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賣豬肉、羊肉的都有一個掛肉的木架子,俗稱“肉架子”。用“搭子”(鐵鉤)把成扇的豬肉或整個的羊肉掛在肉架子上出售。
屠戶殺豬,要先把豬按在案子上放血,正如朱元璋為一家屠戶寫的春聯(lián):“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比缓笤诤笸忍阕由线吀铋_一個口兒,用鐵捅條貼皮下捅遍全身,再一手抓住蹄子,一手扯著割口處的一塊皮,用嘴吹氣,使豬身鼓起來,叫做“吹豬”。有句歇后語說“圈嘴胡子吹豬??毛包毛”,說的就是吹豬的情景。然后在熱水鍋里刮毛,接著開膛,掏五臟,砍下豬頭,割下豬蹄,再順脊劈成兩扇,之后用獨輪車推到市上,把整扇的豬肉倒掛在架子上。如有顧客,先問要肥要瘦要幾斤,隨即一刀割下來,上秤一稱,不多不少,正好夠數(shù)。真是心中有數(shù),手上有秤。豬頭論個,下貨論掛,概不零售。羊肉也是掛在架子上出售,但與豬肉的掛法不同,是把剝皮、掏膛、去頭后的“全羊”頭朝下掛在架子上。
俗云“窮節(jié)不窮年”,年關(guān)來臨,家家戶戶都要煮上一鍋肉,出鍋后,先大塊大塊地飽餐一頓。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