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從網(wǎng)上買了幾個荔浦芋頭,雖然個頭不大,每個帶皮稱有1公斤多點,但是正好一頓吃一個挺合適。我把其中的一個芋頭做了芋頭泥,做了蛋糕卷。還剩下一碗,尋思著別浪費。這不,這幾個芋泥小面包就出爐了。
芋泥是自己炒的,只放了少量的白糖、煉乳和淡奶油調(diào)個味,相比外面買的現(xiàn)成的,真是健康又美味。
面包在我家不算零食,基本上是早餐的標配。自己會做面包就是好,不斷地開發(fā)新食譜,自得其樂,更能讓家人享受這不一樣的美味。
芋頭的營養(yǎng)價值可不小,因為富含淀粉,既可當一部分主食,又能入菜。芋頭有健脾、利濕的功效,經(jīng)常食用可提高免疫力。荔浦芋頭是芋頭中的極品,作為廣西的首選貢品在隋朝末期進貢皇家大典,尤其是在清朝乾隆年間達到了極盛。又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制定專用芋頭。
加了荔浦芋泥的小面包,除了自帶小麥香氣外,更多了芋泥的清香和細膩口感,這可真是外面買不到的。我做的芋泥面包太饞人,美味和營養(yǎng)一個不少,早餐我家從不發(fā)愁。顏值和美味超贊的芋泥面包,學會這個方子,再也不買店里的了。
【面包主料】 高筋面粉160克,低筋面粉40克,耐高糖干酵母3克,淡奶油30克,涼水110克,白糖20克,鹽2克,黃油18克
【夾心裝飾】自制芋泥240克,表面刷蛋液少許,表面撒白芝麻少許
【數(shù)量】 6個,63克/個面團,40克/芋泥
【烘烤】 上火180度,下火200度,18-20分鐘,中下層
【制作過程】
1. 面包主要材料準備好:高筋面粉160克,低筋面粉40克,耐高糖干酵母3克,淡奶油30克,涼水110克,白糖20克,鹽2克,黃油18克,夾心用的自制芋泥一碗;
2. 除面包主料中的黃油外,其它材料全部入廚師機的揉面桶中;我家里沒有細砂糖和綿白糖了,用的粗砂糖,因為粗砂糖不易融化,所以先把粗砂糖和淡奶油、涼水、鹽入桶中,攪拌融化后再放入酵母、高低筋面粉;
3. 先用廚師機的1檔慢速將材料混合均勻,再轉(zhuǎn)2檔攪打面團,面團滋潤較光滑,能拉扯出粗膜,加入黃油;
4. 先用1檔慢速將黃油全部融入面團中,再轉(zhuǎn)3檔中速攪打,面團柔軟光滑且不粘盆壁,揪一塊面團,面團不粘手,能輕輕撐出透明且有彈性的薄膜,揉面結(jié)束;
5. 面團收圓放在深盆里,蒙保鮮膜,放在溫暖濕潤處進行基礎發(fā)酵;
6. 我用發(fā)酵箱,溫度29,濕度65,暫定2.5小時,看面團狀態(tài)來調(diào)整時間;也可以放在烤箱中,用發(fā)酵檔,溫度控制在30度左右,放一碗溫水;基礎發(fā)酵的溫度不要過高,會使成品的組織太粗糙;
7. 面團是原來的2倍大時,手指蘸面粉在面團頂部戳個洞,不塌陷不回縮,發(fā)酵成功;
8. 面團倒在案板上,如果不粘手就不要撒面粉,輕輕拍打排氣,稱重分成6等份,每個面團約63克;分別揉圓,蒙保鮮膜或者扣盆松弛15分鐘左右;手指按壓面團,面團不回彈就是松弛到位了;
9. 松弛面團的時候,將芋泥稱重分成每個40克,揉圓備用;
10. 取一個松弛好的面團,輕輕拍扁有手心大小,將芋泥頭放在面皮中間;
11. 四周向中間聚攏,封口捏緊;
12. 封口朝下,光面朝上;
13. 用手按扁,成直徑10厘米的小圓餅;用剪刀向中心方向剪6-7刀,每個刀口長約2厘米,完全剪透;
14. 將剪好花邊的芋泥面包生坯放在不粘烤盤上,放在發(fā)酵箱里二次發(fā)酵,溫度32,濕度65,約30分鐘;也可以放在烤箱里,用發(fā)酵檔,時間控制在35度,放一晚碗溫水增加濕度;
15. 面包生坯是原來的1.5-2倍大,表面刷一層雞蛋液,中間位置撒少許生的白芝麻;烤箱開始預熱200度;
16. 將生坯送入預熱好的烤箱中下層,上火180度,下火200度,20分鐘左右;根據(jù)使用的烤箱實際情況來調(diào)整;
17. 烤好的芋頭面包立即出爐,晾架上晾到手溫時入袋保存。
1. 這個配方用的直接發(fā)酵法,為防止面包老化,盡量在2天之內(nèi)食用完;
2. 加入淡奶油是為了使面包更加柔軟和醇香;
3. 加入少量低筋面粉也是為了增加面包的松軟度;
4. 包著芋泥的面團拍得越扁越大,剪出來的花瓣越明顯;反之,烤出來的面包近似于小圓面包,且花瓣樸素粘連在一起;
5. 芋泥的制作:荔浦芋頭刮皮后切薄片蒸熟,壓成泥與適量白糖、煉乳、淡奶油混合均勻,入不粘炒鍋中炒幾分鐘,去掉多余的水汽,使芋泥的粘性更強;
6. 烘烤的時間和溫度視烤箱的實際情況、面包的大小、喜歡的口感和上色來調(diào)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