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桑
三米深
清澈的溪流生于天山,流經(jīng)我的前世,流經(jīng)我的指尖,流經(jīng)倒伏在溪床上的枯木,流到科桑的牧場。
洗凈了草甸和灌木,洗凈了天光和云影,洗凈了附著于我心靈的塵埃。
云杉和駿馬一起跑上碧綠的山坡,流云和蒼鷹一起翱翔于天際,它們共同守護著草原,不慎闖入了我的鏡頭。
我也張開了雙臂,我不會飛翔,我只能借助詩歌的翅膀,走到耐旱的植物中間,走到信步的牛羊中間,走到雪白的氈房中間。
一個哈薩克姑娘向我伸過手來,我遲疑不決,不敢走上前去。她說:“歡快的跳吧?!?/span>
我也加入了她們,我不會跳舞,我只能借助詩歌的舞步,向悠揚的牧歌走去,向相擁的天空和大地走去,向另一個我走去。
小伙子,去吧,沒有人會拒絕你。
我們脫下面具,我們牽起雙手,我們圍成一圈,我們停停走走。她的掌心是濕潤的,像針葉上凝結(jié)的露水。
我期待一場雨和雨后的彩虹,我渴望放牧一種緩慢的生活。沒有空間的壓迫感,也沒有時間的緊迫感。
在那遙遠的地方,到處飄蕩著奶茶的清香。天山腳下,我告別了流浪,在你對岸的河灘放下行囊,搭一座氈房,牧馬,放羊,像草原石人,將你守望。
每一片天空都充滿想象,每一顆石頭都很安詳。我懷抱一只冬不拉,在孩子的簇擁中,邊彈邊唱,把草原之夜變成詩歌的海洋。
【李需點評】
《科桑》是詩人三米深一章游記體散文詩。游記,就是記述和再現(xiàn)作者的所見所聞所經(jīng)歷的事情。但怎么用詩來寫游記呢?三米深為我們創(chuàng)作了一個典范。
詩人沿著清澈的溪流到科桑這個地方,他的心情是清澈、明亮,甚至是含著一絲溫情和別樣的興致的:“流經(jīng)我的前世,流經(jīng)我的指尖”。為什么是前世和指尖呢?接著,詩人用了三個“洗凈”向我們揭示了科桑的透明和干凈,這也就是詩人所說的“洗凈了附著于我心靈的塵?!钡哪欠N干凈吧。寫游記的高手,不僅僅是記述,更主要的是體驗。三米深作為詩人,他的體驗也就像詩一樣既折射著人生的深度反思,同時也折射著詩性的光芒。此時此刻,詩人陶醉了,陶醉在云杉、駿馬、流云、蒼鷹以及那樣一種透徹的碧綠和一座座雪白的氈房前。當(dāng)然,詩人的陶醉不僅僅是這些自然的表象,他在科桑的日子,更難以自拔的是那種古老的、原始的或者說是一種民族的和諧里。他在一位哈薩克姑娘的盛情相約下,走向了“悠揚的牧歌”,走向了另一個不再忸怩作態(tài)的自我。人性在長期的壓抑中,得以復(fù)歸我們的本真。這種真是純潔的、高尚的,沒有雜質(zhì)雜念的。
詩人的感覺來了:“她的掌心是濕潤的,像針葉上凝結(jié)的露水?!边@樣的感覺給詩人帶來了舒緩和甜美,也使詩人重新回到了那遙遠的牧歌式的生活里:“每一片天空都充滿想象,每一顆石頭都很安詳。”
【作者簡介】
李 需 1963年生,山西芮城縣人。山西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著有散文詩集《站在遠方眺望》《拐個彎是村莊》《屋頂?shù)脑鹿狻贰W髌啡脒x《中國年度散文詩》等30余種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