鹽、黃酒及味精,用筷攪勻,鍋置微火放石油燒四成熟,把打勻的蛋液用細眼慮篩漏入油鍋,并用筷子在油鍋中不斷攪動(以防粘在一起),然后用漏勺撈起,放紗布內捏干油,再把捏干油的蛋絲卷入干凈的包裝紙。輕輕推搓,經3——4次換紙反復推搓即成。
- 雞松。
a.宰雞放血后,熱水浸泡拔毛。羽毛拔除干凈,把雞頭、腳切去,挖除內臟,再清洗干凈。
b.將洗凈的生雞肉和生姜同時放入水鍋中悶煮3——4小時。開始時火力宜大,后逐漸減小。然后將雞肉全部撈出,去除骨、皮及其它雜質,并將撕下的雞肉撕捏分散。
c.將經過初次處理的雞肉再次下鍋水煮。煮開后除凈水面上的油層,然后加入香料(用小布袋裝好)、酒、鹽,煮1小時后再加入白糖、醬油,直至鹵汁燒干氣鍋。
d.用文火燒干雞肉,等干度適合時取出,此時宜勤炒勤翻,動作清而均勻,不要燒焦。
e.用干凈的洗衣板放在白瓷盤內,將雞肉用手反復揉.待細柔蓬松后即為成品.
f.如短期貯存,可裝入塑料袋內;如需長期保存,可用玻璃瓶包裝,可保存6個月不變質。
米花糕
用料:
1.無甜味的大米花,RICE KRISPIES CEREAL,10oz盒裝的,一次用半盒5oz.
2.棉花糖Marsh Mallow 小粒的一袋16oz的,一次用1/3袋
3.植物奶油一條4oz的,用半條.
4.葡萄干和核桃仁合一起為半杯多點,核桃仁事先烤熟,切碎.
做法:
1.炒勺放入植物奶油半條,中小火化開.
2.下入棉花糖1/3袋攪拌融化.
3.倒入大米花半盒和半杯葡萄干核桃仁,快速攪拌均勻,同時關火.
4.倒到面板上,趁熱整型:大菜刀沾點涼水右手握,左手持硬一點的鍋鏟幫忙,啪啪打打,擠擠壓壓…..俺用兩把菜刀啪打擠壓,很順手.把米花往一塊擠壓,朔成四方型,放在鋼架上諒涼,就可切你想要的大小塊了.
簡易糯米芝麻卷
材料: 糯米粉兩杯,水兩杯,黑芝麻粉半杯,白砂糖半杯,白芝麻少許.
做法:
用一個大一點的碗或小盆將糯米粉加水調成糊狀.
黑芝麻和白砂糖在小碗里混拌均勻.
取一平底不沾鍋中火燒熱,加入少許菜油,然后倒入一飯勺糯米糊攤平,(像攤雞蛋和面調成糊時.煎雞蛋餅那樣)中火兩面煎熟,面板撒上白芝麻,(我買的是烤熟了的白芝麻)把煎熟了的糯米餅放在白芝麻上,撒上黑芝麻粉糖粉,從一邊卷起來成腸狀,稍涼后,斜刀切成自己喜歡的大小塊 ,就可吃了.
注:這個芝麻卷很簡單,一般就在煎鍋的旁邊放個小面板,煎好一張后,放在上面,再煎第二張的空閑時,再去做芝麻卷, 也可最后滾白芝麻,也可不用,隨意.卷起來的腸狀卷放在一個盤子里涼著,等全做完后,再一起切斷兒.
紅薯香蕉杏仁棗
材料: 紅薯3個、香蕉 3 只、糯米粉 1 湯匙、杏仁片 3 湯匙、糖 1 湯匙。
方法:
1.先把紅薯去皮,然后把肉切成薄件,放到蒸籠里蒸二十分鐘左右,直至紅薯變軟為止。
2.把蒸好的紅薯搓爛,加入糖,攪拌均勻。
3.加入糯米粉拌勻后均勻搓成粉團。
4.把香蕉切成30小粒備用。然后將粉團平分為30份,每份包入一粒香蕉。
5.在粉團上拍上少許水,然后黏上幾片杏仁片。
6.把做好的粉團放入焗爐用中火焗十分鐘,至金黃色即可。
提醒:這個甜點主要是利用番薯及香蕉本身的甜味,所以糖不需要放太多。在第四步時大家可以用模子把包好的面粉團壓成各種有趣的形狀。杏仁片經焗過后很香脆,又沒有油炸的膩感。
紅腰豆蜜汁
做法:
1、電飯煲調至2小時煮粥,放入腰豆和清水,煮熟透。
2、腰豆熟透后再調入蜜糖、鹽,再燜幾分鐘即可。(不喜歡蜜糖可改用冰糖哦)
宜賓燃面
在家制作燃面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幾點:
1、面條要選用質量好的細的鮮切面,這樣吃起來才會筋道有嚼頭。
2、煮面的時候不要將面條煮得過軟,剛斷生即可。
3、煮好的面條一定要將其水分甩干。
4、趁熱用油將面條拌勻,使其不會粘連。
掌握好這幾點,再配合上齊全的佐料,你就能夠做出一碗媲美宜賓當地餐館的燃面來!
材料:鮮切面三兩、碎米芽菜肉末2大匙、油炸花生仁(可用成包的酒鬼花生)2大匙
調料:熟油辣椒一大匙、香油四大匙、香蔥一棵、大蒜2瓣、醬油三大匙、糖1小匙、醋1小匙、花椒面少量、味精適量。
做法:
1、將油炸花生仁放入保鮮袋中,用搟面杖將其碾碎,也可用石臼將其搗碎。蔥切蔥末,蒜切蒜末。
2、鍋中加大量水燒沸,下面條煮至剛斷生。
3、用漏勺將面條撈起,用筷子壓在上面固定住面條,另一只手握牢勺柄,用力甩干面條的水分。
4、將面條盛入盤中,倒入香油拌勻,使面條互相不粘連。
5、加入所有調料,拌勻即可。吃的時候可以配上一碗湯。
芝麻湯圓

用料:
糯米500克、大米75克、黑芝麻70克、白糖粉300克、面粉50克、豬油200克、白糖及麻醬各適量。
做法:
1、將糯米、大米淘洗干凈,提前浸泡48小時,磨前再清洗一次。
2、用適量清水將米粒磨成稀漿,裝入布袋內,瀝干水分成湯圓面(多余的湯圓面可以掰成小塊曬干,可長期保存)。
3、將芝麻去雜質,淘洗干凈,用小火炒熟、炒香,用搟面杖壓成細面,加入糖粉、面粉、豬油(熔化),揉拌均勻,置于案板上壓緊,切成1.5厘米見方的塊,備用。
4、將湯圓面加清水適量,揉勻成光滑的面團,分成30塊,分別將小方塊心子包入,搓成圓球狀的湯圓。
5、將一大鍋水燒開,放入湯圓后轉中火,待湯圓浮起,放少許冷水,保持滾而不騰,待湯圓翻滾膨脹即熟。
6、將適量白糖、麻醬加水調成麻醬小碟,湯圓蘸取適量麻醬食用。
芝麻南瓜豆沙餅

做法:
1:南瓜切大塊上鍋蒸熟,碾成泥,加適量糖、糯米粉和面粉,糯米粉和面粉的比例大概是八比二。和成軟硬適中的程度就可以包豆沙了。
2:包上豆沙,粘上芝麻,烤盤里刷奶油,餅上面也刷一層奶油,用180度烤約25分鐘就好了。也可放在鍋里煎。
改良米花糖
(轉自http://foodsfashion.blogbus.com/logs/4939527.html)
http://foodsfashion.blogbus.com/logs/4939527.html
桐梓肉松
原料: 豬肉(瘦)5000克、鹽30克、醬油40克、白酒100克、白砂糖160克、姜25克。
特色: 色澤黃褐,香味濃郁,松軟適口,營養(yǎng)豐富。
操作:
1.選用新鮮豬瘦肉,去掉皮、肥膘、取瘦肉。
2.豬瘦肉放入鍋內,加清水、鮮姜,煮4小時,上下翻鍋,再煮2小時,煮至骨肉分離時,撈出骨頭,繼續(xù)用微火煮制,并撇凈在水面上的油脂,再加川鹽、酒、白糖、醬油,拌勻,用較大的火煮30分鐘左右,煮至瘦肉晾涼后用手能搓成絲條狀即好,否則再煮。
3.取出煮好的豬瘦肉,放入另一鍋中炒干。炒時最好用木炭火,火力小,防止炒糊、炒焦。
4.炒好的豬瘦肉出鍋,用簸箕攤放,晾涼。
5.晾涼豬瘦肉用搓板進行搓制,將炒好的肉放在板上面搓揉,要用力均勻,揉搓后,即為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