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言,一朝天子一朝臣。在中國五千年歷史上,改朝換代是常見的事,新時代的來臨,也表示舊時代的滅亡。開國皇帝登基之后,大多不會任用前朝大臣,若是草率任用前朝大臣,假如那大臣一心想為舊主報(bào)仇呢,豈不是引狼入室?但是,史上有一人,經(jīng)歷十二任帝王,一生九次擔(dān)任宰相,為官清廉卻至今都被唾罵,他就是 馮道 。
馮道出生于瀛洲景城,生不逢時,正趕上天下大亂,狼煙四起。年幼時的馮道品行良善,聰明勤奮,飽讀詩書使他在治學(xué)方面造詣很高。馮道喜愛大好河山,時常到各地游覽。馮道就是在幽州游玩時結(jié)識了燕王劉守光。
惺惺相惜也好,相見恨晚也罷,劉守光十分欣賞馮道,于是,劉道開始在劉守光手下任職,成為劉守光的左膀右臂。劉守光繼位后,馮道得到了新帝的提拔,成了新帝眼前紅人,為官之路自此開始。
劉守光本人脾氣本就不好,十分易怒,平??偸菫榱艘稽c(diǎn)不順心的小事生氣,或是打罰宮人與臣子。馮道偏偏又不是個心思深沉偷奸取巧的人,向來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因此,耿直的馮道經(jīng)常不順著皇帝的意愿,大膽直言自己的想法打算,劉守光與馮道時常因?yàn)榫家庖姴缓痛蟪骋患堋?/p>
在是否要出兵攻打李存瑁這一問題上,劉守光與馮道出現(xiàn)分歧,劉守光憤怒之下,將馮道關(guān)押起來。思慮不周全,劉守光依然決定發(fā)兵對付李存瑁。貿(mào)然行動,劉守光大敗,李存瑁稱帝,改朝換代,劉氏江山交送到李氏手中。隨后,馮道效力于李存瑁,認(rèn)了新主,得到高位,那時候的馮道官位僅次 宰相 。
李存?;饰粵]坐多久,由于時局動蕩,他不幸被害,新帝李嗣源得到皇位。李嗣源是個開明的皇帝,十分欣賞馮道的學(xué)識抱負(fù),給馮道升了官,賜宰相之位。
到了唐愍帝時期,馮道仍然任宰相位,李從珂不服唐愍帝統(tǒng)治,想要篡位。這時候,馮道站出來支持李從珂,等到李從珂登基后,馮道又為李從珂效力。
石氏家族推翻后唐政權(quán),建立后晉,馮道再次投身 石敬瑭 麾下。石敬瑭也很看重馮道,大事小事都會找馮道一起商量,聽取馮道的意見。直到彌留之際,還將兒子與江山托付給馮道。
石敬瑭的兒子 石重貴 繼位時還很年幼,新帝弱小,容易遭到老臣們欺壓,不將皇帝放在眼里。馮道謹(jǐn)遵石敬瑭遺言,幫助他的兒子成就大業(yè),有了馮道的幫助,石重貴帝王之路走得也沒有多么艱難。
后晉政權(quán)直到974年覆滅,契丹人耶律德光入主中原,成為統(tǒng)治者。為了生存,馮道又歸順于耶律德光,投其所好,百般討好。
之后,馮道又投奔后漢,分別輔佐 劉知遠(yuǎn) 和劉承佑父子。馮道最后輔佐的,是后周王朝,郭威與 柴榮 是他最后輔佐的兩任皇帝。馮道死后,柴榮悲痛,失去良臣,專門為他綴朝,告慰馮道在天之靈。
馮道的一生很傳奇,分別經(jīng)歷了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四個朝代,位列將相,三公,三師。有人說,馮道侍奉十二位皇帝是不忠的行為,因?yàn)檫@個原因馮道被罵,但是,九次擔(dān)任宰相,馮道的才學(xué)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