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敘事角度的含義 敘事角(P256) 敘事=講故事
敘事角度=講故事的角度
小說中的故事總是某人的故事。于是敘事角就與人稱互為整體,緊密相連。 寫作的一般規(guī)律:寫什么→怎樣寫→為什么這樣寫。
敘事角度解決的是“怎樣寫”的某些問題。它繞開諸如“敘述”、“描寫”、“抒情”之類的單純的表達方法,是一種更有效的綜合性的表現(xiàn)技巧。
就小說的表現(xiàn)形態(tài)而言,什么樣的人從什么角度講故事,決定了以下的要素: ⑴什么樣的人:“他(她)”或“我”。
⑵什么角度:全知道、部分知道或只限于觀察。
⑶故事:因人和角度不同而呈現(xiàn)不同的效果。如:①故事內(nèi)容的詳略輕重。②哪些內(nèi)容被講明,哪些內(nèi)容被隱藏。③讀者理解的有多少。
二、敘事角度的基本類型與實際例證 (一)敘事角度的基本類型 1.第三人稱敘事角度
⑴全知敘事 ⑵參與敘事 ⑶客觀敘事 2.第一人稱敘事角度
⑴主要人物敘事 ⑵次要人物敘事
⑶觀察者敘事
(二)敘事角度的實際例證
通過以不同的敘事角度,對寓言《狐貍和烏鴉》的改寫為例。
1.第三人稱敘事角度 ⑴全知敘事 例文:
清晨,饑餓的狐貍看見一只烏鴉正在飛過,嘴里叼著一大塊奶酪。她正在把奶酪?guī)Ыo她的孩子們,因為它們已經(jīng)有幾個小時沒有東西了。
“啊,我真喜歡那塊奶酪?!焙傂睦锵耄骸澳菈K奶酪一定好吃極了?!?烏鴉又累又餓,于是落到附近的一棵樹上。狐貍馬上跑到那棵樹下面坐下來,然后仰起臉朝樹上的烏鴉喊:“烏鴉小姐,早安!你今天真漂亮啊!兩只明亮的眼睛閃閃發(fā)光,羽毛烏亮,如同黑漆一般?!毕矚g別人吹噓自己的烏鴉聽了十分得意。于是,狐貍繼續(xù)說道:“你這么漂亮,你的嗓音也一定優(yōu)美動聽。你這個美人兒,能給我唱支歌嗎?”
烏鴉受到如此吹捧實在太高興啦,她簡直難以按捺自己了,請諸位讀者準備好,吸取所有的人都應(yīng)記取的教訓!
烏鴉興奮得全然忘乎所以,這時唱歌會有什么后果是顯而易見的,但烏鴉顯然忘記了這一切。于是,她把頭抬得高高的,張開嘴巴開始唱歌了。她一唱歌,那塊奶酪便從嘴里掉下來,正好落到狐貍面前。狐貍咧開大嘴直笑,并且說:“謝謝你,烏鴉小姐。為表達對你這塊奶酪的謝意,我要給你一個忠告,這就是——千萬不要相信吹捧你的人?!?nbsp;
狐貍得意極了。它將奶酪吃的干干凈凈,拔腿走了。
2
第三人稱全知敘事角度的特點,就在于“全知”:作者不但知道故事的全部,而且知道所有人物的一切隱秘,包括其復(fù)雜微妙的心理變化。
中國古代小說一般都是第三人稱全知敘事,到了近代以后中國作家才有意識地使用了敘事角的技巧,在小說的藝術(shù)形式上產(chǎn)生了重大變革。
⑵參與敘事 例文:
清晨,狐貍看見一只烏鴉正在飛過,嘴里叼著一大塊奶酪。啊,我真喜歡那塊奶酪,狐貍想道。當烏鴉落在附近的一棵樹上的時候,狐貍急忙跑到那棵樹下臥下來,臉向上沖著烏鴉喊:“烏鴉小姐,早安!你今天真漂亮??!兩只明亮的眼睛閃閃發(fā)光,羽毛烏亮,如同黑漆一般?!睘貘f抖抖身上的毛,頭抬得高高的。于是,狐貍繼續(xù)說道:“你這么漂亮,你的嗓音也一定優(yōu)美動聽。你這個美人兒,能給我唱支歌嗎?”
烏鴉昂起頭閉上眼,張開嘴巴開始唱歌了?!鞍?!她已經(jīng)上了我的圈套?!焙偤喼庇行┬老踩艨窳?。她一唱歌,那塊奶酪便從嘴里掉下來,正好落到狐貍面前。狐貍狡猾地咧開大嘴直笑,并且說:“謝謝你,烏鴉小姐。為表達對你這塊奶酪的謝意,我要給你一個忠告,這就是——千萬不要相信吹捧你的人?!?nbsp;
狐貍得意極了。它將奶酪吃的干干凈凈,拔腿走了。
參與敘事的角度,就是從故事中一個人物的角度來講述的。由于只限于寫一個人物的思想感情,所以比全知敘事更接近于實際生活;同時也連貫、富于條理,因為所有事件的發(fā)生,所有的人物都是用一個價值標準去看待、衡量的。
⑶客觀敘事
客觀的敘事角度,雖然也使用第三人稱,卻很像攝影機,作者完全處于畫面之外,只寫出所見所聞,而不寫他未見未聞的事。這使作者與他的故事之間的距離拉大,讀者必須自己最大限度地來理解故事。海明威的許多短篇都是采用這種敘事角度。
例文:
清晨,一只烏鴉嘴里叼著一大塊奶酪飛過。“啊,我真想吃那塊奶酪?!焙偳那牡卣f。當烏鴉落在附近的一棵樹上時,狐貍跑到那棵樹下臥下來,臉向上沖著烏鴉喊:“烏鴉小姐,早安!你今天真漂亮??!你的羽毛多么嬌美!你的眼睛多么明亮!” 烏鴉抖抖身上的毛,頭抬得高高的。狐貍繼續(xù)說道:“你這么漂亮,你的嗓音也一定優(yōu)美動聽。美人兒,能給我唱支歌嗎?”
烏鴉昂起頭來,閉上眼睛,張開嘴巴開始唱歌了。她一開口唱歌,那塊奶酪便從嘴里掉下來,正好落到狐貍面前。狐貍咧開大嘴直笑,對烏鴉說:“謝謝你,烏鴉小姐。為表達對你這塊奶酪的謝意,我要給你一個忠告,這就是——千萬不要相信吹捧你的人?!?nbsp;
狐貍好像很得意,它將奶酪吃的干干凈凈,拔腿走了。
小結(jié)
3
第三人稱敘事角度是故事之外的人講(敘述)故事,通常使用代詞她、她或他們。作者可以全知、參與或者客觀地講述。
2.第一人稱敘事角度
采用第一人稱敘事角度時,故事是由故事里的某一個人物講述的。這使故事顯得真實,好像某人正在給你講故事;同時也使故事更令人信服,于是就大大縮短了讀者與故事中人物的距離
第一人稱敘事可以造成戲諷、幽默等效果。如故事通過一雙“幼小的眼睛”看到,與從一個傻子的嘴里講出,都是第三人稱敘事難以做到的。
弊端是,不能有效地描寫人物心理;同時敘事人必須活到故事的最后,否則故事就會讓人難以置信。
⑴主要或次要人物敘事 例文:
清晨,我看見一只烏鴉正在飛過,嘴里叼著一塊奶酪。我是一個很聰明的狐貍,所以我決定把那塊奶酪弄到手。當烏鴉落在附近的一棵樹上的時候,我就在那棵樹下面坐下來,然后我沖著它說:“烏鴉小姐,早晨好!你今天真漂亮??!你的羽毛多么嬌美!你的眼睛多么明亮!”我想,這下行了吧。然而烏鴉拍拍翅膀挺挺胸脯?!芭叮蔽倚睦锇蛋档馗吲d?!八窍胱屛以俟ЬS它幾句吧?!庇谑俏依^續(xù)說:“你這么漂亮,你的嗓音也一定優(yōu)美動聽。美人兒,能給我唱支歌嗎?”
愚蠢的烏鴉昂起頭來,閉上眼睛,張開嘴巴開始唱歌了。當然它一開口唱歌,奶酪便從嘴里掉下來,落到我跟前。“謝謝你,烏鴉小姐?!蔽抑S刺地說?!盀楸磉_對你的謝意,我要給你一個忠告,這就是——千萬不要相信吹捧你的人。”我很得意,把那塊奶酪吃得干干凈凈,高高興興地拔腿就走。
如果用故事里的次要人物作為第一人稱,結(jié)果就是:
一天清晨,我銜著一塊奶酪在天空上飛過的時候,看見一只狐貍。當我落在附近的一棵樹上時,狐貍便在這棵樹下坐下來,揚起頭來沖我喊:“烏鴉小姐,早晨好!你今天真漂亮?。∧愕挠鹈嗝磱擅?!你的眼睛多么明亮!”我知道人們都很贊賞狐貍的聰明。因此我聽了狐貍的這番甜言蜜語非常高興,于是我拍拍翅膀,挺挺胸。狐貍接著說道:“你這么漂亮,你的嗓音也一定優(yōu)美動聽。能給我唱支歌嗎,美人兒?”我想審美能力這么高的動物,提出這樣的要求是很合理的。我應(yīng)該答應(yīng)它的要求。于是,我挺起胸,閉上眼,張開口唱起來。
你可以想象會帶來怎樣的結(jié)果。除我之外誰都會想到奶酪將從我的嘴里掉出來,落到樹下的狐貍跟前。我恐懼地望著狐貍把奶酪吃得干干凈凈,然后那只狡猾的狐貍又說了些什么忠告我的話——千萬不要聽信那些獻媚的人。它說得有些道理??伤鼘ξ页母鑵s一個字也沒有說,它喜不喜歡我唱的歌呢?
⑵觀察者敘事
如同第三人稱敘事,觀察者(報導(dǎo)者)作為第一人稱敘述故事,可以使故事完全客觀——敘事者只敘述自己的所見所聞,不加評論,不加解釋。這就產(chǎn)生一種戲劇性效果,敘事節(jié)奏也比故事里的人物講述慢得多。
例文:
一天清晨,我看見一只烏鴉從空中飛過,嘴里叼著一大塊奶酪。它被一只狐貍發(fā)現(xiàn)了。我這個對動物本性很敏感的觀察者,就馬上記錄下狐貍與烏鴉之間所發(fā)生的事。當烏鴉落在附近的一棵樹上的時候,那只狐貍也在那棵樹下坐下來,仰面朝天沖著烏鴉喊:“烏鴉小姐,早安!你今天真漂亮啊!你的羽毛多么嬌美!你的眼睛多么明亮!” 那只烏鴉拍拍翅膀,挺挺胸。狐貍接著說:“你長得這么漂亮,你的嗓音也一定優(yōu)美動聽。美人兒,能給我唱支歌嗎?”
烏鴉毫不猶豫地挺起胸脯,抬起頭,閉上眼睛放聲唱了起來。它一開口,奶酪便從它的嘴里掉了出來,落到狐貍跟前。狐貍咧開大嘴直笑。我聽見它說:“謝謝你,烏鴉小姐。為感謝你的奶酪,我要給你一個忠告:千萬不要相信吹捧你的人?!闭f完之后,我見它把奶酪吃得干干凈凈,拔腿走了。
小結(jié)
第一人稱敘事角用人稱代詞“我”講述故事。敘事人可以是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也可以是次要人物,還可以是故事的旁觀者。
三、敘事角度的轉(zhuǎn)換
在某些作品里,敘事角度有時被更換。如: 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門前安排菜蔬下飯,只見一個人閃將進來,酒店里坐下,隨后又一人閃入來??磿r,前面那個人是軍官打扮,后面這個走卒摸樣,跟著也來坐下。
(《水滸傳》第九回)
《水滸傳》使用的是第三人稱全知敘事,此例中“看時”開始,則是李小二眼中所見,很生動地表現(xiàn)了他滿腹狐疑的心理,制造了一種特殊緊張的氣氛。是由第三人稱全知敘事轉(zhuǎn)為第三人稱參與敘事。再如魯迅的《祝?!?。
“寫什么→怎樣寫”是作家的問題,“為什么這樣寫”則令讀者大傷腦
筋。任何一篇或一部小說都有自己的敘事角,就如任何一篇或一部小說都有“敘述”、“描寫”一樣。作家想采用什么樣的敘事角是技巧問題,采用這樣的敘事角要達到什么目的,獲得什么效果,則是創(chuàng)作的最終目標。
參考書目:
1.《敘事學導(dǎo)論》,羅鋼,云南人民出版社。 2.《小說敘事學》,徐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小說修辭學》,布斯,北京大學出版社。
四、練習題
5
(一)分析下列節(jié)選的作品片段,指出它們使用的是哪一種敘事角度。 1.我從此便整天的站在柜臺里,專管我的職務(wù)。雖然沒有什么失職,但總覺有些單調(diào),有些無聊。掌柜是一副兇臉孔,主顧也沒有好聲氣,教人活潑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幾聲,所以至今還記得。
2.是的,我又看見月牙兒了,帶著點寒氣的一鉤兒淺金。多少次了,我看見跟現(xiàn)在這個月牙兒一樣的月牙兒;多少次了,它帶著種種不同的感情,種種不同的景物,當我坐定了看它,它一次一次的在我記憶中的碧云上斜掛著。它喚醒了我的記憶,象一陣晚風吹破一朵欲睡的花。(老舍:《月牙兒》)
3.象用力擲在墻上而反撥過來的皮球一般,他忽然飛在馬路的那邊了。在電桿旁,和他對面,正向著馬路,其時也站定了兩個人:一個是淡黃制服的掛刀的面黃肌瘦的巡警,手里牽著繩頭,繩的那頭就拴在別一個穿藍布大衫上罩的背心的男人的臂膊上。這男人戴一頂新草帽,帽檐四面下垂,遮住了眼睛的一帶。但胖孩子身體矮,仰起臉來看時,卻正撞見這人的眼睛了。那眼睛也似乎正在看他的腦殼。他連忙順下眼,去看白背心,只見背心上一行一行地寫著些大大小小的什么字。(魯迅:《示眾》)
(二)使用恰當?shù)臄⑹陆嵌雀膶懺⒀浴独呛托⊙颉贰?狼和小羊碰巧同時到一條小溪邊喝水,那條小溪是從山上流下來的。狼非常想吃小羊,可是它想,既然當著面,總得找個借口才好。狼就故意找茬,氣沖沖地說:“你怎么敢到我的溪邊來,把水弄臟,害得我不能喝?你安的什么心?”小羊吃了一驚,溫和地說:“我不明白我怎么會把水弄臟。您站在上游,水是從您那兒流到我這兒的,不是從我這兒流到您那兒的?!薄熬退氵@樣吧?!崩钦f,“你總是個壞家伙,我聽說,去年你在背地里說我的壞話?!薄鞍。H愛的狼先生,”可憐的小羊喊道,“那是不會有的事,去年我還沒出世哪?!崩怯X得用不著再爭辯了,就齜著牙咆哮著,逼近小羊,說:“你這個小壞蛋!說我壞話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樣?!闭f著就撲到小羊身上,抓住它,把它吃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