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從小就胸懷大志,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在文學創(chuàng)作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詩、詞、散文等表現(xiàn)了豪邁的氣概,其豐富的思想內(nèi)容和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可以說代表了北宋文學的最高成就。
蘇軾(1037-1101年)
蘇軾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他做官的地方,都為當?shù)氐娜嗣褡龀隽撕芏嗪檬?,深受老百姓的愛戴,蘇軾先后因為反對王安石變法和司馬光的政策而遭受到朝廷的排擠、迫害,不得已漂泊到了當時的廣東、海南等偏僻、荒涼的地方。
不僅如此,蘇軾還曾經(jīng)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烹飪家和吃貨。他的一生多次遭到貶官,早已經(jīng)看透了世態(tài)炎涼,不論到哪里都照樣吟詩生活,尤其把自己愛好的“吃”寫在詩里,并寫的有滋有味。
最近有一部反映中國飲食文化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紅遍了大江南北。讓無數(shù)人去打開電視欣賞,并為之眼饞,紀錄片里面講述了全國各地的小吃、名吃,甚至被無數(shù)網(wǎng)友稱之為《吃貨寶典》。我們中國人離不開吃,謀生叫“糊口”;崗位叫“飯碗”;受雇叫“混飯”;受人歡迎叫“吃香”;受人照顧叫“吃小灶”;花積蓄叫“吃老本”;混的好叫“吃得開”;不管他人叫“吃獨食”;受到傷害叫“吃虧”;女人漂亮叫“秀色可餐”;女人嫉妒叫“吃醋”;甚至朋友一見面張嘴就是“吃了嗎”?吃的文化,在我們中國,可謂是源遠流長。
東坡魚
東坡肉
初到黃州
蘇軾
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yè)轉(zhuǎn)荒唐。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逐客不妨員外置,詩人例作水曹郎。只慚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
他在紹圣元年1094年被貶為寧遠節(jié)度副使,當時已經(jīng)59歲了?;葜菸挥趲X南,自古以來就是罪臣流放的地方,被稱為“蠻夷之鄉(xiāng),瘴癘之地。”然而,到了惠州以后,蘇東坡覺得這里山清水秀,人情純樸,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便深深地愛上了這里的山、這里的水、這里的人民。并在鄉(xiāng)親的幫助下,修建了新居。有一天他的兒子蘇過捧著一盤鮮荔枝給父親,蘇東坡嘗過以后非常喜歡,荔枝又喚起了他的創(chuàng)作靈感,寫下了,《荔枝嘆》“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br>
他曾經(jīng)作詩到:“土人頓頓食薯子,,薦以薰鼠燒蝙蝠;初聞蜜唧嘗嘔吐,稍近蛤蟆緣習俗?!庇纱丝梢姡诋敃r顛簸流離的境遇中,蘇東坡吃過癩蛤蟆,還可能吃過燒蝙蝠和老鼠。而如今“三叫鼠”已經(jīng)成為廣東地區(qū)的一道菜,這道菜是用一窩剛生下來不久,沒長毛沒睜眼的小鼠崽放在盤中,直端上來,附帶酌料著汁吃。筷子一夾,叫一聲,一沾小料又叫一聲,放到嘴里一咬再叫一聲,是為三叫。食者必須有極大的勇氣,傳說大補且味道鮮美。
他還寫過“兩頰紅潮增嫵媚,誰知儂是醉檳榔?”說的是,吃完檳榔后面紅耳赤目炫,如醉酒一樣。正所謂文人不幸天下幸,這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稀奇美食,很好的詮釋了東坡居士那曾經(jīng)酸甜苦辣的一生。
眉州東坡酒樓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他在文學藝術(shù)方面堪稱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軾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在藝術(shù)表現(xiàn)方面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代很有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論畫主張神似。詩文有《東坡七集》等,詞有《東坡樂府》。然而蘇軾在美食養(yǎng)生方面也是個行家。
蘇東坡經(jīng)常到山野里去發(fā)掘一些藥食兩用山草野味。一次,他走到一片稻田附近,突然看見他平時喜愛吃的野薺(即現(xiàn)在所說的荸薺),便想解解饞,于是用衣服捧著荸薺來到附近的寺院,借用灶火煮粥。方法是將荸薺500克,大米100克,生姜適量,煮成薺羹。薺羹可以補充維生素C,還有清熱、利尿、平肝、和血、化痰的作用。
蘇東坡還愛吃玉糝羹(山芋煮成的)。他經(jīng)常下廚自己煮著吃,并且稱這是健脾益氣的佳品。中醫(yī)史書也記載,山芋是塊莖類食物,富含蛋白質(zhì)、鈣、磷、鐵、胡蘿卜素、維生素B族、維生素C等??梢嫫⒑臀?,治淋巴結(jié)腫大。外用可以幫助消腫、鎮(zhèn)痛。
麥門冬飲也是蘇東坡喜歡的飲品,他將麥門冬飲制成具有口腔保健、安神催眠的家常飲料。并作詩說:“一枕清風值萬錢,無人肯賣北窗眠。開心暖胃門冬飲,知是東坡手自煎。”麥門冬是中藥中補陰的上品,有益陰養(yǎng)胃、潤肺清心的功能。常用于咽干口渴、大便燥結(jié),也可用于心煩失眠、心悸盜汗等癥。具體做法是,一次取少量麥門冬,像泡茶葉一樣沏水喝。每天喝一二杯即可。
世言東坡不能歌,故所作東府詞多不協(xié)。晁以道謂:紹圣初,與東坡別于汴上,東坡酒酣,自歌《古陽關》。則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耳。這是陸游,在《老學庵筆記》中對蘇軾的評價。
蘇軾乃中國歷史上一代文豪,同時也是中華美食大家。其文學作品以及個人的藝術(shù)魅力深刻地影響著國內(nèi)外文化,在蘇東坡那個沒有網(wǎng)上訂餐的年代,他在美食方面同樣也有著非凡的成就。蘇軾是一個有著曠達樂觀心態(tài)的學者,他仕途多舛,流離顛沛,而且世俗迷戀現(xiàn)貨黃金,但他從未對生活失去熱情。在蘇軾的筆下有著陶淵明似的田園情結(jié),詩詞文中包含著大量的日常生活樂趣篇章,其中對美食的描寫占有較大的比例。蘇軾常常將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與自己融為一體,他力求在其中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狀態(tài),這是他一生在追求的。
在蘇軾的追求過程中他獲得了一種愉悅,從中享受到了美感,并且陶醉于之中。美食則是他與大自然之間架起的一座橋梁,也可以說是他進入和諧境界的催化劑。美食,在我們?nèi)粘I钪凶钏究找姂T,就是這樣熟悉的事物不可避免受到各種思想和哲學的支配,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蘇軾留下了許多美食的制作方法,至今仍為人們津津樂道。他的文學作品與美食生活也有著不解之緣,雖然沒有留下專門的文學理論著作,但他在大量的書信、序跋、筆札以及作品中,卻廣泛深入地闡述了自己的見解。這些作品中包含了蘇軾美食的方方面面,更重要的是蘊含著極其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
蘇軾對于美食的樂趣首先在于吃,其次在于制作,然后是與友人分享,最后就是對美食的思考。由于好吃,蘇軾才會絞盡腦汁想辦法,運用天地之間的靈物和自己的智慧制作出美味之食。由于好吃,蘇軾對“味”的非常講究,他才能熟練“五味調(diào)和”之道,知曉“物類相感”之理。蘇軾對美食的熱愛源于他對生活的熱情,食之道乃是人生存之道,只有口腹的調(diào)理到位,才能有良好的身體狀態(tài)。因此蘇軾認為飲食之道對人的身體健康非常重要,于是他從日常生活經(jīng)驗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養(yǎng)生”理論。另外從品食能看出一個人的修養(yǎng),食品即人品,蘇軾的美食觀以及美食人格一直深深影響著后人。
蘇軾(公元1037年~1101年),號東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同時又是一位養(yǎng)生家。他一生遭遇到眾多的磨難,卻始終保持著豁達、開朗的性情。無論環(huán)境怎樣惡劣,條件怎樣艱苦,他都能進行自我的心理調(diào)理,順應事態(tài)的發(fā)展。他的養(yǎng)生之道被歷代養(yǎng)生家所推崇。
一次,他的一個朋友帶來一張上好宣紙,求其墨寶,并希望討點養(yǎng)生之道。蘇軾爽快地揮筆寫下“無事以當貴,早寐以當富,安步以當車,晚食以當肉”。他的朋友看后,一臉的茫然,蘇軾笑著解釋道,養(yǎng)生長壽的秘訣,全在這四句話里!
無事以當貴
人活在世上,不要去追逐功名利祿,不要留戀官場富貴,也不要將榮辱得失看得太重。成書于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黃帝內(nèi)經(jīng)》就提出了:“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nèi)守,病安從來”的養(yǎng)生觀。因此應將精神從追逐身外的名利等物欲中退出來,用于維護自身健康,以淡泊名利為“貴”。
早寐以當富
指的是良好的起居習慣,比金銀珠寶更為寶貴。古人云“睡食二者為養(yǎng)生之要務”、“能睡者,能食,能長壽?!比缢卟蛔?,過度勞累,日久便會耗氣傷血,進而損及五臟,導致各種疾病的發(fā)生。
安步以當車
指人莫貪圖安逸,肢體不勞,而應多以步行來替代騎馬或乘車。多運動可活動筋骨、通暢氣血、強身健體、益壽延年。著名養(yǎng)生家華佗也提倡人體應該多活動,他說:“人體欲得勞動,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涌,病不得生?!?/p>
晚食以當肉
入應該感覺到饑餓方可進食,不要吃得太飽。《壽世保元》提倡:“食惟半飽無兼味,酒至三分莫過頻”。這也是古人關于“飲食有節(jié)”的經(jīng)驗之談,言之有據(jù),施之有效,若過饑過飽、過熱過冷、肥甘厚味、暴飲暴食,則形壞而壽夭。
蘇軾的“四當”養(yǎng)生經(jīng),與現(xiàn)代醫(yī)學所揭示的道理有很大的一致性,仍然可以作為現(xiàn)代人生活中,應該遵循的養(yǎng)生之道!