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漢周通識
01
明朝的正式國號不是“明”,而是“大明”
02
遼寧在明朝屬于山東,整個西北在明朝只有陜西省,甘肅寧夏青海都屬于陜西
03
明朝時期俄羅斯曾經(jīng)派使節(jié)團造訪北京,由于說蒙古語,明朝誤認為他們是蒙古部落的一個分支
04
明朝初年的后宮制度很奇葩,被皇帝寵信過一回就可以當妃子,結(jié)果造成開支暴漲。直到嘉靖年間限制后宮人數(shù),才有所好轉(zhuǎn)
05
明朝大學(xué)士官職只有五品,太監(jiān)總管卻是四品
06
嘉靖皇帝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明君,他規(guī)定外戚除非有軍功,爵位只能一代享用,子孫還是平民。
廢除所有鎮(zhèn)守太監(jiān),并將作惡多端的宗室伊王廢除爵位,貶為庶民。然而人們只記住了他喜歡煉丹
07
明朝曾放開民間武備限制,由官府主導(dǎo)將筑城技術(shù)、火器火藥、隊列編伍、兵器武藝等軍陣戰(zhàn)術(shù)下放,這些內(nèi)容在書籍《鄉(xiāng)約·塞語》里都有記述。
除了這些基本的,明朝甚至將練軍之術(shù)、兵法輯要印成小冊子由縣里組織逐層下發(fā)到鄉(xiāng)里一級。
比如萬歷二十五年四月,揚州知府郭光復(fù)親自制作《練兵輯要》和《倭情考略》兩部軍事小冊子,下令措紙印發(fā)、家家一本,上至府城縣郭,下至鄉(xiāng)約保甲,都要人人通習(xí),不識字的就由識字的負責講解。
這下明白為啥明末起義軍里會出現(xiàn)這么多精通騎射、略懂用兵的鄉(xiāng)巴佬了吧…
08
臣民私下里或者半公開的稱呼皇帝為“爺爺”。就像隋唐稱呼天子為“圣人”,兩宋稱呼皇帝為“官家”一樣,明朝稱呼皇帝為“爺爺”。
一直在瓦剌陪侍護衛(wèi)明英宗的錦衣衛(wèi)校尉袁彬,在自己所著的回憶著作《北征事跡》中,開口閉口都是叫朱祁鎮(zhèn)個爺爺。
“如今天氣冷凍,爺爺如何去得?”
“今日晚不敢開門,這城池軍馬是爺爺?shù)??!?/p>
“今夜有五個夜不收,來密請爺爺石佛寺去。”
“今送爺爺從居庸關(guān)進去?!?/p>
明英宗朱祁鎮(zhèn)下令的時候,也是自稱為爺爺?shù)模?/p>
“爺爺有旨:要差總旗高斌、太監(jiān)喜寧、達子那哈出回京。”
09
同樣一件事,明朝皇帝干會被罵,清朝皇帝干會被夸
比如奴才
10
洪武三年大旱,明太祖朱元璋為祈雨,穿素服草鞋。
徒步至山川壇,白天坐地上暴曬,晚上席地而睡。
后妃們負責做飯,全是粗米糙糧,堅持三天。
雖然民間傳言,朱元璋形象是暴戾嗜血,但為給老百姓祈雨,能做到這個程度,古代僅有老朱一人。
《明太祖實錄·卷五十三》
洪武三年…
久不雨,上謂中書省臣曰:君天下者不可一日無民餋…
是日四鼓,上素服草履徒步出詣山川壇,設(shè)藁席露坐,晝曝于日,頃刻不移、夜臥于地衣,不角羊帶,皇太子捧榼進蔬食雜麻麥菽粟凡三日…
壬戌旦大雷雨四郊沾足。
11
成化時,皇帝寵信太監(jiān)汪直,太監(jiān)專權(quán)。
內(nèi)閣如同擺設(shè),內(nèi)閣和六部基本上無所作為,成天上場混盒飯。
所以當時有個很有趣的稱呼: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
紙糊三閣老分別是:萬安、劉吉、劉翔。這三位成天裝傻充愣不干實事。
泥塑六尚書分別是:吏部尚書尹旻,戶部尚書殷謙,兵部尚書張鵬、工部尚書劉昭,禮部尚書周洪謨, 刑部尚書張鎣。
這六位部長比三閣老還滑頭,啥事也不干,混吃混喝撈工資。
12
正德年間,曾經(jīng)有一件瓷器刻有波斯文:「大明可汗蘇萊曼沙」御制字樣。
這個「大明可汗蘇萊曼沙」就是明武宗朱厚照本人...
沙是波斯語~國王的意思。
@煲靚湯
13
明朝公主嫁人,宮里要派老宮女去管事,叫管家婆。
駙馬和公主想要進行一些不可描述行為(點到為止),需先向管家婆行賄。
萬歷皇帝的妹妹(永寧公主),因為駙馬行賄不足,未能成功進行不可描述行為。
最后直到駙馬去世,公主還是處女。
萬歷皇帝的女兒(壽陽公主),駙馬不行賄,結(jié)果搞不成,一氣之下跑去找萬歷告狀。
結(jié)果管家婆先去告了叼狀,還伙同內(nèi)侍在皇宮門口把駙馬揍了一頓。結(jié)果也很奇葩,駙馬和公主被申斥,管家婆反而受表揚,真是奇哉怪也
這得怪朱熹
14
崇禎年間,有大量西方圖書傳入我國。
崇禎皇帝還下旨要求,大量翻譯。
當時譯成300多種,除種類涉及:自然科學(xué)、實用技術(shù)、邏輯學(xué)、宗教類…
1938年,北平天主教堂,整理庫存圖書之時。
發(fā)現(xiàn)崇禎年間,殘余的西方圖書(中文版)。
其中有哥白尼《天體運行論》、開普勒《哥白尼天文學(xué)概要》…
重要科學(xué)典籍。
后滿清入關(guān),認為翻譯這些西方圖書沒用,這項工作,就被迫停止。
15
越南在明朝時期,兩度被納入中國版圖。
第一次是在1407年(明成祖永樂五年),在越南設(shè)立置交阯承宣布政使司,正式把越南納入明朝版圖。
但可惜的是,宣德二年(1427年)廢交阯布政司。
前后持續(xù):永樂、洪熙、宣德三朝,共計20年(直接控制,非羈縻)
第二次是在1540年(明世宗嘉靖十九年),莫登庸與大臣數(shù)十人自縛跪拜,入鎮(zhèn)南關(guān)向明朝官員納地請降,明朝將安南國降為安南都統(tǒng)使司,從屬國降為屬地。
原安南國王改封安南都統(tǒng)使,官進二品,改其十三道為十三宣撫司,各設(shè)宣撫、同知、副使、僉事,聽都統(tǒng)黜陟。
命莫氏為安南都統(tǒng)使秩從二品,世襲,三年一貢。
至此,越南再入中國版圖,明朝對其實行羈縻統(tǒng)治。
直至1644年,崇禎皇帝在煤山上吊為止。
前后持續(xù):嘉靖、隆慶、萬歷、泰昌、天啟、崇禎七朝,共計104年
16
東廠的太監(jiān)拜的是岳飛,在他們看來,朝堂上的那幫文官都是和秦檜一個嘴臉,沒一個好東西,而他們內(nèi)監(jiān),忠心可比岳武穆。
賣古玩
17
某些方面 太監(jiān)確實說對了,比如:明代御史為博「直言敢諫」的好名聲,喜歡故意找事激怒皇帝,然后被庭杖。
到明朝中后期:有些御史,甚至?xí)褟椪旅鞔a標價,只要錢到位,他可以幫你彈劾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