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準備:
由于太陽的實際距離很遠,即使使用200mm的鏡頭也只能在畫面中留下指甲大小的圖象。筆者建議大家使用帶長焦鏡頭的DC。太陽下落后,光線的亮度將明顯下降,慢速快門配合長焦拍攝,三腳架必不可少。黃昏的時候地面上會有晚霞遮蓋著太陽散射的光線,顯現(xiàn)出一輪沒有光芒散射的太陽,這就是拍攝日落的時候了。當太陽光開始減弱,周邊天空或者云彩開始出現(xiàn)紅色或者黃色的晚霞時就開始拍攝,朝霞或者晚霞的變幻是無常而且迅速的,在實際拍攝之前最好預先在印象中構個圖,以免造成手忙腳亂。
曝光:
拍攝日落時曝光量很難掌握,這是因為光線變化太快,一般可以以畫面中央的亮度為曝光依據(jù)。測光以天空為主要對象。一旦曝光過度日落時的氣氛難以反映。攝影者可將曝光控制在曝光不足半檔至一檔,由于太陽的亮度始終要比天空高得多,如果天空的曝光過于充足,太陽必定會過曝,所以在拍攝的時候要對天空測光曝光。直接對著太陽,曝光讀數(shù)總是不準。這樣會導致畫面上只有太陽,而其余部分卻曝光不足。 大多數(shù)時候寧愿照片稍微欠曝也不要過曝,以背景進行曝光測定,能使主體曝光嚴重不足,形成強烈的剪影。可以將相機的測光模式選擇為“點測光”,接下來對天空進行測光,如果自己的相機有曝光鎖【AE Lock】,按下【AE Lock】鈕,將曝光值鎖定(有些DC半按住快門鍵以鎖定)。之后重新調整構圖,以剛才的曝光進行拍攝,這樣就可以拍出完美的剪影效果。如果拍攝日落的時候測光不位于天空,那么照片中的其它物體會顯得比較明顯,導致太陽不夠突出。如果過將測光對準天空,那么便能襯托出太陽這個主體。
選擇白平衡:
數(shù)碼相機有豐富的白平衡效果可以代替簡單的濾色鏡。一般DC的白平衡都包含了:日光、陰天、燈管、白熾燈。當選擇日光白平衡的時候畫面最偏黃色、選擇白熾燈白平衡的時候畫面最偏藍色。在拍攝日落的時候,建議選擇自動白平衡或者日光白平衡,拍攝出來偏黃的色調很能表現(xiàn)出夕陽的氛圍。
云的因素:
水的因素:
拍攝水面倒影會使日落的照片增色,平靜的海面或湖面能反映天空中的景物。呈現(xiàn)出如鏡中一樣的影象,而拂過水面的微風總是會擾動這種倒影。在水面上留下條更加耀眼的光線,并從地平線到畫面的前景之間勾畫出一條光路。當太陽漸漸下落時,這條光路會延伸到你的眼前。在水邊拍攝的時候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構圖的因素。不少優(yōu)秀的日落攝影作品都是在水邊完成的,因為在日落的時候,波光鱗鱗的水面倒映出美麗的彩霞,水面上的船只帆影給畫面平添了幾分生動。拍攝水面倒影會使日落的照片增色,平靜的海面或湖面能反映天空中的景物。測光的時候,一般是選擇平均測光模式,這樣才能使整個畫面的光線分布均勻,不至于過曝或者欠曝。
特殊效果:
日落的時候光圈的運用是十分值得注意的。用小光圈進行拍攝,能使太陽呈現(xiàn)星星狀光芒的效果,光圈越小,這種效果就越明顯。
總結:攝影其實就是在玩光,拍攝日落的場景把握得當,光影可以得到淋漓盡致的描繪。黃昏時分的光線偏暗,曝光一定要足。理論歸理論,提高自己攝影水平的最佳途徑還是只有自己拿起相機實地拍攝幾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