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這個認知已經(jīng)得到了國際醫(yī)療專家和廣大糖尿病患者的肯定。因為無論服用何種藥物,采用何種方案,都需要合理、持久的飲食控制。如今,日??蛇x擇的食物品種豐富,很多“糖友”吃東西時容易陷入選擇恐懼癥。其實,只要掌握了這幾點原則,就基本不會出錯。
【吃干不吃稀】
我們主張“糖友”盡量吃“干”的,比如饅頭、米飯、餅等;不要吃面糊糊、粥、泡飯、面片湯、面條、疙瘩湯等。有些“糖友”不吃白米粥,改吃雜糧粥,或者將麥片泡在牛奶或湯中,是錯誤的。我們強調(diào)的是“粥”,而不論粗糧、細糧。因為越稀的飲食烹飪的時間越長,食物越軟越爛,意味著越好消化,則升糖越快。同樣,我們也不主張多喝湯。因為湯有助于食物消化,也會加速升糖。如果一定要喝湯,則建議飯前喝,盡量避免與主食充分混合。
【吃硬不吃軟】
同樣是干的,我們更推薦“硬一點”而不是“軟一點”。道理與上面相同,含水量少、偏硬的食物消化的時間長,升糖就慢。
【吃綠不吃紅】
綠色的(非添加色素)多是含有葉綠素的植物類食物:而紅色的含糖相對偏高,不宜食用或少用。如吃同樣重量的黃瓜和西紅柿,西紅柿可以明顯升糖,黃瓜則對血糖基本沒有影響。所以,在不能確定的情況下,“綠色”的一般比較保險。同時也要遵循“吃干不吃稀”的原則。比如,胡蘿卜可以成塊或成片食用,但榨成果汁后升糖效果明顯。
【定時定量】
定時定量是指正餐。一日三餐,規(guī)律進食,每頓飯進食量基本保持平穩(wěn),這樣可以與降糖藥更好的匹配,不至于出現(xiàn)血糖忽高忽低的狀況。很多“糖友”為了控制血糖,每天只吃兩頓飯,并且不吃主食,這樣很容易出現(xiàn)低血糖。糖尿病不能亂吃,但也不能不吃,不該吃的一定不能吃,但該吃的一定要吃。
【化整為零】
化整為零是指在血糖控制良好的前提下,“糖友”可以吃水果及少量零食,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zhì)等營養(yǎng)。但一般不要飯后立即進食,可以選擇飯后2小時食用。吃的時候要少量多次,如一個蘋果分2~4次吃完,而不要一口氣吃完;吃葡萄一次不超過5粒。分餐次數(shù)越多,對血糖影響越小。
掌握了上面幾點,飲食就基本不會出大錯。經(jīng)過長期的體會和琢磨,相信每個“糖友”都會建立起適合自己的一套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