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溝穴
節(jié)氣進入清明后,氣溫逐漸上升,雨水增多,環(huán)境顯得濕熱兼夾,容易誘發(fā)一些皮膚瘙癢的病癥。想要清利濕熱、止癢護膚,可以用用腿上這個穴位!
穴名:蠡,《說文解字》:一為“蟲蛀木中”,一為“解也、分也”;皮膚瘙癢時如蟲咬皮膚,該穴能夠如水溝分流皮膚郁邪,故名蠡溝。
穴性:蠡溝穴,為足厥陰肝經的絡穴,具有清熱利濕、通絡止癢之效?!蹲裆斯{》指出,季春三月之清明節(jié)氣“時配手太陽小腸寒水”,為寒熱濕氣兼夾之時。如果人體代謝異常,濕邪則易郁阻衛(wèi)表,讓肌膚失于陽氣的溫養(yǎng)、防護,出現(xiàn)各種皮膚病癥,其中多見的則為皮膚瘙癢。蠡溝穴是肝經絡穴,為肝膽兩經交匯之處,能夠通過疏肝而祛濕、利膽而清熱,達到止癢護膚的目的。
取穴法
在小腿內側面,內踝尖上5寸,脛骨內側面的中央處。
按摩法
行點揉法。用拇指腹按于穴位,其余四指在小腿前固定,拇指稍用力點按、輕柔,以局部有輕微酸脹感為度。每次可點揉2-3分鐘,2-3次/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