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屬經脈
足太陽膀胱經
2. 主調病癥
頭痛,眩暈,癲、狂、癇,腰腿痛,足踝關節(jié)痛,怕冷癥(怯寒癥)等。
3. 位置
在足外側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此穴為雙穴,左右各一)
4. 穴位圖
5. 穴位視頻
申脈穴歸屬足太陽膀胱經,有治療失眠、頭痛、腰腿痛等作用。申脈穴的位置:外踝直下方凹陷中,詳見本文圖解申脈穴的準確位置圖及穴位療法。
【取穴方法】取定穴位時,可采用仰臥或正坐的姿勢,該穴位于人體的足外側部位,腳外踝中央下端一厘米凹處
【穴位解剖】在腓骨長短肌腱上緣;有外踝動脈網及小 隱靜脈;布有腓腸神經的足背外側皮神經分支。
【申脈穴】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太陽膀胱經。八脈交會穴之一,通陽蹻。別名:鬼路穴,陽蹺穴。
(1)“申脈穴”?!吧辍保素灾袑俳鹨?,此指穴內物質為肺金特性的涼濕之氣。“脈”,脈氣也。該穴名意指膀胱經的氣血在此變?yōu)闆鰸裰?。本穴物質為來自膀胱經金門穴以下各穴上行的天部之氣,其性偏熱(相對于膀胱經而言),與肺經氣血同性,故名“申脈穴”
(2)“鬼路”?!肮怼?,與天相對,指穴內的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路”,道路。鬼路名意指穴內氣血為地部經水。本穴物質一是金門穴以下各穴上行的水濕之氣,二是昆侖穴下行而至的地部經水,鬼路名意旨在強調穴內氣血的經水部分,故名“鬼路”。
(3)“陽蹺”?!瓣枴保枤庖??!败E”,蹺脈也。本穴物質中既有天部的陽氣,又有地部的經水,氣血物質性同蹺脈之性,故名“蹺脈”。
(4)足太陽陽蹺脈之會。同陽蹺名解。
【穴位含義】膀胱經氣血在此變?yōu)闆鰸裰浴?/p>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一為經部經水,其量少,二為天部的溫熱之氣。
【運行規(guī)律】經水循膀胱經下行,陽氣循膀胱經上行。
【功能作用】補陽益氣,疏導水濕。
【申脈穴位的作用功效】
【主治病癥】失眠、頭痛、眩暈、腰腿痛、足踝關節(jié)痛、下肢痿痹、目赤腫痛等。經常按摩申脈穴還可以治療祛寒癥、增進耐性。
【功效作用】申脈穴,清熱安神。
【穴位配伍】申脈穴配陽陵泉穴、足三里穴、具有舒筋活絡的作用,主要治療下肢痿痹;申脈穴配百會穴、肝俞穴,緩解治療眩暈。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治法原則】虛寒則先瀉后補或補之灸之,實熱則瀉針出氣。
【按摩療法】用大拇指按揉申脈穴100~200次,每天堅持,可緩解治療目赤腫痛、失眠。
【艾灸療法】用艾條溫和灸申脈穴5~20分鐘,每天一次,可改善頭痛、眩暈。一般艾炷直接灸3~5壯,隨身灸或360艾灸儀灸30~45分鐘。
【刮痧療法】用角刮法從上向下刮拭申脈穴3~5分鐘,隔天一次,可治療下肢痿痹。
【推拿手法】對于怯寒癥,灸申脈穴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申脈穴位于人體的足部,從這里開始改善陽氣,是身體內不得到振奮,所有的陽氣都上升到上方,這樣祛寒癥就逐漸消失了。
對于缺乏耐性的人,對任何事情都感到厭煩,可以自我按摩一下申脈穴。具體方法:用手指去按壓穴位,微微感到酸脹的感覺,同時盡量的深呼吸,維持幾分鐘,可以稍作放松。持續(xù)一段時間這種治療方法,心情會有所改變,耐性也就回歸心理。
想要更多了解穴位與對應病癥及如何調理的讀者可在評論區(qū)留言
穴位圖和信息僅供參考,若針灸等相關操作請咨詢當?shù)蒯t(yī)院醫(y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