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一直都受到人們的追捧。
書中生動形象地描寫了書中英雄,108名好漢無一不在作者的筆下栩栩如生,《水滸傳》里面的打斗場面,更是讓人覺得非常過癮,每一回合都讓觀眾拍手叫好。
第二十七回,武松大戰(zhàn)西門慶,并將其斬于自己的刀下,這一幕更是讓觀眾覺得大快人心。
但小說是人們寫出來的,一萬個人寫可能就有一萬個結(jié)局。在《水滸傳》中西門慶被武松反殺,但是在《水滸傳》200年后的《金瓶梅》一書中,西門慶和潘金蓮毒害了武大郎后,武松并沒有殺死西門慶報仇。
這兩個不同的結(jié)局,你喜歡哪一個呢?接下來就和我一起來看看這當中的細節(jié)吧。
潘金蓮本是武大郎的妻子,也就是武松的弟妹。潘金蓮在當時可謂是貌美如花,若不是被張大戶調(diào)戲不成,許配給武大郎,大郎也娶不到這么好看的妻子。
潘金蓮嫁給武大郎后,不甘于過現(xiàn)在的日子,加上大郎相貌丑陋,身材矮小,潘金蓮又想找一個英俊瀟灑的男子,所以在王婆的撮合下,就和西門慶發(fā)生了奸情。兩人偷情也就算了,后來還設(shè)計還是了武大郎。
此事被武松知道后,氣急敗壞,哥哥可是從小將自己撫養(yǎng)長大啊,這是多大的恩情,你竟敢和奸夫一起毒害他。
在潘金蓮承認殺害親夫后,武松見其已經(jīng)畫押認罪,便刺死她,后提著潘金蓮的頭顱來到了獅子樓找西門慶報仇。
最后結(jié)局如大家所期待的一樣,武松砍下了西門慶的人頭。這二人也算是遭到了報應(yīng),所以觀眾對于這樣的結(jié)果也是非常滿意的,所以也就廣為流傳了。
但在《金瓶梅》中,是沒有這一幕的,當然這樣的結(jié)果也不復(fù)存在,這里先賣一個小小的關(guān)子,埋一下伏筆,我們接著來看看武松大戰(zhàn)西門慶的精彩瞬間。
武松取下了潘金蓮的項上人頭后,怒氣沖沖地趕到青樓,去找正在風花雪月的西門慶。一進門武松就把潘金蓮的頭顱扔到了酒桌上,隨后就舉刀砍向西門慶。
最開始武松的刀是被西門慶擊落了的,但就算是赤手空拳,西門慶最后也沒能干過武松。武松慢慢地占據(jù)了上風,最后把西門慶打出青樓,打到街上,后來武松奮力一擊,順利取下西門慶的頭顱。
西門慶真的是死不足惜,謀殺武大郎后,竟然還能平靜地坐下飲酒作樂。其實論武功,武松和西門慶不相上下,真的打起來的話,武松不一定能干掉西門慶。
西門慶為何會被武松反殺
說完了武松的英勇行為,我們再來看看為什么西門慶武功和武松差不多,最后卻被反殺呢?
戰(zhàn)斗力不足。武松的哥哥被殺害了,當然是非常憤怒的,憤怒的情況下,容易激發(fā)人們的戰(zhàn)斗力,所以武松當時的戰(zhàn)斗力那是相當強啊,一心只想殺死潘金蓮和西門慶為自己哥哥報仇。
但當時西門慶在飲酒作樂,狀態(tài)十分放松,再加上他本就是一個貪生怕死之人,所以除了躲避,根本沒有多少戰(zhàn)斗力可言。
西門慶當時狀態(tài)松懈。當時西門慶在尋歡作樂,加上當時喝了點酒,所以行動也不是很敏銳,雖然身上敏捷,打掉了武松的刀,但是終究沒有戰(zhàn)勝武松。
在《金瓶梅》中西門慶可謂是富甲一方,開了一個綢緞莊,而且還和張大戶合伙做起了鹽飲生意,可謂是當時的巨富了。
潘金蓮勾引他,不光因為他長得英俊,大多可能也是因為腰纏萬貫。
西門慶和潘金蓮的事情曝光后,他們傷害武大郎的事情很快也被武松知道了,但當時的西門慶用錢財買通了縣衙里的官員,可謂是自上而下的都打理交代好了,所以武松狀告西門慶并殺兄沒有成功。
可武松并沒有因此而放棄,但他是個武人,以暴制暴是他能做得出來的事情。
所以后面的事情大家也可以想得到,武松找到了西門慶報仇。這個時候的西門慶正合李外傳在喝酒呢,武松到酒樓后,沒有找到西門慶,只看到了李外傳,正巧不巧,西門慶恰好去上廁所了,所以也就逃過了一劫。
這就算了,武松最后還被西門慶送進了監(jiān)獄,如果不是有當時的知府相助,可能就命喪于此了。
武松為啥會被送到監(jiān)獄嘛,是因為當時他非常生氣,一怒之下,把李外傳殺死了。大家想想嘛,本來武松就沒權(quán)沒勢,這下還殺了官員,當然會被西門慶大做文章 ,所以......唉。
西門慶為何會被武松反殺,是真的打不過嗎?
《水滸傳》里面的結(jié)局,為什么會得到那么多觀眾的喜愛,因為心之所向,這是大家期望的結(jié)果,所以也就喜歡了。
里面該受到懲罰的人,都受到了懲罰,壞人就該為自己做出的事情付出代價,符合大眾的想法。

而在《金梅瓶》中,西門慶和潘金蓮并沒被武松殺害,反而是武松為兄報仇,但最后卻被送進監(jiān)獄。
其實這更符合當時的社會,也更現(xiàn)實。因為當時的西門慶相當于是當?shù)氐氖赘?,有錢也就相當于有權(quán),所以可以買通官員對武松打擊報復(fù)。
在《金梅瓶》的結(jié)局中,潘金蓮和西門慶最后是在一起來的,西門慶最終死于縱欲過度,他本就喜歡去一些煙花之地,所以因為這個原因死去也比較符合實際。
兩個不同的結(jié)局,你比較喜歡哪一個?雖然說《水滸傳》的結(jié)局讓人更大快人心,但不可否認的是《金梅瓶》更貼近現(xiàn)實,也符合當時的社會現(xiàn)狀。沒錢沒勢的人,相當于手無縛雞之力的婦孺一般,任人宰割。
參考文獻:《水滸傳》《金梅瓶》
西門慶為何會被武松反殺?
《水滸傳》和《金瓶梅》作為中國古代四大奇書之二,都刻畫了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但很多觀眾對于《水滸傳》十分了解,畢竟是我國的四大名著,電視劇都拍了很多版本了,各種游戲電影也是應(yīng)有盡有,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
但提起《金瓶梅》大家可能就沒那么熟悉了,大多都只是聽說過這本書的“傳奇”,作為一本《水滸傳》的番外,于一百年后,作者蘭陵笑笑生讀水滸傳有感而寫的,不僅因為內(nèi)容中含有一些穢色情情節(jié)而被列成禁書,甚至其作者蘭陵笑笑生的身份,到現(xiàn)在都不明。
雖說這兩本書有些不同的命運,一個成了名著,一個成了禁書,但這兩本書都是十分精彩的兩本小說。而在這兩本書之中,都塑造了一個讓人印象十分深刻的角色,而此人更是《金瓶梅》的主角——西門慶。
一 、西門慶的不同人生
相信西門慶這個人大家都是不陌生的,勾引別人的妻子,并且還殺了人家。他的所作所為可以說是天怒人怨。而當武松將西門慶斬于馬下之時,相信不少觀眾也是拍手叫好,大出一口惡氣。
但不禁令人思考,作為富家子弟的西門慶,也是有著一身好本領(lǐng),并且手眼通天,家財萬貫,想要弄死一個小小的衙門都頭,不還是輕而易舉的事,為何最后會被武松反殺?但事實并非如此。
若是討論到這段劇情在歷史上的真實走向,編者傾向于將《水滸傳》和《金瓶梅》兩本書一起研究。
水滸傳中的這段歷史大家已經(jīng)很熟悉了,無非就是西門慶伙同潘金蓮殺害武大郎,武松尋到真相之后殺潘金蓮西門慶為大哥報仇。但金瓶梅中這段劇情與水滸傳中卻截然相反。

金瓶梅中的西門慶,作為書中的主角本來只是一個落敗的淫棍,靠著家中的一個藥鋪為生,但他為人十分圓滑,左右逢源,善于玩弄女人,并且運氣十分的好。
他也靠著女人發(fā)了兩次橫財,他有兩個女人,一個叫孟玉樓,一個叫李瓶兒。孟玉樓本來就是一個有錢的寡婦,而他又憑借這李瓶兒,讓她勾引自己有錢的結(jié)盟兄弟,隨后又將兄弟害死,以此來聚攏了一大筆財富。

隨后他有通過手段,賄賂京城的權(quán)貴,給自己謀取了縣中千戶,掌刑副千戶的職位,從此在縣中作威作福,搜刮錢財,禍害婦女,手眼通天。而與武松武大郎潘金蓮的事則也只是他在發(fā)家之前的一個小插曲。
在他還只是一個小流氓的時候,就靠自己的手段與縣中官府勾結(jié),在縣中有一定權(quán)勢,而自己與潘金蓮的事情敗露之后,他也絲毫不慌,依舊在青樓喝花酒。而武松在殺完潘金蓮之后,打聽到了西門慶的位置,怒氣沖沖的往青樓去逮殺西門慶。
而此時的西門慶還對武松要來的事全然不知,正在桌上陪自己的兄弟喝酒。但上天卻眷顧了他,他突然尿急去上了趟廁所,將兄弟李外傳一人留在了酒桌之上。而怒極的武松也將李外傳當成了西門慶,當街暴打而死。
西門慶福大命大的躲過一劫,而他為了不被武松再度報復(fù)也運用了自己的權(quán)勢將武松以殺害李外傳的名義送入了大牢,隨后便開始了自己的“開掛”人生。
二、 真假西門慶
看到這里相信不少讀者心中會有些許疑惑,為何金瓶梅會在劇情上與水滸傳中的原文有如此大的出入,而這又與文章標題所寫的謊言揭露與武松反殺有何關(guān)系。
各位讀者不妨先做個猜想,這兩版故事中的西門慶,哪個結(jié)局才有可能是真實世界中發(fā)生的故事?
如果是從這個角度思考,可能就有些明了了,一定是金瓶梅中的西門慶比較真實。水滸傳的武松斗殺西門慶雖然說看著確實解氣,并且為武松的俠肝義膽所折服,但卻不符合真實世界的情況。
尤其是,西門慶也是自幼習(xí)武,功夫?qū)嵙εc武松不相上下,為何會被武松單方面暴打?而且他在縣中的權(quán)勢十分之大,如此的一個人竟然會因為玩弄女人,而被武松這種正派人物所殺?這樣的劇情不是妥妥的“超級英雄”劇本么?
所以說,很有可能水滸傳中西門慶的相關(guān)劇情,僅僅是作者施耐庵的一些構(gòu)想,想要塑造出一個替天行道的行者武松形象,而故意設(shè)計出來的。
但金瓶梅則恰恰相反,一個流氓靠著混出來的資歷和權(quán)勢在縣城中放上了一個惡霸,靠著自己的容貌勾引富婆和小姑娘,從而收獲巨大的財富,再依靠自己的手段向高官貴人行賄,從而走上了榮華富貴,權(quán)勢滔天,這不才應(yīng)該是在古代封建王朝所產(chǎn)生的故事么?
三、 歷史上的“西門慶”
作者蘭陵笑笑生,在金瓶梅中將宋朝時的各種丑陋都挖掘了出來,體現(xiàn)在書中,意圖去記錄下封建社會中丑陋且真實的黑暗。并且,西門慶這個人在歷史上還真的有原型。這個人便是明朝的著名的奸臣之子嚴世蕃。
嚴世蕃,明代嘉靖年間當朝首輔嚴嵩之子。小名叫做東樓,正好與西門慶的西門二字相對,而作為西門慶的原型,嚴世蕃在很多事上比起西門慶有過之而無不及。尤其是在淫亂女人這方面,據(jù)史料記載,嚴世蕃共有妻妾27房,加上其他的婢女情人是不計其數(shù)。
除此之外,他于自己的父親一樣是明朝有名的奸臣,在為官的十幾年中他依仗著自己和父親的權(quán)勢,大肆搜刮錢財,貪污受賄,甚至是向當時的太子行賄,可謂是是膽大包天,罪大惡極。但好在善惡到頭終有報,后來的他也被彈劾問斬。
四 、殘酷的真相
綜上所述,可見水滸傳中的西門慶,并非真正的西門慶,他的結(jié)局也只是施耐庵為了體現(xiàn)正義,側(cè)面烘托武松的一個配角。也正因此,他才會在書中敗給了武松,沒有任何原因的被武松反殺。
因為從他在水滸傳中誕生的那一刻,他就注定要敗給武松,淪落為棋子。而原因也只是作者施耐庵為了讓讀者讀著更加愉快罷了。
但一百年后成書的金瓶梅中的西門慶卻是一個真實的,有血有肉有歷史原型的西門慶,他的出現(xiàn)便是為了體現(xiàn)宋朝時封建王朝的黑暗與腐朽,是作者為了暗諷明朝奸臣當?shù)?,奸臣賊子荒淫無道所寫。
所以他是無比真實的一個人物,他就是社會黑暗面的體現(xiàn),而這也正是謊言的真相大白,最終驗證了那句話,事實永遠是殘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