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正一下,是紅蔥頭,不是洋蔥頭。雖與洋蔥是一家,不過,味道是不同的。
臺灣鹵肉飯里的重要配料之一是這個(gè)紅蔥頭,同時(shí),也是客家菜里重要的一味:蔥油酥。
紅蔥頭:原名分蔥,又名「大頭蔥」、或「油蔥」,在臺灣的鹵肉燥、肉羹湯、米粉湯、燙青菜….沒有紅蔥頭,臺灣小吃的香味就不正宗了!
紅蔥頭的產(chǎn)地:
紅蔥頭園藝上的正式名稱為分蔥,和一般炒菜的大蒜比較,它的外觀型狀就像蒜頭,是水滴型,只是皮是紅色的,個(gè)頭也比大蒜更肥大些。紅蔥頭是洋蔥家族的一員,長像似蒜頭又像洋蔥,經(jīng)常被用來做為中國菜烹調(diào)中增加香氣的材料。
紅蔥頭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莖部呈鱗球形藏于地下,表皮紫紅色。原產(chǎn)地在巴勒斯坦,在十字軍東征時(shí)傳入歐洲,因此荷蘭、法國、英國都是紅蔥頭重要產(chǎn)地,紅蔥在亞洲也有栽培,包括臺灣的臺南、云林都是很大的產(chǎn)地。
紅蔥頭在加熱后會產(chǎn)生類似蘋果的香甜氣味,是烹調(diào)中不可或缺增加香氣的食材之一,作法是將紅蔥頭切碎,放入油鍋爆香,即為紅蔥頭酥,不但香氣更濃,也方便保存,是臺灣小吃常用的香料。紅蔥頭酥拿來炒豬肉片,或加在羹湯中增加香氣是紅蔥頭主要的用法!客家族群也是非常喜愛使用紅蔥頭來做菜,是客家菜的一個(gè)重要香料。
在作鹵肉飯的鹵肉燥時(shí),在制作過程中,要加入切碎的紅蔥頭,混合絞肉、切碎的肥肉一起爆炒,讓紅蔥頭的香味完全滲入豬肉里,就是臺式鹵肉特殊香味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