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友好地與同事相處,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讓自己的職位得到快速晉升?曾國藩建議從將略、品行與學術(shù)三個方面著手,并做到“行事則不急不隨,處位則可高可卑”。
咸豐年間起,曾國藩結(jié)束了自己十年七遷的官宦生涯,進入了全新的軍事領(lǐng)域——湘軍操練。咸豐九年,曾國藩接咸豐諭出辦浙江軍務(wù),抵達南昌,擬四路進兵之策,攻取安慶。
這時,曾國藩在多軍匯合中找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幺弟國葆。原來國葆已經(jīng)投靠胡林翼的帳下,早兩天,國葆升了官。曾氏便寫信表示祝賀,告誡弟弟:“行事則不急不隨,處位則可高可卑,無人不翕然悅服”,并以“目前能做到湖南出色之人,后世即推為天下罕見之人矣”資以鼓勵。
?咸豐十年六月二十七日
? 核心提要:惟弟此次出山,行事則不急不隨,處位則可高可卑,上下大小,無人不翕然悅服。因而凡事皆不拂意,而官階亦由之而晉。凡在行間,人人講求將略,講求品行,并講求學術(shù)。
◆ 講求將略品行學術(shù) ◆
這是曾氏現(xiàn)存單獨給幺弟國葆的第一封信。
國葆比大哥整整小了十八歲,此時才三十二歲。他二十二歲中秀才,從那以后,功名便一直停留在這個初級階段再未前進了。但他一旦投筆從戎,拉起兩營人馬做起統(tǒng)領(lǐng)來,尚不到一年功夫,也未見他立過什么功勞,便立刻得了一個“以訓導(dǎo)加國子監(jiān)學正銜”。這個品銜相當于縣丞(副縣令)的級別,用時下流行的說法是副處級教育局長。
從“賀喜升官”談起,大哥告誡幺弟:行事要不激不隨,處位則可高可卑,如此則上上下下都會心悅誠服,事情也就辦好了,官也就會一步步晉升。反之,辦事若過于偏激,或完全沒有主意,地位只能在人之上,不能在人之下,則事也辦不好,官也升不上去。
大哥的這幾句話說給論年齡可以做兒子的幺弟聽的話,可謂出自肺腑,充滿了慈愛呵護之情,沒有絲毫的做作扭捏,不打官腔,不作高論,講的是大白話、大實話。這是真正的屬于曾氏個人的人生閱歷之言。
處于上升時期的湘軍,的確比歷史上任何一支軍隊都更重視將略、品行與學術(shù)。曾氏希望幺弟注重這三個方面,做一個好的湘軍統(tǒng)領(lǐng)?!澳壳澳茏龅胶铣錾?,后世即推為天下罕見之人?!?/span>
這句話有兩層意思。一是登高須自卑,先不要把目標定得太高,第一步立志做本省的出色之人。二是曾氏對湖南人才和湖南子弟兵很自信。他認為目前湖南已處于很高的層面了,今后這個層次還會不斷上升,能做湖南的出類拔萃者,自然也就是天下的出類拔萃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