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島原創(chuàng)
當孩子開始慢慢接觸社會的時候,尤其是在對金錢的觀念還沒有成型的情況下,總會遇到有關(guān)的問題。在孩子們的心理,有了金錢就可以換取喜歡的東西,錢越多越好,這或多或少也會影響孩子們的價值觀。事情都有對立的一面,當家長提供不了這些條件來滿足孩子的時候,“窮”也就成為了孩子需要面對的問題?!皨寢專奂覟槭裁锤F?”
兩位媽媽的不同回答,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第一位媽媽:
“就是沒有錢”、“錢都給你上學用了,光是養(yǎng)你啊,就花了好多錢,你以后得賺多點錢回報我們啊”、“別人家有錢,但是咱比不了啊?!泵鎸⒆拥膯栴},圖圖媽媽就闡述不明白之間的關(guān)系。通過媽媽給予的答案,孩子對金錢的觀念變得更加黑白化,同時添上了幾分功利色彩。
家長的答案,有時是主觀意識比較強的,他不會讓孩子去思考其中的問題,而是強制性地把答案給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家長這一做法也會深深地影響到孩子的三觀建立,尤其是對金錢的認知,可謂是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如何引導孩子正確認知,是個值得思考的課題。孩子的成長應(yīng)該是充滿幸??鞓返模埜嬖V孩子要學會努力,認真對待每一件事,你才會有收獲。父母不應(yīng)該把“窮”的原因推到孩子身上,這是種道德綁架,“哭窮”的行為更不應(yīng)提倡,孩子容易因此變得自卑。
第二位媽媽:
同學聚會上,在座的都已經(jīng)為人父母,談起最近在孩子身上發(fā)生的事,大家都多有共鳴。一位女同學說:“前幾天我姑娘還問我,我們家為什么這么窮?”也是,女同學家趕上創(chuàng)業(yè)失敗,流失一大筆資金,生活處境已是十分艱難。即使這樣困難,她也堅持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給她上品質(zhì)最好、花銷不菲的幼兒園。她笑著說,她應(yīng)該是全園區(qū)唯一騎自行車送女兒上學的媽媽了。
她自己小的時候也問過父母,母親的回答影響了她一生:“每個家庭的情況都大不相同,我們家現(xiàn)在是稍困難了些,可爸爸媽媽會努力讓全家過得更好,這需要一段時間去完成。你長大后也會憑借著自己的能力去賺錢。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的思想,如果思想貧瘠那才是真正的貧窮。你呀,只要快快樂樂地長大,就是媽媽和爸爸的期待了?!?/p>
大多數(shù)家長的回答透露出以下2種不正確的心理
1.虛榮心
有些家長在這些方面比孩子還要上心,生怕孩子被哪個小朋友比下去。久而久之,這種習慣也會被小朋友透徹學習,仿佛只要穿了名牌就高人一等,只要去吃個大餐就表示自己很有能力。出現(xiàn)攀比的次數(shù)就會越來越高,搞得孩子嫉妒心越來越強,乃至影響生活。
2.過分謙虛
與其隱瞞事實,倒不如和孩子實話實說,教會孩子節(jié)約,讓孩子的同理心更加強大。而不應(yīng)該瞞著藏著,出現(xiàn)掩耳盜鈴的情況,這樣最終將會適得其反。
家長該做的,就是花費足夠的時間陪伴孩子去學習去感知,教導孩子通過自身努力才會走向成功,而不是一味索取攀比,從小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將會讓孩子一生受益。將時間用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讓孩子幸??鞓返爻砷L,才是家長們需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