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不饒人,衰老在所難免。但專家表示,是該對衰老的生物進程進行重新審視的時候了,人們應將衰老視為可控制、治療并延緩的一種狀況。
專家稱,這種新策略將使老年病藥物研發(fā)發(fā)生轉變,加速開辟可同時治療糖尿病、心臟病及老年癡呆多種疾病的藥物的市場。
倫敦上周舉行了一場關于探討衰老的會議,名為“時光倒流”(Turning Back the Clock),老年病學家格姆斯(David Gems)在會上表示:“如果衰老被視為一種疾病,這將改變我們對衰老的態(tài)度。譬如,治療衰老成為醫(yī)生的責任。”
目前,制藥公司及科學家希望對衰老的研究能夠轉化成實質成果,但受到歐美等國的政策限制,因這些國家目前僅針對具體疾病頒發(fā)制藥許可,而衰老等普遍現(xiàn)象則不在考慮之列。
格姆斯表示:“由于人們未將衰老視為疾病,因此治療衰老的藥物無法申請上市。這打擊了制藥公司研發(fā)治療衰老藥物的積極性。”
有關人類壽命可以不斷延長的論斷,正在全球得到豐富證據(jù)的支持。
在20世紀,發(fā)達國家人均壽命延長了30歲,專家預計,本世紀人均壽命還將延長30歲或更多。
丹麥研究人員去年發(fā)表的一項研究報告預計,2000年後出生在富裕國家的孩子,超過半數(shù)以上將成為百歲老人。
“我們都忽略了一件事”
但隨著人類壽命延長,老年疾病帶來的負擔將加重。
預計老年癡呆患者人數(shù)將每20年翻一番,2030年將達到約6,600萬人,2050年將超過1.15億人?;继悄虿?、心臟病及癌癥的老年人及治療成本將在未來數(shù)十年大幅增長。
紐約葉史瓦大學(Yeshiva University)愛因斯坦醫(yī)學院的巴齊拉伊(Nir Barzilai)表示,要面對上述疾病帶來的沉重負擔,需要認真面對這些疾病最大的共同因素--衰老。
他表示:“人們忽略了一件事情。衰老是所有這類疾病的原因,但我們僅關注具體病癥,從未調查其共性機制。”
巴齊拉伊等許多科學家認為,通過尋找“長壽基因”,他們或能發(fā)現(xiàn)延長壽命及保持健康的方式。但格姆斯表示,政策及觀念制約是研究障礙,其中主要障礙之一是傳統(tǒng)觀念認為衰老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不應被加以干預的自然進程。
改變觀念?
但專家表示,形勢正朝著有利研究的方向轉變。
加州索爾克研究院的迪龍(Andrew Dillin)表示,衰老問題專家目前紛紛游說美國食品及藥監(jiān)局(FDA),希望後者能重新將衰老定義為一種疾病。
美國國家衛(wèi)生研究院(NIH)、英國醫(yī)學研究理事會(MRC)等各大科研機構也更加重視,將衰老如何增加患病風險作為科研重點,并加大了資金投入。
老年病學家希望人們明白,研究衰老的目的不是延長壽命,而是如何更健康地生活。迪龍認為,公眾和健康權威應進行再教育,才能重新看待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