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過后大批大閘蟹飄香上市,此時螃蟹黃滿肉肥,相信很多人已經(jīng)開始了今年的“食蟹大計”,或蒸或炒,大快朵頤。但螃蟹雖好吃,卻是一種“危險”的美味:據(jù)了解,食用螃蟹后出現(xiàn)過敏、消化不良、腹瀉等癥狀而到醫(yī)院就診者不在少數(shù)。
兩種蟹不吃
●死蟹
假期里王先生非但沒能放松休閑,可受了“大罪”,嘔吐腹瀉,還讓家人陪著上了趟急診。而問及原因,皆因為幾只死掉的螃蟹。原來王先生將朋友送的一籃大閘蟹遺忘在車后備箱,當想起來時已經(jīng)過了一夜,不少螃蟹已經(jīng)死了,王先生正是吃了這樣不新鮮的螃蟹而導致嘔吐腹瀉。
我們所說的大閘蟹屬于河蟹,而蟹體內(nèi)外帶有大量的細菌,提醒您吃大閘蟹一定拒絕死蟹。據(jù)了解,活螃蟹可以通過體內(nèi)的新陳代謝將細菌排出體外,如果螃蟹一旦死亡,它體內(nèi)的細菌就會大量繁殖,有的細菌還產(chǎn)生毒素,吃過之后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在市場上,身價幾百元一斤的大閘蟹一旦死掉就可能被幾十元或十幾元甩賣,但這樣的便宜萬萬不能撿,提示您吃大閘蟹一定要吃新鮮的活蟹。
●生蟹
雖然大閘蟹被叫做“生鮮”,但它并不適合像三文魚一樣生吃。螃蟹大多生長在江河湖泊里,又喜歡食一些小生物、水草及腐爛動物,所以它的體表、鰓及胃腸道中布滿了各類細菌和污泥,資料表明,活蟹體內(nèi)的肺吸蟲幼蟲囊蚴感染率和感染度是很高的,肺吸蟲寄生在肺里,刺激或破壞肺組織,能引起咳嗽,甚至咯血,如果侵入腦部,則會引起癱瘓。因此建議您要吃蒸熟煮透的螃蟹。另外,近年來流行食用“醉蟹”,顧名思義就是用酒泡螃蟹生吃。對此,專業(yè)人士提醒稱這種吃法很危險,一般不提倡市民在家里這樣食用。專家提醒,即使是在煮螃蟹的時候,煮到水開后,最好還要再煮近20分鐘,煮熟煮透才可能把蟹肉上的病菌殺死。
四個部位不吃
對于記者“螃蟹哪些部位不能吃”的問題,白領(lǐng)張小姐回答:“吃得混混沌沌的,也不知具體哪兒能吃,哪兒不能吃。一般情況下,都是打開蟹殼,瞅什么不順眼,就扒拉掉,其余的全進胃里了。”這當然是不對的,以下的四個部位不建議您食用。
●蟹胃:躲在蟹黃里的“三角包”
吃螃蟹之前要清除蟹胃。而螃蟹的胃在哪兒呢?打開蟹殼,可以看到在殼上沾有一些蟹黃,蟹胃就藏在殼子的蟹黃里。用勺子將蟹黃打開,輕輕吸吮上面裹著的蟹黃,露出的三角包就是蟹胃了。螃蟹以水生小生物、水草及腐爛的動物為食,所以蟹胃很臟,不建議食用。
●蟹腮:兩排“小扇子”
蟹腮最明顯,打開蟹殼后在蟹身上的兩排灰色扇狀軟綿綿的組織就是了。蟹腮是螃蟹的呼吸系統(tǒng),也同樣不宜食用。
●蟹心:黑膜下的“六角板”
中醫(yī)常說螃蟹是極寒的,所以孕婦及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而在螃蟹身上又數(shù)蟹心最為寒涼,吃蟹時要記得取下蟹心哦。蟹心是一個白色的六角形,它一般位于蟹中央一塊黑色膜衣下,連接兩片蟹腮中間的白色物質(zhì)就是蟹心。
●蟹腸:蟹胃通到蟹臍的一條黑線
蟹腸位于螃蟹下腹部的那塊可以掰開的三角內(nèi)。打開三角可以看到它頂端連接蟹身的一條黑線,它就是蟹腸了。蟹腸也屬于螃蟹的消化系統(tǒng),建議將其取出,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