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寶寶,家里便有了歡聲笑語,也有了無盡的快樂和溫馨。
但媽媽每天帶寶寶,會很累,會很煩,遇上寶寶不??摁[時,總會有忍不住發(fā)脾氣的時候。而情感依戀期的孩子,無論如何被媽媽吼罵,始終會無條件地愛媽媽……。
有一次在網上看到了一個案例,講的是一位新疆媽媽虐待女兒至死的事。
因為重男輕女,這位惡魔媽媽經常虐待女兒麗麗:不給吃飽,不給肉吃,還經常遭毒打等等。
看著哥哥和媽媽在吃飯,而媽媽卻不給她飯吃時,麗麗哀求:“媽媽,麗麗餓?!?/p>
麗麗有一次因為偷吃豬油渣,被媽媽發(fā)現(xiàn)后,用針縫住嘴巴……。
盡管如此,麗麗還是一如既往的愛著媽媽,希望媽媽能回心轉意,一有機會就會刻意去討好媽媽,盡量靠近媽媽,但每當如此,得到的卻總是辱罵。
因為身體太瘦,營養(yǎng)不良,在那個寒冷的冬天,麗麗帶著對媽媽的不舍,含恨而去。就在麗麗臨死前,都還喊著媽媽,希望能得到哪怕一絲憐愛……。
看著我直抹眼淚,世間咋會有這樣惡毒的媽媽!真的太讓人寒心了,而就是這樣一位媽媽,卻是孩子的全部,真的是如此了。
有一天和太太去隔壁鄰居小劉家串門,她家里3歲女孩,見有客人來,表現(xiàn)得特別興奮。蹦啊,跳啊,跑啊,一刻也停不下來,始終圍著我們轉。
小劉提醒女孩不要跑,小心摔傷。但她不聽,繼續(xù)跑,結果真摔了一跤,并把茶壺給打爛了,大哭起來。小劉揪住她,順手一巴掌打在她屁股上!并大聲吼她:你這熊孩子總是不聽話,媽媽不要你了。說著就要把孩子往門口推,女孩大哭起來。
其實小劉只是想嚇嚇她,并不是真心推她出門,女孩聽到媽媽不要她了,哭得更兇了。我站起身來想要拉孩子到我身邊安慰她。
但是孩子不但不往我身邊來,還一個勁往媽媽身邊站,媽媽越是吼得兇,孩子越是往媽媽懷里鉆,一邊大哭著,可能媽媽也因為帶孩子太苦太累的原因,也忍不住掉眼淚。孩子哭泣著,還一邊用一只手去抹媽媽臉上的眼淚。
我和太太看到這情形,都開始心疼孩子了,媽媽真的是孩子的全部,一點都不假。
著名的李玫瑾教授:寶寶從出生后一直到3歲左右這期間,是最缺乏安全感的階段。在這個階段是寶寶對媽媽的情感依戀期,因為嬰幼兒時間陪伴他最多的是媽媽,孩子尋媽媽的依戀任何人都替代。
寧要乞丐的娘,不要當官的爹。對于孩子,媽媽就是她的全部,孩子可以沒有任何人,但唯獨不能沒有媽媽。
當媽媽發(fā)脾氣的時候,孩子會敏銳地感覺到,媽媽是不是不要我了?孩子不會想到媽媽為什么發(fā)脾氣,只會單純的以為媽媽發(fā)火是不喜歡自己,是要拋棄自己。
這就是為什么媽媽發(fā)脾氣吼叫時,孩子始終無條件地愛著并使勁摟著媽媽不肯撤手原因了。
在和孩子相處中,媽媽不要亂發(fā)脾氣,要多展現(xiàn)出溫柔,平靜,溫馨的一面來讓孩子獲得安全感,不可以任由孩子哭泣,不理會孩子的心理需求,多給孩子一些陪伴和愛。
萬一忍不住發(fā)了脾氣,事后也要告訴寶寶,媽媽無論任何時候都愛你。發(fā)火不是不愛寶寶了,是因為寶寶做的事情做得不對。媽媽生氣的時候,也是愛你。說不定,媽媽發(fā)完脾氣,寶寶還會說:“媽媽永遠愛我!”,“媽媽生氣是因為寶寶做得不對!”。
所以,無論你有多么生氣,在孩子面前也請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愛孩子就別對孩子發(fā)脾氣,別讓一時的沖動,讓自己陷入自責和內疚。愛孩子就別吼孩子,請多給他們一些耐心和包容。當你有意識減少自己發(fā)脾氣的次數(shù)時,你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生活是多么快樂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