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陶淵明不欲為五斗米折腰,離開宦場,作〈歸去來辭〉抒發(fā)己志。本幅即描繪〈歸去來辭〉起首「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至「叁徑就荒,松菊猶存」一段。畫中陶淵明載菊乘舟,家人歡欣迎接,融入辭中「舟遙遙以輕颺」、「僮僕歡呼,稚子候門」所述。 陸探微為南朝宋(西元四二○—四七九年)畫家,以善畫人物故實得名。唯本幅以畫風論,可能是十叁世紀以后的作品。
陶淵明的「歸去來辭」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名著,也是中國繪畫最受歡迎的題材之一。此圖在手卷上,以單景構(gòu)圖的方式表現(xiàn)陶淵明「返家」的情節(jié),畫中陶淵明策杖漫步,有兩位僕人隨行,一人攜帶古琴,一人背負著酒罈,前方則是種植有五株柳樹的家園,象徵他「五柳先生」的自號。歷代畫「歸去來辭」的畫家,以北宋文人李公麟最為著名,他以「白描」人物的技法來詮釋這個故事,影響了后代的畫家。此幅畫的作者,雖然舊傳為趙孟頫,不過畫人物的衣紋用筆快速、轉(zhuǎn)折勁利,可能是出自元代其他追隨李公麟風格的畫家筆下。本幅畫也與明初宮廷和浙派畫家之間有緊密關(guān)連,例如將主要人物活動置於畫面前景的手法,以及帶有書法趣味的用筆,都影響了戴進或李在的作品。
本件為巨幅的詩意畫作。畫面右上方題款為「嘉靖己丑(1529年)菊月望后(農(nóng)歷九月十五日后)。王疇雍作?!共⑩j蓋朱文印「歷山」,標明本畫出自王世昌手筆。王世昌出身山東地區(qū),雖然迄今難以證實是否擔任過宮廷畫家,不過,他的畫風卻十分接近于弘治朝宮廷畫家鐘禮、王諤等人,他們的風格主要以斧噼皴技法,來描繪巨石的質(zhì)理,并用緩和疏朗的構(gòu)圖,營造畫中詩意的氣息。畫家依據(jù)東晉陶淵明的文學名著-〈歸去來辭〉來描繪。畫中主人翁為頭戴斗笠的年長文士,他與隨從騎驢前行,從遠方渡口而來。此時僮僕從屋舍而出趨前歡迎,兩幼童立于門口,沿路佈滿盛開的菊花,還有數(shù)株松樹。此作與〈俯瞰激流軸〉為姊妹作。因為兩者不但都出自王世昌手筆,主題也都與文學作品〈歸去來辭〉有關(guān),尺寸又幾乎完全相仿,可以推知是畫家在同一時期製作的成套作品。
《歸去來兮辭》賞析
陶淵明
序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缾無儲粟①,生生所資②,未見其術(shù)。親故多勸余為長吏③,脫然有懷④,求之靡途⑤?!兴姆街垄蓿T侯以惠愛為德⑦,家叔以余貧苦⑧,遂見用于小邑。于時風波未靜⑨,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里⑩,公田之利⑾,足以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⑿,眷然有歸歟之情。何則?質(zhì)性自然,非矯厲所得⒀。饑凍雖切,違己交病⒁。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⒂,當斂裳宵逝⒃。尋程氏妹喪于武昌⒄,情在駿奔,自免去職。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順心,命篇曰《歸去來兮》。乙巳歲十一月也⒅。
正文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目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shè)而常關(guān)。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蛎碥?,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jīng)邱。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內(nèi)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愿,帝鄉(xiāng)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天天命復奚疑!
【譯文】 回去吧,田園快要荒蕪了,為什么還不回!既然自認為心志被形體所役使,又為什么惆悵而獨自傷悲?認識到過去的錯誤已不可挽救,知道了未來的事情尚可追回。實在是誤入迷途還不算太遠,已經(jīng)覺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歸舟輕快地飄蕩前進,微風徐徐地吹動著上衣。向行人打聽前面的道路,恨晨光還是這樣微弱迷離。
望見家鄉(xiāng)的陋屋,我高興得往前直奔。童仆歡喜地前來迎接,幼兒迎候在家門。庭院小路雖將荒蕪,卻喜園中松菊還存。我拉著幼兒走進內(nèi)室,屋里擺著盛滿酒的酒樽。拿過酒壺酒杯來自斟自飲,看著庭院里的樹枝真使我開顏。靠著南窗寄托著我的傲世情懷,覺得身居陋室反而容易心安。天天在園子里散步自成樂趣,盡管設(shè)有園門卻常常閉關(guān)。拄著手杖或漫步或悠閑地隨處休息,不時地抬起頭來向遠處看看。云煙自然而然地從山洞飄出,鳥兒飛倦了也知道回還。日光漸暗太陽將快要下山,我撫摸著孤松而流連忘返。
回去吧,我要斷絕與外人的交游。既然世俗與我乖違相悖,我還駕車出游有什么可求?親戚間說說知心話兒叫人心情歡悅,撫琴讀書可藉以解悶消愁。農(nóng)人們告訴我春天已經(jīng)來臨,我將要到西邊去耕耘田畝。有的人駕著篷布小車,有的人劃著一葉小舟。時而沿著婉蜒的溪水進入山谷,時而循著崎嶇的小路走過山丘。樹木長得欣欣向榮,泉水開始涓涓奔流。我羨慕物得逢天時,感嘆自己的一生行將罷休。
算了吧!寄身于天地間還有多少時日!何不放下心來聽憑生死?為什么還要遑遑不安想去哪里?企求富貴不是我的心愿,尋覓仙境不可期冀。只盼好天氣我獨自外出,或者將手杖插在田邊去除草培苗。登上東邊的高崗放聲長嘯,面對清清的流水吟誦詩篇。姑且隨著大自然的變化走向生命的盡頭,樂天安命還有什么值得懷疑!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