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仁味辛,性溫,屬理氣藥。主要有行氣調(diào)中,醒脾開胃,助消化的作用。并能引氣歸腎,兼有溫腎,化濕的作用。對因氣滯及脾胃濕冷而引致的脘腹脹滿、痰濕積滯,嘔吐,泄瀉、腹痛、消化不好等癥,可用砂仁行氣散寒、化濕和胃,助消化。常配合枳實、白術(shù),木香,半夏,陳皮,茯苓、藿香、焦神曲等同用。
對因脾胃虛寒而致的泄瀉(腹部冷痛,喜按喜暖、口不渴、大便清?。?,可用砂仁溫脾,敞寒,燥濕。常配合黨參,白術(shù),木香,炮姜、茯苓等同用。對因脾胃虛寒而引致的冷?。ǜ怪欣渫?、里急后重,大便帶有白色粘凍、遇寒加重),也可用本品暖脾、行氣,化濕。常配合木香、草蔻、吳萸,檳榔,當歸,土炒白芍等同用。因砂仁可以行氣,使大便通暢不滯,故也有時用于濕熱痢的大便不爽,但須配合黃連,黃芩、馬齒莧、白頭翁等寒性藥同用以監(jiān)制其溫性。對因妊娠而胃氣上逆、胸悶嘔吐等導致的胎動不安。可用砂仁配合蘇葉、藿香、黃芩,白術(shù),木香,當歸等同用,可以安胎和中。
重用熟地等質(zhì)地滋膩的補藥時,配用一些砂仁,可免除滋補藥妨害消化、減低食欲的副作用。前人有“砂拌熟地”(用砂仁拌粘熟地黃上)的用法。既免除了熟地滋膩害胃之弊,又可引熟地歸腎,可謂一舉兩得。
蔻仁與砂仁均有行氣調(diào)中的作用,但蔻仁和胃止嘔的作用勝于砂仁,砂仁暖胃燥濕的作用勝于蔻仁。
肉桂與砂仁均能入腎。引火歸元(腎)時用肉桂,引氣歸元(腎)時用砂仁。
砂殼(砂仁的外殼)也有理氣醒胃的作用,但缺乏砂仁溫中敝寒的效力。砂殼氣味薄、燥性小,肝旺胃弱者用之合宜。
砂仁有芳香健胃作用,可促進胃的機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并可排除消化管內(nèi)的積氣。用量一般為五分至一錢半。特殊需要時可用至二、三錢。入煎劑時,宜打碎后下,久煎可減小藥效。砂殼體輕,一般用三,五分或七、八分。
砂仁有芳香溫燥之性,陰虛有實熱者慎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