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北京電影制片廠的大門 九十年代北影廠大門
2011年的大門
北京電影制片廠從1973年搬到這里。1949年。北京電影制片廠前身北平電影制片廠成立。當時的廠址位于今天西城區(qū)新街口的科影廠內,1956年.北影廠在安定門外的小關選定為新廠址。1973年,文革期間,北京電影制片廠搬到了北三環(huán)中路77號。這里曾是總參測繪學院所在地。
主樓當年有導演室,文學部、宣發(fā)處、技術處、資料室
3號樓是當年的供應科,樓上筒子樓住著廠里較年輕的職工 主樓后面是大攝影棚
電影旅游城的入口處,可參觀拍攝電影《紅樓夢》的大觀園
當年馮小剛工作室就設在這排平房中的一間
5號樓是當年的洗印車間,北影拍攝的《大海在呼喚》、《金鹿》、《女賊》、《甲方乙方》都是在這里制作的拷貝。1997年體制改革后遷至北京電影洗印廠,制作的最后一部影片《泰坦尼克號》。
對面是當年的錄音車間
當年的攝影車間
特技車間入口處
當年的特技棚,《孔雀公主》的特技就是在這里拍攝的
影視學院樓是當年的工會和圖書館畫面右邊是當年的置景車間,往北有當年的大食堂,現早已拆除,施工現場已劃歸總參測繪局。
錄音車間的東門
如今的攝影棚大門前門可羅雀,想當年多少個追星族在這里等候大明星的到來。
由攝影棚大門往北望去,左面有當時著名的北影一條街,正對面有明星匯聚的小食堂,招待所。
這里是當年的服務公司、毛發(fā)班所在地,現已劃歸測繪局在施工。
大攝影棚的北墻,下面就是著名的北影一條街,《駱駝祥子》、《茶館》、《黃飛鴻》都在此拍攝。
北影院內的操場,許多外景都在此拍攝。如今北影廠門口等活的臨時演員已經成為一景,都在做著像王寶強那樣的明星夢。有人這么說:“這王寶強害了多少人呀”這話也不無道理。
明星樓的位置是當年的禮堂,當年每星期有一次業(yè)務觀摩,連放兩場當時要上映的新片,《一個和八個》、《紅高粱》等片都是在那看的。
如今,新的中影集團拍攝基地在懷柔楊宋鎮(zhèn)已落成,北影原廠區(qū)會建一座中影集團的大樓,集團領導韓三平期望借鑒好萊塢的模式,把中國的電影同世界接軌,讓中國的影片打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