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熱浪滾滾;拖著疲倦的身軀走在林蔭道上;忽然陣陣清香撲鼻而來;頓覺耳清目明;倦意頓消。仔細一看;原來是路邊的女貞花香;不禁讓我想起這味良藥的種種用途.......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是這樣描述女貞子的:“此木凌冬青翠,有貞守之操,故以女貞狀之?!贝怂?/span>性甘涼味苦;歸肝腎經(jīng);有滋補肝腎,明目烏發(fā)之功。用于眩暈耳鳴,腰膝酸軟,須發(fā)早白,目暗不明。關于此藥還有多個傳說......相傳在南宋時期;浙江杭州一帶有一富戶;其女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貌;功于琴棋書畫;遠近聞名;偶然的機遇識得上京趕考的秀才;已私定終身;本是天作之合。無奈又被不學無術、劣跡斑斑的縣令兒子看上;對于這種紈绔子弟她是誓死不從;結(jié)果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秀才進京趕考歸來;驚聞此事;悲痛欲絕;茶飯不思;不幾日便滿頭銀發(fā)......其后服用女貞子治好了白發(fā)。其實不管是多么凄美、老套的故事;但是都反應了女貞子的奇特功效。
筆者在臨床上應用女貞子治療肝腎虧虛引起的視物昏花;須發(fā)早白、脫發(fā)等都取得了不錯的療效。
幾則驗方;僅供參考:(請在醫(yī)師或藥師指導下服用)
1、肝腎虧虛、血虛引起的須發(fā)早白;脫發(fā):女貞子30克、當歸12克、桑椹30克,水煎服;每日兩次;連服1-2月。
2、肝腎虧虛、血虛引起的神經(jīng)衰弱:女貞子、酸棗仁、夜交藤各30克。水煎服。
3、肝腎虧虛、血虛引起的視物昏花:女貞子、草決明、菊花、各30克。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