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莧在我國南北各地均有,生長力強(qiáng),生于菜園、農(nóng)田、路旁,是為田間常見雜草,也是人們喜歡的一種野菜,特別推薦清炒馬齒莧。
清炒馬齒莧
【藥食同源】馬齒莧,生姜。
【食材】食用油,精鹽,大蒜,香油。
【制法與食法】將馬齒莧洗凈,切成3厘米長,入沸水鍋內(nèi)焯水后撈出,瀝干水分;大蒜去皮,生姜去皮同切末。鍋置旺火上,放入食物油油,燒至油熱,下姜末煸香,放入馬齒莧,加鹽翻炒均勻,下蒜末,炒至蒜熟,淋香油,出鍋裝盤即可。
【功效】清熱解毒,利水祛濕,散血涼血之功效。
適應(yīng)于目翳、心血管疾病、腎炎水腫、熱毒瀉痢、便血、痔瘡出血等日常食用。
天氣炎熱,細(xì)菌繁殖厲害,每天適量吃點(diǎn)大蒜,可以有效抑制腸道內(nèi)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和寄生蟲的繁殖,能夠起到預(yù)防腸炎,痢疾等疾病,可以生吃,比如涼拌,也可以熟食,但為了保留大蒜素的功效,不宜用高溫的油烹制,最好臨出鍋時再加入大蒜即可。
大蒜
來源:為百合科蔥屬植物蒜以鱗莖入藥。春、夏采收,扎把,懸掛通風(fēng)處,陰干備用。生境分部人工栽培。南北各省區(qū)均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