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經(jīng)路上,孫悟空打死六個(gè)盜賊,隱喻斬?cái)嗔?/strong>,三打白骨精,意為除去佛教三毒,而打死六耳獼猴,則是“去二心”的寓意。
在原著第六十四回《荊棘嶺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談詩》中,孫悟空打死的六個(gè)樹精也同樣有著隱喻,而答案就在他們連起來的名字中。
孫悟空一向嫉惡如仇,在唐僧去往西天取經(jīng)的道路上,一直都是他保護(hù)著唐僧,讓唐僧免受妖怪的迫害。孫悟空不會平白無故就去打死妖怪,死在如意金箍棒下的基本上都是為非作歹的妖怪。
那么,孫悟空非要打死六個(gè)樹精,是因這六只樹精做了何事呢?
原來,唐僧師徒路過荊棘嶺的時(shí)候,這六只樹精將唐僧?dāng)z到了木仙庵中,想與他會友談詩。
原先,六只樹精伴著唐僧逍遙快活地吟詩作對,哪曾想后來竟欲將其中的杏仙許配給唐僧,可一心只想著取經(jīng)的唐僧怎會與妖怪在一起,于是果斷拒絕了這個(gè)要求。
樹精遭到拒絕之后惱羞成怒,便想威逼利誘逼迫唐僧,可直到第二天唐僧仍然不搭理他們,正當(dāng)這時(shí),無所不能的孫悟空趕來營救,這六只樹精便聞風(fēng)而逃,躲藏了起來。
但具有火眼金睛的孫悟空,豈是這些小小妖精能夠瞞得過的,一下便找到這六只樹精,并斬草除根了。
孫悟空打死這六只樹精的原因,表面上看似是這六只樹精綁架唐僧,有非分之想,但真正的原因卻在于他們名字的隱喻。
這六只樹精的名字分別叫做十八公、孤直公、凌空子、拂云叟、赤身鬼、杏仙,即“松、柏、檜、竹、楓、杏”,都是生長在山野之中的樹木,連起來便是“荊棘”。
與此地“荊棘嶺”的名字相同,荊棘有艱險(xiǎn)境地的意思,在佛教中還代表著外界的諸多煩惱。
再看這些樹,都是人間富貴人家借以表明自己追求而種的樹木,有所希冀就做不到無欲無求。六個(gè)樹精雖看似風(fēng)雅高清、不問世俗,但談笑的詩中卻凈是“自我吹噓”,并未做到擺脫俗念。
而唐僧想要取得真經(jīng)就要擺脫這些欲望,就像佛法中所說的“萬物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樣,求佛之人要拋卻心中的欲望,擺脫紅塵。
因此,孫悟空果斷地打死這六只樹精。殺了這六只妖怪,便是消除了煩惱,清凈了六根,如此才能一心向佛。
回看,唐僧一行人剛到此地時(shí),唐僧曾這樣說道:
“路痕在下,荊棘在上,只除是蛇蟲伏地而游,方可去了。若你們走,腰也難伸,教我如何乘馬?”
后來豬八戒在山腰發(fā)現(xiàn)立著的一塊石碑,上面寫道:荊棘蓬攀八百里,古來有路少人行。
可見,此地的荊棘漫山足足八百里,鮮少有人路經(jīng)。而此路是前往西方的必經(jīng)之路,這就阻礙了佛教的傳播。這阻礙的時(shí)間從樹精們的道行看,足足有千年之久。
“荊棘嶺”的存在與唐僧一行人西行的目的背道而馳,這里便已暗示了樹精的結(jié)局:斬?cái)嗲G棘,方可通路。
以上均是我的個(gè)人觀點(diǎn),如有他聲,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