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shù)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shù)也。
雷以動之,風以散之,雨以潤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兌以說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朱子】邵子曰:此一節(jié),明伏羲八卦也。八卦相錯者,明相錯而成六十四也。數(shù)往者順,若順天而行,是左旋也。皆以生之卦也。故云數(shù)往也。知來者逆,若逆天而行,是右行也。皆未生之卦也。故云知來也。夫易之數(shù),由逆而成矣。此一節(jié),直解圖意,若逆知四時之謂也。
【釋義】邵康節(jié)說,這一節(jié)是闡述伏羲八卦。八卦相疊成六十四卦。左旋為順天而行,為生卦,所以說數(shù)往者;右行為逆天而行,是未生之卦,所以說為知來者。而易中之數(shù),逆旋而成。
又曰:太極既分,兩儀立矣。陽上交于陰,陰下交于陽,而四象生矣。陽交于陰,陰交于陽,而生天之四象。剛交于柔,柔交于剛,而生地之四象。八卦相錯,而后萬物生焉。是故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八分為十六,十六分為三十二,三十二分為六十四。猶根之有干,干之有枝,愈大則愈小,愈細則愈繁。
【釋義】邵康節(jié)又說,太極既然已經(jīng)出現(xiàn),兩儀自會形成。陽氣向上與陰氣相交,陰氣下降與陽氣相交,則四象形成。陽氣交于陰氣,陰氣交于陽氣,為天生四象。剛烈交于柔軟,柔軟交于剛烈,則為地生四象。天地各四象而成八卦,八卦相疊,則萬物生成。所以說,一分為二,二分為八,八分為十六,十六分為三十二,三十二分為六十四。就像樹根上面有樹干,樹干上面有樹枝。樹越大,顯得樹枝越小,分的越細,顯得樹葉越繁茂。
是故乾以分之,坤以翕之,震以長之,巽以消之。長則分,分則消,消則翕也,乾坤定位也。震巽一交也。兌離坎艮再交也。故震陽少而陰尚多也。巽陰少而陽尚多也。兌離陽浸多也,坎艮陰浸多也。
【釋義】所以說乾卦為張開,坤卦為閉合,震卦為生長,巽卦為蕭條。長大則分,分開則消,蕭條則閉,這樣乾坤就會定位。震卦和巽卦相交,兌卦離卦坎卦艮卦再交。所以震卦陽氣少而陰氣多;巽卦陰氣少而陽氣多;兌卦和離卦陽氣多,坎卦和艮卦陰氣多。
又曰:無極之前,陰含陽也。有象之后,陽分陰也。陰為陽之母,陽為陰之父。故母孕長男而為復,父生長女而為姤。是以陽起于復,而陰起于姤也。又曰:震始交陰而陽生,巽始消陽而陰生。兌,陽長也;艮,陰長也。震、兌在天之陰也,巽、艮在地之陰也。故震、兌上陰而下陽,巽、艮上陽而下陰。天以始生言之,故陰上而陽下,交泰之義也。地從既成言之,故陰上而陽下,尊卑之位也。乾坤定上下之位,坎離列左右之門。天地之所闔辟,日月之所出入,春夏秋冬,晦朔弦望,晝夜長短,行度盈縮,莫不由乎此矣。
【釋義】太極之前,為陰氣包含陽氣。四象之后,陽氣分出陰氣。所以陰氣為陽氣之母,陽氣為陰氣之父。所以母孕育長男而為復卦(地雷復),父生長女而而為姤卦(天風姤)。所以說陽氣始于復卦,而陰氣始于姤卦。震卦起初交陰而陽氣生,巽卦陽氣開始下降而陰氣生。兌卦,陽氣生長;艮卦,為陰氣生長。震兌為天上的陰氣,巽艮為地上的陰氣。所以震兌為上陰而下陽,巽艮為上陽而下陰。從天開始而言,是為陰上而陽下,為交泰之義。地從天,故陰上而陽下,因此尊卑之位定矣。乾坤定上下之位,坎離位于左右。這樣就形成天地象一張大嘴,日月從中出入,產(chǎn)生了春夏秋冬,月滿月缺,晝夜長短。
又曰:乾四十八而四分之,一分為陰所克也。坤四十八而四分之,一分為所克之陽也。故乾得三十六,而坤得十二也。
【釋義】(不明白)
又曰:乾坤縱而六子橫,《易》之本也。又曰:陽在陰中,陽逆行;陰在陽中,陰逆行;陽在陽中,陰在陰中,則皆順行。此真至之理,按圖可見之矣。
【釋義】乾坤為南北,而其他六卦在其間,這是《易》的本質。陽氣在陰氣中,陽氣逆行;陰氣在陽氣中,陰氣逆行;陽氣在陽氣中,陰氣在陰氣中,都為順行。這是至真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